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貴州財經大學體育工作部 貴州貴陽 550025)
作為一般的教學評價,體育教學評價能夠在體育學科中進行具體運用,并且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體育教學評價在各大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評價體系中起到重大作用,因為它能夠從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這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學評價要公平合理,通過總結經驗,可以優化教學方式,無論對教學質量和辦學模式都有極大的發展意義。
(1)就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體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而言,目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內容不全面,往往會忽視學生非認知因素的發展,例如情感、毅力、品格、秉性等。給學生強加體育專業知識和體育技能,甚至很多學校只注重學生理論課程的教育,對于體育教學不予重視。由此可見,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及其標準都不能極好的滿足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2)我國體育教學評價并不科學,現階段教育教學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然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這一代名詞,把體育當做其他理論課一樣,只給學生強加技能,對于學生的情感、個性、品格、學習態度并不能好好把握,在這一方面的教學評價嚴重缺失。優秀的體育教學教育體制,應當能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魄、嫻熟的專業知識、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非認知因素雖然不好評定,但也不應該忽視。(3)認為教學評價只是一個形式,不認真對待,只看到評價結果,對于如何發展成為這一結果漠不關心。如同學生如何修改總結一張沒有取得滿分的試卷一般,如果對沒有滿分的試卷坐視不管,那么這個錯誤的漏洞將愈演愈烈,新的漏洞襲來,損失無法彌補。相反,如果認真修改,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自身價值,那么定取得一個滿意的分數。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就是許多教師往往只注意最后的評價結果,不能認真反饋學生的評價,沒有改善教育漏洞,對教育教學體制缺乏一定的認知性,所以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體制,尤其是體育教學這一方面的改動很大,由此可見,體育教學評價有很大的改革空間。
多年來我們一直遵循素質教育的發展原則,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辦學教學質量,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體育教學評價原則進行分析:(1)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培養實踐能力,在課堂中,學生的頭腦和四肢都會進行模仿和操作,與其他的課程不同,它既能鍛煉身體素質,又能培養體育愛好,是一門非常注重操作和實踐的學科。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只注重考核學生的操作技能,體育興趣愛好卻往往被忽視,所以在體育教學評價中,最基本就要滿足實踐性原則。(2)現階段教育教學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體育教學評價的標準不可以只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能,應該從學生的情感、毅力、品格、秉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評價,從整體角度圍繞學生展開,不能片面的評價,單一的論述。(3)體育教學評價的另一個原則,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原則,對于我國體育教育教學評價上的缺陷,應當以“弘揚和培植人的主體性”為目標,不應該只重視教學結果,而忽視教學過程;只重視學生體育技能,而忽視學生身心發展,對于體育的觀念也應該改變,讓它從一個單純只讓學生鍛煉身體學習技能的思想轉變為讓學生全身心得到創造性的發展。
(1)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的評價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形成性評價,二是總結性評價。它們兩者的區別在于,總結性評價更加注重最后的成果,相反的,形成性評價更注重過程。我國體育教學更偏向于總結性評價,所以迄今為止有不小的教學漏洞需要改善,體育教學評價應該不止注重教學總結,總結固然重要,但是產生這一結果的過程更重要。但是又不能太注重過程,應當將兩者結合,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合理完善體育教學評價。(2)我國現在大多數采用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是量化考核評價方法,不能良好的理解和考核教師真正的教學能力,所以給改善教學質量也帶來了不小的難題。體育教學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很復雜,所以如果像統計數學一樣統計體育教學,勢必是不合理不全面的。(3)20世紀80年代,《教育評價小詞典》中對教育評價有這樣的描述:“依據教育目標和一定的價值觀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果、課程及駕馭活動狀況的和目的性,即實現目的的程度的過程”。但時代變遷,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后來,美國教育評價標準聯合委員會重新定義了教育評價,但是國外教育學家對教育評價所提出的不同見解對于我國教育體制來說不能完全借鑒。但我們仍就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充分理解教育教學目標,用科學方法制定全面的、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
(1)應帶不斷擴展評價內容,不能只單一片面的評價學生的體育技能,所評價的內容除體育技能的評價之外還應當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身體素質、個性品格等多個方面,全方位的進行評定。例如,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身體素質等。評價內容應當積極向上,具有代表性。(2)體育教學評價要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單純的只靠結果而得出結論并不科學,及時反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結合實際情況,更好的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完善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3)學生才是體育教學中的主體,若只改善教師的教學質量,不注重學生的自評,那也是得不償失。教師應鼓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反思自身不足的情況下,有機會看到他人的優缺點,相互取長補短,鼓勵對方更好的加強對體育的學習。(4)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技能的學習,與理論課程相比,體育課是使學生大腦放松,加強身體素質的最佳課程,經常讓學生參加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體育興趣愛好,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磨練思想意志,提高身體素質,始終遵循素質教育發展規定原則,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我國教育教學評價中,體育教學評價不可或缺,但是體育教學評價這一評價環節一直很薄弱。素質教育的推出,我國教育體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尤其是在實踐教育方面,在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發展過程中,仍有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1)在體育教學評價改革中,我們首先應該注重教師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教師方面應該從自身方面思考還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并加以改善。(2)從學生方面,應該讓學生自我總結,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深入學習與探討,以此為基礎,不斷加強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3)體育的教學評價不應當只是依靠學生體育技能的成果高低,而是應該對學生的可塑性以及實踐性綜合培養,將學生的全身心發展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在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前提下,還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個性以及團隊合作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定,而絕不是依靠單一、片面的進行量化評定。(4)體育作為一門戶外運動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操作性,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定單純只靠數字統計或者用部分形容詞進行評定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從嚴謹的角度考慮,在進行體育教學評價時應當將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不要通過相互比較或者規定條款進行評價,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思想考核,讓學生看到自己這一階段所取得的進步,以及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逐步建立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方面不要只注重評價結果,要把結果和過程結合起來,總結經驗,改善教學方式,與學生一起成長,不斷完善自我價值。
與其他理論課程相比,體育課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課程之一,所以體育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這門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練學生的精神毅力,還能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養成,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課程。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壯大,配合其他教育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做好體育教學評價,讓教師從日常的教學中查缺補漏,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根據現代化的辦學理念,讓體育課變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
[1]秦翌雨,盧忠瑾,賀小泉.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現狀及發展趨勢[J].價值工程,2012(2):243.
[2]吳澤萍.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72-75.
[3]佟鑄,李貴陽.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改革趨勢[J].體育學刊,2003(3):90-93.
[4]胡桂花.體育教學評價現狀與發展趨勢[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科學校學報,2004(3):228-229.
[5]劉志紅.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