靳永明
【摘要】通過SWOT分析法探究十堰市域內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所具有的優勢、劣勢、挑戰和機遇,在探究的基礎上給出了進行旅游資源整合的政策建議,促進旅游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SWOT分析法 旅游資源 整合
十堰市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有武當山、丹江口水庫,還有世界卡車之都的美譽。然而豐富的旅游資源卻未發揮應有的效益,旅游競爭力不強,亟需對域內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使旅游資源的市場效益價值實現最大化。
一、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的優勢與劣勢
(一)優勢(strengths)
十堰市旅游市場發展勢頭良好,旅游收入不斷增加,2015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99.83億元,增長23.5%。其中,國際旅游外匯收入5908.31萬美元,增長0.2%;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4010.41萬人次,增長16.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27萬人次,增長3.4%。全市內擁有旅游星級賓館飯店82家,A級旅游景區57家,各類旅行社59家。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隨著武當山機場的通航,鄖十高速的開通,十堰市的立體交通網絡已形成,更有利國內外的游客享受十堰的旅游資源。精品旅游線路的打造讓旅游資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市將大力發展全域線面旅游,初步形成“一核、兩區、三帶、四線”的全域旅游空間布局,即“武當山太極湖旅游核;國際商用車之都旅游區、國際知名的中國水都旅游區;城郊生態游憩帶、竹房城鎮生態文化旅游帶、漢江生態旅游帶;以武當山太極湖為核心,向‘東、南、西、北輻射的四條旅游線”。
(二)劣勢(weaknesses)
目前,十堰的旅游資源開發水平很低,吸引游客較少,旅游消費較低,十堰市旅游資源開發較為單一,各個旅游點間并未達到共振效應,各個旅游點間的交通雖然有所改善,但還遠未達到各旅游點間的高效快捷連通,交通瓶頸還是制約旅游資源整合的一大障礙。目前,十堰市的旅游資源整合才剛起步,現階段的整合僅僅是把相關的旅游資源進行貫通,并為從深層次上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對現存的旅游資源缺乏創新,已開發的旅游產品已不能滿足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并且產品的附加值低,產業鏈條較為松散,對相關產業的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較小,僅滿足了游客游的需求,并未讓游客產生駐留的需求。整合旅游資源,亟需克服這些不足。
二、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的機會與威脅
(一)機會(opportunities)
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被國家定位為限制開發區域,但同時也被省納入鄂西北生態文化旅游圈,十堰必須抓住機遇,發揮好生態文化優勢,打好旅游牌,推動經濟華麗轉型。同時,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推進旅游經濟強省建設的決定》,提出32條措施,涉及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重大旅游項目建設等方面。十堰市政府也出臺了《十堰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2~2030)》、《關于加快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的決定》和《關于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決定》,依據決定的內容,按照生態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旅游景點帶動旅游線路發展,通過旅游線路帶動旅游區域中心城市發展,構建域內的旅游發展格局,整合域內的各種旅游資源。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的多元化轉型發展,促進旅游產業成為域內經濟發展的又一支柱,把旅游產業作為市政府和旅游職能部門的工作重心。
(二)威脅(threats)
行政管理制度是旅游資源整合中最大的威脅。由于旅游資源隸屬不同的行政區劃,而不同的行政區劃往往對旅游資源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也是不完全一致的,旅游資源整合開發就會受到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制約,威脅著旅游資源的整合進程和深度。若不能很好的處理好旅游資源整合與各行政區旅游行政管理制度間的矛盾,就將極大威脅旅游資源的整合,有可能使旅游資源的開發、管理和效益進入相悖的境況。
旅游資源整合必須以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隨著我國對旅游產業重視的不斷提高,旅游產業的發展日漸成熟,但目前開發的旅游產品較為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對游客的吸引力日趨下降。旅游者對旅游產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景區的觀光游上面,而更加趨向于周末游、鄉村游、自駕游等新業態的方向轉變。總的來講,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及旅游產品的開發應更多關注旅游市場需求的變化。
旅游資源受到開發不當喝破壞的威脅。十堰市區域內的旅游資源以自然風光、古建筑群、山清水秀、綠色生態等為主,這些旅游資源大多以生態環境和歷史遺跡為主,具有不可再生性、難恢復性和不可復制性。如果不能很好開發,或只為眼前效益,未能從長遠考慮,非常容易遭受毀壞,淡化保護旅游資源的意識,譬如,武當山上的古建筑遺址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一旦毀壞則很難恢復到原來的容貌,使子孫后代很難感受到它的魅力。同時,十堰市的旅游資源保護經費投入上還需加大力度,旅游資源保護的手段和技術還需不斷加強,旅游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輻射力不強。因此,旅游資源整合發展在開發環節正受到不合理的威脅,加強開發保護,探索出一條適合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發展的路徑迫在眉睫。
三、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的對策建議
加強與鄂西北生態文化圈的合作,打造域內多樣化精品旅游線路,共享旅游客源市場。通過打造以周末游、鄉村游、自然探險游等為主的旅游新方式和新業態,不斷完善城市游覽的功能,大力發展旅游在休閑購物、文化消費和高端會議的作用,打破單一旅游消費,擴大消費類別。
完善配套設施,延伸旅游產業鏈。通過建設十堰市游客中心,把十堰市市內的各種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不斷完善城市旅游服務的基礎設施,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提升全市旅游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
理順旅游管理體制。現行大部分旅游區各景點隸屬關系復雜,旅游景點的旅游資源的所有權界定不清晰,導致交叉管理錯位管理的現象發展,給景點的經營管理帶來很大的不便,直接影響著旅游的投入和產出效益。建議政府職能部門應統一領導,劃清旅游資源的所屬權,明確權責,完善管理制度,界定收益劃分關系,進而處理好各主體的關系,集中所有的力量,把十堰市的旅游資源整合好、發展好、利用好。
參考文獻
[1]十堰市旅游局.十堰市旅游發展十二五規劃[R].2010.
[2]楊培玉.城市旅游資源空間整合研究[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4(4):65-69.
[3]王彬,胡濱.“關中—天水經濟區”旅游資源的整合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實務,2010(6):82-84.
[4]汪波;王光慶.天水—寶雞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協作發展研究[J].科學經濟社會,2012(0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