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輝 禹雪璐
(1.江蘇省體育局乒乓球運動管理中心 江蘇南京 210033; 2.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
任何一個訓練單位、任何一個項目都不可能靠單打獨斗獲得勝利,依靠的是實力的較量及其優勢的創建。這種優勢創建的過程,是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資本在體育團隊中所占據的位置,或竭力維持,或打破現有分配格局,從而創建最大化優勢。在隊員成長過程中,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內容,比如文化教育的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自律意識的強化、待人接物的磨煉等,這些都是隊員成長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
“巔峰對決,以德為先”這個德,就是人的綜合素質,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運動隊管理工作的重要內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管理教育工作既要繼承和發揚行之有效的傳統經驗,又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積極研究新特點,努力探索新規律。
針對乒乓球運動員進隊年齡小的特點,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樹立奪標育人的理念,促進運動員健康、全面發展。本著對運動員一輩子負責的態度,制定了“運動員陽光成長計劃”,使每一個運動員,在這個階段盡可能地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在訓練場之外,陽光生活,快樂成長,不僅要成為競技場上的冠軍,還要成為社會的有為人才,對這段時光留下人生美好的回憶。其中《陽光成長計劃》按內容劃分有四個方面。
1.1.1 勵志教育
幫助運動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激發愛國奉獻、勇攀高峰、刻苦訓練、敢打敢拼的精神,希望既抓成績提高,又抓全面發展,充分調動運動員訓練比賽和學習修身的積極性,不斷錘煉運動員的優秀品質和人格,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高水平全面發展的競技體育人才。
1.1.2 文化教育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里,因脫離了教育的大環境,而使這個特殊的群體進行著不完善的特殊化教育,教練員運動員在體制的要求下重競技輕文化,部分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又成為教練員,也使教練員隊伍的文化素質現狀存在缺失,令人擔憂。教練員和運動員都面臨著文化教育素質提高的問題。針對這一狀況,制定學習計劃,使運動員明白,淡漠文化學習,不提高文化層次就無法提高運動水平,提高思想意識,也難以在社會立足。編制乒乓球專項的訓練日記手冊,要求運動員認真記錄每日訓練情況,教練員每周進行批改。不提高運動員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溝通。并編印“我的成長腳步”記錄冊,建立運動員成長檔案。
1.1.3 全面素質教育,豐富運動隊生活
通過在孝道、文藝、奉獻、勤儉、衛生、環保等方面,為運動員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活動,創新了運動隊的素質教育模式,使運動員得以通過方方面面的教育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素質,具體的措施包含以下幾點。
(1)要求運動員在春節期間,“為父母做一件事”、“送父母一件禮物”、“給父母寫一封信”。打開心靈之窗,培養傳統美德,增進與家人的溝通。
(2)由運動員自發組織編排節目、主持、表演,呈現一年一度的迎新聯歡會,為運動員提供一個展示自身才藝的平臺,豐富業余生活,提高自信心。
(3)創建乒乓文化長廊,宣傳國球精神,“人生能有幾回搏”、“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增加乒乓文化底蘊。
(4)愛心捐贈活動,2010年11月,培養運動員愛心,學習貧困學生在艱苦條件下取得優異成績的奮斗精神。
(5)建立“陽光儲蓄計劃”,幫助運動員養成良好的消費觀,提高理財能力。
(6)“亂室英雄”、“星級寢室”的評比活動,提高運動員自我生活管理能力,每半個月對運動員宿舍衛生進行抽查,評選出最整潔和最亂的寢室,給環境整潔的寢室頒發流動紅旗,環境較差的寢室給予“亂室英雄”的稱號。
(7)參加金陵晚報組織的活動,運動員登山揀垃圾,強化運動員的環保意識、豐富環保知識,要求運動員在爬山的同時撿起身邊的垃圾,為保護紫金山的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1.1.4 快樂教育
運動員的生活相對于普通在校學生,接觸其他類學科的機會較少,如何使隊員能夠在這個團隊中生活的開心、愉悅,陶冶他們的情操,開展“留住春天的美”圖片征集活動,開闊眼界,鍛煉運動員觀察能力,培養感知生活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并為運動員布置個性化宿舍,在運動員宿舍搬遷前,為每個房間購置綠色植物、吸甲醛竹。構建一個全新、愉快的生活環境。
教練員是運動員訓練管理工作的重要實施者之一,教練員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起到關鍵作用,江蘇隊制定了《教練員卓越培訓計劃》。
(1)開展“讀書活動”,為每位教練員購買購書卡,為教練員讀書、學習提供方便。每年年底,將對教練員讀書情況進行檢查,提升教練員的文化素養。
(2)開展競技體育理論學習。提供《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學》、《乒乓世界》等書籍,要求認真學習,增強教練員的理論知識。
(3)開展乒乓技術教學講座。每位教練員都將給全體運動員、教練員、管理干部就專項技術、參賽調控等方向進行授課。加強教練員之間相互學習探討的機會,使運動員學習不同的訓練理念和方法,學為己用。
(4)開展重點運動員訓練分析研討會。每年年初,教練組制定重點運動員全年訓練計劃、任務目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5)電腦培訓計劃,在教練員中進行電腦掃盲,要求會輸入,會文件處理,信息收集等。
(6)做到“三個一”,主帶教練給每個隊員每周批閱一次訓練日記,每天給每個運動員1min點評,每天一句表揚的話,加強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溝通,善于挖掘運動員閃光點,提倡賞識教育,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全方位關注運動員的成長,尤其是國家隊運動員,每周進行談心溝通,收到明顯效果。要求教練員做到場上是嚴師,場下是慈父,場上是良師,場下是益友,關愛每一位運動員,把愛心送到每個運動員的心上,把體貼送到每個運動員的身上。
乒乓球作為江蘇省傳統的優勢項目,擁有全國一流的訓練場館,能夠保障運動員有良好的訓練環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及優秀的骨干教練,可以稱得上是人才輩出,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在秉承老的優良傳統的同時,與實時的現狀相結合,乒管中心邀請國家、省內專家、教練,如徐寅生、李曉東、郗恩庭、吳敬平等給運動員、教練員、管理干部授課。并邀請省內老教練、老專家不定期地觀看訓練,對訓練、管理上所出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制定“年輕教練員的送訓計劃”,一方面由隊內老教練對年輕教練單獨進行培養;另一方面送年輕教練參加全國集訓、國家隊集訓等,以便創造機會使他們豐富指教經驗,更好更快的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
(1)想建立一支優秀的體育團隊,首先就是要講正氣,樹新風,特別是在運動員選拔、參賽、選送、教練員聘任等敏感問題上,做到有章可循、公開、公平、公正。江蘇乒乓隊制定和完善了《省乒乓隊運動員管理規定》、《乒乓隊管理條例和積分辦法》等制度,出臺和建立了運動員進隊和參賽選拔辦法和機制,競爭機制已貫穿落實于運動員三線隊伍選拔、各類比賽報名之中。目前在全隊已形成了“實力決定一切”的良好競爭氛圍。教練員公開競聘上崗,教練員與運動員實行雙向選擇,明確任務指標,績效掛鉤,激發了教練的積極性。上述舉措的出臺基本上實現了全隊統一思想,統一目標,合作與競爭協調統一,形成了良性的競爭氛圍,各類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提升了運動隊伍的管理水平。
(2)江蘇隊擁有多名資深教練和實力強勁的青年教練都被安置在舉足輕重的位置上。資深教練的最直接表現在訓練內容、方式的選擇與取舍上,大多數情況都會比年輕的教練考慮問題要全面,在把握關鍵問題的決策上優于年輕的教練。當然,競爭激烈的競技體育中,要求更加大膽創新的思維方式貫穿于整個體育團隊的建設與訓練中去,在這一方面,年輕教練的魄力會大于年老的教練,他們不用顧及太多的關系網絡和考慮太多的矛盾,僅僅從創建團隊的最大優勢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實踐證明,年輕教練的指教也取得了相當優異的運動成績。年齡的優勢與教練如何指揮團隊發揮優勢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當然,無論是否年輕或者是否資深,教練的作用都毋庸置疑。
針對運動員的特點,首先要加強使命感教育。只有把訓練看作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才能激發運動員訓練動力,才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中去。作為管理工作者,要激勵運動員深入挖掘自身潛力、勇于改革、大膽創新,努力在體育運動與體育競賽中實現自身價值。要做好運動員的知心朋友,特別是他們遇到挫折或失敗的時候,幫助他們解決困惑,獲得他們情感上的認同。以使命感的激勵幫助他們學會認知,正確地處理問題。
其次,要強化團體精神感染。團體精神是運動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的表現形式。這一價值和信念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員的行為方式,他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觀念。正如部落文化中擁有支配每一個成員對待同部落人及外來人的圖騰和戒律。在每個運動隊,都存在著隨時間演變的價值觀、信條、儀式以及慣例的體系或模式。這些共有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隊員的看法及對周圍世界的反應,當遇到問題時,團隊文化將影響隊員的行為,并影響他們如何對問題進行定義、分析和解決。
最后,抓好運動隊管理教育,運動隊的核心任務是參加比賽,奪取比賽勝利。運動員要具備堅忍不拔、無所畏懼、攻堅克難、敢打必勝的戰斗作風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都要始終保持過硬的意志品質,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充滿必勝的信心,在精神和氣勢上壓倒對手。要有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嚴格執行各項紀律規定,克服“驕、嬌”二氣,尤其是對知名運動員和尖子選手,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思想作風和組織紀律上不能放任遷就。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這個結果表現,只要努力將好的做法與管理規定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培養運動員良好的行為習慣。運動隊是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管理中,經常會遇到比賽、集訓、傷病等客觀因素的干擾,隊伍管理難以長效化。運動員的管理教育,貴在堅持、貴在點滴的養成。如果我們能把運動員管理教育的行為規范、管理要求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在比賽中收獲勝利的果實。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如何培養運動員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強化執行力,就是要敢于負責,要敢抓敢管,對影響隊伍健康發展的錯誤觀念,要堅決糾正;對阻止隊伍發展的不當行為,要堅決處理。隊伍可以有特殊的人才,但絕不可以有特殊的待遇。要提高運動員自我管理能力與水平,要選拔與培養運動員管理骨干,實行運動員之間的自我約束與管理,推行運動隊管理的長效化、經常化。
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及其管理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江蘇乒乓隊所謂優勢群體能否創造更大的優勢,各種比賽尤其是重大賽事的成績是最基本的砝碼。沒有成績,所有的優勢便成無水之源。成績可調控各種資源的分配,編織著運動員教練員的各種關系,可以說,在比賽成績這一團隊目標前,應盡可能的去避免強勢轉化為弱勢,建立良好的團隊規范,應積極地創建體育團隊中的優勢,加強體育團隊的文化構建。運用心理強化、心理定勢等心理機制,依托團隊優勢創建的多種實施形式,通過學習滲透、熏陶感染、強化規范等,將江蘇乒乓隊的優勢創建進一步擴大化系統化,為培養與打造一支作風硬、紀律嚴、水平高、敢打善戰的乒乓球隊,只有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辱使命,竭盡全力履行歷史賦與的使命與職責。
[1]黃佳.對中國競技乒乓球文化傳承的探究[J].吉林體育學院院學報,2010(3).
[2]何元春,蘇丕仁.文化互動中的中國乒乓運動開展的價值認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2).
[3]劉一民,王健.略論體育運動團隊文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3).
[4]成惜今,張錫慶.輪培養和強化球隊團隊精神[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1).
[5]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