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進 盛紫瑩
(1.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6; 2.武漢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56)
籃球運動是世界文明進步的絢麗文化標志和社會人文現象[1],是我們生活中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也是我們提高日常生活質量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品,所以在普通高校發展起來有著深厚的意義。校園體育文化,以其高品位的內涵和深層次的底蘊,無可辯駁地以中堅的先鋒形象在社會中獨領風騷[2]。東莞理工學院作為珠三角地區的先進文化代表之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籃球運動也是代表著先進的體育文化,獨立成長起來。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一切都不斷地發生變化,籃球運動也開始在學生當中盛行,籃球運動是傳統的比賽項目,年年舉辦。參賽的人員大多數是籃球愛好者和籃球特長的學生,但是在學院大型的籃球比賽卻讓籃球打得精彩:每一年體育文化節中的籃球賽都會引起全校師生的關注;學院籃球協會和男、女子籃球隊參加東莞市舉辦的大型比賽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東莞地區的實力競爭者,讓人刮目相看。學院籃球隊多次參加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學院爭得了榮譽,鼓舞了全院師生的士氣。本文主要針對東莞理工學院的教育制度和相關體育制度不協調、學生來源、教練員的影響、場地及器材經費局限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東莞理工學院籃球運動的發展對策,主要有:提高訓練水平、強化和科學的完善管理、加大經費投入、強化專業學生的學習氣氛、提高籃球課的教學質量、加強與其他兄弟院系的交流。
隨著本科評估的升格,學院其他方面也在變革,學校的教育制度是本科4年。學院教育制度要求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各科成績達到合格以上,才能順利畢業,所以他們平時要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文化課的學習,而這又是在校學生的主要目的和任務。體育制度則要求在校學生須修完三年的體育課程并考核達標。對于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學會體育技能,在體育考試中達標,這是要花上一定的時間來學習才能可以實現的。這與文化課的學習時間又有沖突,從這可以看出,體育制度又屬于教育制度的一個內容,但體育制度的實施會妨礙教育制度的發展,教育制度的執行又會抑制體育制度的發展,兩者沖突顯而易見。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也有了不斷的提高,而現在我校的辦學規模龐大、大量擴大招生,迄今為止,學校已在全國多個省分招生,生源豐富,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生源范圍較廣、地區生源層次不同
本校學生除了在全省各地招生外,還在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和四川等省份擴大招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存在和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文化,雖然不是體育專業的學生。但在普遍受歡迎的籃球運動中,他們的籃球文化都各具特色而且又有不同的認識。包括來自珠江三角洲、粵東、粵西、粵北,珠江三角洲的地區的水平明顯高于其他三個地區的,若能將這不同區域的籃球文化進行交流,這就是一種促進校園籃球的方式,將有利于校園文化籃球競技水平的提高,推動校園籃球運動的發展。
1.2.2 專業不同
東莞理工學院有14個教學系,在校學生15000多人,但在籃球運動中能起到主導作用的還是體育系,主要是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比其他專業的學生都要強,因為無論是在籃球的比賽、編排、裁判等方面工作,體育學院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為比賽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和參考。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學生是來自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以自己的專業為主,很少參加體育運動。另外的籃球愛好者參加籃球運動主要目標也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是一種興趣,他們更注意的是為了以后順利拿到畢業證,謀求以后有更好的發展。
1.2.3 籃球特長的生源較少
在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改善的同時,人們已經有了充分運動的空間和較強的運動意識,我國中學生的優秀籃球苗子不少,但是受到種種原因的限制,能進入高校繼續就讀的學生非常有限。正是這種情況,東莞理工學院的籃球人才同樣與其他高校一樣缺乏。而在盛行籃球運動的美國,籃球運動得到普遍的開展,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大學,都是人才濟濟,無形與我國的學校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與很多籃球隊不同的是,除了學院籃球隊、籃球專選班、籃球課是由體育專業教師任課外,其他院系籃球隊的教練員都是由體育學院的專業學生來擔任的,他們只能用一些學過的專業知識傳教給他們的隊員,因為在此之前,沒有積累的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帶隊的經驗。而當今世界隨著競技運動的發展,籃球運動早已超過了普通體育鍛煉的內涵,更深刻地來說籃球運動應是一門相當獨立和完善的綜合科學[3]。運動競賽促使運動技術、戰術和體能訓練的不斷更新,重視培養高水平的教練員,提高訓練質量和技術創新,才能趕上超先進水平[4]。體育專業的學生只能為這些籃球隊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論及技能,但很難帶出高水平的運動隊。
學院為迎接本科評估,不斷擴大建設,就籃球場地來說,室內籃球場只有1塊、室外籃球場28塊。在15000多人的校園里,這種現狀還滿足不了籃球運動的需要,更達不到國家的標準。況且在實際當中,還有大部分的女生是找不到運動的場地,而且有時場地無故被占作它用,造成一時的短缺,使其運動受到了限制。另外,場地沒有真正得到管理,損壞的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來及時負責,沒有部門來養護,以目前學校場地器材和資金的投入情況來看,沒有投入費用來進行專門的保養,以后的投入相對可能會減弱,特別是在科學監控、醫療保健和訓練恢復、參加競賽等高水平的保障方面還要加強,否則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在學校來說,高水平的學校籃球賽本來就很少,再加上經費的限制,實際上參加比賽的就更少了。一般的情況下,高校運動會四年才一屆,單項的學校籃球比賽也沒有規模和系統化,這種比賽往往是在系內進行,也有就是在院系之間進行,很多時候只能避開上課時間或安排在雙休日,而且一般都是以應付的形式來進行,這種斷續和消極型的比賽只會給影響學生對籃球造成反面的作用。但若要增加比賽的場次又要沖擊到學校原有的學業管理機制。目前的現狀不利于高水平籃球運動發展的實際需要,而且經費的需求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學校有關部門及各院系就干脆放手讓學生發揮積極性來籌備。
學院運動場地當中最多的就是籃球場地,學校里的現狀條件為籃球運動提供先決的優勢,形成了良好的籃球運動的氣氛,所以在課余時間多數是以籃球運動為主。而且學生組織的籃球比賽的形式和場次較多,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比較濃厚的籃球氣氛。而這個氣氛和學校的籃球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學各院系都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和眾多活動,其中“新生杯”籃球比賽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使新生融合在這個熱烈的氣氛中;與“新生杯”相類似的就是各院系內的班際杯籃球賽,每個院系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在學校內最大型的比賽就是由校團委主辦的體育文化節校際性籃球賽,活動提高學生們在籃球運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籃球在學校中的開展,不斷地營造了籃球氛圍,長期的習慣就形成了一種模式和傳統。
高校體育應定位于素質教育[5]。學院辦學規模正在擴大,與其他高校一樣實行科學的管理制度及措施,新形勢下主要是從素質教育出發,進行公共體育課改革,2001年實行了公共體育選修課。為學院的體育改革帶來了極大的變化,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有利于體育運動多項目的開展,豐富教學內容及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在體育選修課的諸多項目中,學生選修籃球運動占比例總數的31%,這為學生選擇籃球運動提供了條件,也為籃球運動在學院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也是為學院籃球運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整體上把握了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使籃球運動的發展更具有規范性、科學性、延續性和系統性。
學院積極支持籃球運動的發展,各院系熱衷配合開展籃球運動工作,關系十分融洽,彼此建立了相互信任、團結協作的良好氣氛。由校團委的舉辦的全校性籃球賽,不但得到全校師生的大力支持,而且還得到社會各屆的大力支持,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人才的使用,都有較充足的準備,除了學校大力支出經費外,各部門和有關人士想方設法爭取與外界的聯系、支持和爭取商家的贊助,為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籃球運動的開展豐富了我校的文化氣氛,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也是推動學院精神文明建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學院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生源來源豐富,知名度不斷地得到提高。學院籃球協會參加東莞市級的比賽無數,都拿到較好的名次,為學院籃球運動在東莞地區樹起了旗幟。無論是校內舉辦的比賽還是東莞市各鎮各單位舉辦的比賽,都有學生裁判參與,現在在學院的學生當中就有多名國家一級裁判,200多名二級裁判。學力層次高,工作能力強,完全具有了較高水平籃球競賽的組織及裁判工作的能力。
籃球運動在學院能得到普遍的發展,但是總體水平不高,而且效益不強,一般是為了完成階段性的任務而訓練,所以很難會有較長遠的效益。各院系的籃球隊應該借鑒和吸收學院男子籃球隊訓練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學校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和調動教練員、運動員的自我認識和積極性,在指導思想、訓練手段、訓練安排等方面提高科學性和訓練技巧和訓練效益,使各院系的運動隊的水平都得到提高。所以,各院系的籃球代表隊要提高籃球隊的水平,必須要有系統的訓練、隊員思想要積極、教練員水平要手提高,還要有本院系的大力支持,才能有利于籃球運動水平的提高。
體育管理就是指體育管理的行為實施者,通過采取管理和體育的方法,以實現體育管理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創新等職能,創造和諧的環境,充分發揮各種體育資源的合力作用,實現既定的體育目標的過程[6]。建立與健全體育管理體制,是保證政令暢通和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教育和競技分屬兩個相對獨立的體系,都需要依據各自的規律付出相當的努力,但兩者絕不可相互代替。否則,無論是對體育和教育都有害于二者的可持續教育,這雖然是很理論,但是大家都容易理解,要是真正要做起來,卻難以取舍,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例子來分析一下:校男子籃球隊在2005年12月正式獲得第七屆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入場卷,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就是因為隊伍有了強化和完善科學管理,主要是學院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一支訓練有素的統一的隊伍,主要表現為:有積極的思想、嚴格的紀律、有系統的訓練、團結的精神和明確的目標。同樣的道理,學院的各階層的籃球代表隊若要取得較好的成績,應該做到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
籃球運動普遍地發展了起來,這還要經費來作支持,從宏觀方面來說,學校的場地器材經費還需要加大投入,使學生有足夠的空間運動,保證有足夠有條件進行籃球運動并產生興趣;從微觀方面來說,就是學生個體與運動的關系,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各院系舉辦男子籃球運動都會出現經費緊張現象,為了填補這一現象往往都是學生去拉贊助或者從隊伍收報名費,來湊足經費進行比賽,往往造成這種尷尬場面。而代表學院參加比賽的隊伍也是多次為了這種問題而憂慮,或者爭論不定,但這種經濟狀況下,有關主管部門應著重針對有關問題進行審定或解決。
我國籃球理論研究滯后,未能形成完整體系,對籃球運動規律把握不準,制勝要素摸索不清,籃球理念、觀點未能突破傳統思維束縛[7]。由此可見,我國的籃球運動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現狀,還需要有關專家和全體籃球工作者來研究和解決。而多年的實踐表明,運動員與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差距,運動訓練與文化學習的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在高校的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和輸送上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8]。更何況我們還是高校,要搞好全學院的籃球運動,就需要我們的全體同學共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學習中強調氣氛,讓小部分帶動大部分。籃球專業的學生正是籃球運動中的主流。無論是在校籃球隊、籃球專選班的學生都應加強學習和研究,其中包括到個人技戰術、理論知識及裁判組織等工作,都主要是由學生開展,只有真正掌握了過硬的籃球知識,才能傳授到非專業的學生當中去,才會慢慢地在學生中浸透、才能讓其他人看懂籃球,參加籃球運動。
籃球選修課是提高學生籃球技術的最基本的途徑,但在實際當中,這種途徑沒有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所以在公共體育課當中就要注意這個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每個班的人數太多。而且又是各個院系集中在一起上的,讓教師感覺到管理和上起課來難度比較大。二是在公共體育課中,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體育活動方面往往不是那么的積極,在上課的時候沒有多少心思學習課堂內容,只是希望打比賽或者玩玩籃球而已,沒有抱著認真學習的態度。而對于課堂任務,只是一些籃球基礎較好的學生才會把認真把任務完成,而其他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勉強完成任務。如果是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他們就根本不愿意參加運動,更有甚者干脆不來上課。這種情況就很難提高體育課的質量。所以針對這種現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教學工作:首先,嚴把教學質量關,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把教學任務完成;其次,嚴明課堂紀律,積極進行考勤記錄,讓學生重視課堂紀律,認真學習;最后,嚴把考試質量關,教師嚴格執行考試規則,讓學生重視體育課的考試。
學院還應經常參加與他兄弟院系的交流,目前學院參加高校的籃球交流相對比較少,一般參與外界的比賽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廣東省大學生籃球聯賽;二是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但是這還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首先是比賽太少造成訓練的不系統,就只是為了某一階段比賽的而訓練,這種間斷性的訓練,不容易有好的成績,也很難帶動校園籃球運動的氣氛;其次是不能很好地推廣本校的籃球運動。如果能多與其他高校進行比賽,把高水平的比賽搬到家門口,一定能吸引眾多師生的注意,一定會對本校的籃球隊運動有推動作用。廣州地區高校的籃球運動水平普遍比我們高就是因為他們的機會比我們多,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為了更好地推進學院校園的籃球運動,有關主管部門應根據實際,排除困難,想方設法為開展這項運動提供保障。校園文化氣氛濃厚,籃球運動在校園有著深厚的基礎和良好的發展空間。
我們清楚地看到東莞理工學院籃球運動的現狀,應該明確地認識到東莞理工學院的教育制度和相關體育制度不協調;學生來源;教練員的影響;場地及器材經費局限等問題的存在制約著籃球運動的發展。而東莞理工學院作為東莞唯一一所綜合性本科高校,對推動東莞地區的學校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任重道遠的責任,應該為當地籃球運動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所以推動學院籃球運動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推動東莞理工學院籃球運動的措施主要從發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訓練水平、強化和科學的完善管理、加大經費投入、強化專業學生的學習氣氛、提高籃球課的教學質量、加強與其他兄弟院系的交流。隨著教育機制的改革和學院發展的需要,籃球運動將會是長盛不衰的體育運動,現在我們還看存在著到許多問題,相信這會有慢慢改進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漸漸完善,使籃球運動在東莞理工學院呈現出活力化、系統化、傳統化這項運動在校園內掀起更高的浪潮。
[1]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楊德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北京:體育學刊,2001(5):65-67.
[3]郭鼎文.廣東省學校籃球運動的現狀及發展構想[A].廣東省第六屆大學生運動會科學報告會論文集[C].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8):89-91.
[4]信蘭成.中國籃球面臨的問題與任務[J].體育文化,1999(5):78-81.
[5]劉昕,胡活倫,魏平.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新思路[J].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8):77-79.
[6]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8]陳穎川.高校籃球人才的培養方式的現狀與創新[J].體育學刊,2001(1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