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蓮 楊子成 傅錦濤
(延安大學 陜西延安 716000)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的根據地,勤勞勇敢的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的革命。延安作為當時的文化中心,引導著中國革命文化的發展,體育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起到了推動發展的作用。當時,隨著革命的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軍隊和人民的體質的思想。延安時期的體育形式主要是紅色體育,在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世界競爭的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也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質量也顯著提升,和諧社會的提出就更加需要發揮延安時期的體育精神。
延安精神,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根據一個活躍的軍隊已經顯示在革命精神的實踐和優良作風。延安精神在中國革命和征戰中闡揚了浩瀚的作用,它是中國共產黨、亦然中華民族貴重的精神財富,對于華夏的成長過程孕育了巨大的影響和推動力。延安精神不僅體現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也體現在體育等方面。延安體育精神是延安靈魂的一個緊要組成部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代,黨在延安舉行了各種各樣的建設,同時也注重體育運動的發展,給新時期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延安體育精神主要包括:愛國主義精神;體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體育理論與實踐,開拓創新的精神;艱苦奮斗,勤儉辦體育精神。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是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它同祖國的生死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愛國主義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這類情緒在汗青的長河中,通過千百年的凝結,多數次的激勵,最后被全部民族所認可,于是愛國主義又是一種品德力量,它對國家、民族的成長擁有舉足輕重的功用。堅定的信念不僅可以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而且能夠推動整個社會的道德發展。目前,和諧社會的積極性,我們必須擴大愛國主義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在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兩個方面的發展。于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才能獲得進一步加強,社會的融洽才能更有實效性。
延安精神的中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毛澤東說:“人們支持共產黨,因為我們代表人民的民族與要求。然而,如果我們不能解決的經濟問題,如果我們不建立新的行業,如果我們不發展生產力,人民不一定支持我們的人?!边@樣可以看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的執政理念。弘揚延安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也要在體育運動中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所提出的《全民健身條例》,我國將每年的八月八日定為“全民健身日”可見我國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應繼承發揚延安時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人民的發展為主,為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立提供保障。
中國共產黨在進入延安后,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廣大的軍民才共度過難關。延安時期物質匱乏、環境惡劣,在這種條件下既沒有正規的運動場所,又沒有正規的體育健身方法,只能堅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體育運動。社會主義榮辱觀里的一項重要內容就包括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惟有堅持艱苦奮斗的精神,才會有堅持不懈的意志,才能做到自力自強。在艱苦奮斗的基礎上,我們要做到勤儉節約,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行動起來,從細節做起,從現在做起,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是延安體育精神的核心。在延安時期,既沒有體育設施,又沒有體育的組織方式,只能在不斷摸索中研究創新出新的運動方法。無論是大眾體育,競技體育,或在組織領導,體育人才的培養,為新中國體育的發展書寫了新的一章。當時,邊防部隊、機關、學校、開始參加運動的熱潮,廣泛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延安時期的體育精神是為今天運動的發展提供了精神保障。因此,我們應深刻理解創新精神,努力的投身到創新實踐中,不斷地拼搏努力,發展才會有新思路,才能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延安體育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體育精神為新中國的體育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也是延安體育精神的追求方向。共同理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運動。體育運動的核心是體育精神,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堅持把體育精神放在首位。以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延安體育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發展體育運動的同時也賦予了延安體育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等新的活力。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實質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蒂,與延安體育精神在品德境界和目標上是類似的。
市場經濟具有自主性、競爭性等特性,但市場經濟也存在盲目性、滯后性等缺點,在利益和風險并存的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就需要法制和道德雙管齊下,既有法律的約束,又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制約。體育不僅對于區域經濟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而且能夠促進人們對體育產品的消費,以此來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力弘揚延安體育精神,促進城市的體育基礎設施,用延安體育精神來發揮引導作用,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保持健康運行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
所謂德育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智育是指有目標、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思維、政事品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舉動,狹義的智育是指教學者依照一定的社會或階層要求,有目標、有計劃、有體系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維、政事和品德等方面的影響力,通過教育,積極實現,經驗和實踐,從而形成一個特定社會階層需要的道德教育活動。體育精神是體育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無論作為教育活動或健身活動,對其受教育者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得體育工作能夠正常進行,必須要把體育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對運動者在體育活動中的行為和思想做出評價。在體育運動中,只有加強體育精神教育,才能正確的領導運動者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提出,全民健身已經得到中華人民國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今天全民健身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全民的健身思想意識正在不斷提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世紀越來越需要全面的人才,這不僅要求全民有強健的體魄,更加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質。通過體育即可以鍛煉強健的體魄,更能培養不怕艱苦,不斷創新的精神品質。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運籌帷幄,做出了決定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決定,孕育出了偉大的“延安精神”。經過多年的發展,體育運動不僅是競技體育運動,也是體育健身運動。既然我們處在體育運動發展的快速時期,我們就要把延安體育精神加入到體育運動中,提高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能力,培養我們集體協作,不斷創新的能力,讓我們全面的了解體育運動,感受體育文化,傳承體育文明。
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體育運動的最高體現。體育精神是人類通過體育運動對自身力量、智慧與心理的一種升華。延安體育精神是愛國主最具活力的載體,今天,在推進陜西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下,我們應大力弘揚延安體育精神,認真研究、探索延安體育精神的內涵。體育作為一種文化,與愛國主義自然連接,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與人的權利作斗爭,但有一條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愛國主義精神。當今時代,體育文化已經遠遠超出了體育本身的內涵,既包含了體育的精神,也包含了愛國主義的價值。延安體育精神作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會成為一個鼓勵社會和諧的陜西省人民建設強大的精神力量。
延安體育精神作為我們當代先進體育文化的代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力量,指引著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開拓進取。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把延安體育精神運用到體育運動中,讓延安體育精神傳承下去。
[1]黨挺.延安精神與延安體育精神[J].武術科學,2007(10).
[2]胡秉嬌.高校體育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課題成果,2012(5).
[3]龔寧.高校體育精神培育的必要性[J].社科體育,2013(11).
[4]褚波,張玉田.中華體育精神與體育院校師德建設[J].北京高等教育,2001(9).
[5]黨挺.體育強國背景下對延安體育精神時代價值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9).
[6]陳亞君.和諧視角下的雷鋒精神[C].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編輯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