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楠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000)
我國目前的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較之西方發達國家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還有些欠缺,西方先進的教學經驗值得我們去探索、引進,并結合中國之國情應地制宜的加以利用和提高。首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觀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應該重點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體能為主要目的。讓廣大學生以健康的體魄和嶄新的精神面貌來迎接未來工作中的各項挑戰。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年比較短,基本上都是三年制。所以,在有限的體育教學工程中我們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基礎題與能力為主。由于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資金條件有限,所以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和師資力量相比本科院校較為不足。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集中大宗設備優良,妥善保管,定時清理維修,提高其使用效率。優良的體育教學設施是搞好體育教學的先決條件。以高職院校的跆拳道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采購腳靶、沙袋、方靶、護襠、護膝、護腕、頭盔,等體育器材。如果沒有這些訓練器材,學生只能練習控腿,壓韌帶等一些協調素質的基礎練習,而力量素質和爆發力卻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提高。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癥下藥”的集中有限資金購買必備的體育器材,為高質量的體育教學鋪好路。
要辦好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對于高職體育工作的教學方針,高度重視體育教學工作清理被空閑和挪用的場館,擴建新的體育場館,切實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讓學生都能夠在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和舒適安全的體育訓練環境中不斷提高。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定期檢查各項體育設施,淘汰過時鍛煉效果較差的訓練器材,采購新式訓練器材,保證每位學生都能使用到適合自己的訓練器材。尊重學生的訓練習慣,提倡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自己的個性,促使更多學生達到學校和教育部規定的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體能達標等級,養成熱愛體育、熱愛鍛煉的良好習慣。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理論的建設,以啟發學生對體育的愛好為主,用豐富多彩,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的體育知識引導學生不斷對體育活動進行深入探索。我們提倡體育理論為開卷式考試,改變學生固有的被動式學習的應試教育學習模式,活學活用,寓教于樂,激發廣大學生對體育精神和體育理論的探索精神。
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全面落實科學的體育發展觀,充分發揮體育在保障和改善學生全面學習和進步的重要作用,促進全校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努力為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改革和創新是21世紀的時代主題,為了走在同等高校的教育前列,高職院校必須“上下而求索”,大刀闊斧的革除舊的教學陋習。打造出獨樹一幟的教學方法,達成創新而高效的教學成果。
著力提高體育老師的整體素質。名師出高徒,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一線體育教學的水平。想要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育素質,體育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必須給自己的學生做出榜樣。身體力行,多次示范,用自己較高的體育素質影響廣大學生,不要僅僅用說教式的教學敷衍學生,而是在發現學生動作錯誤之后及時的予以糾正,并且用正確的高質量示范讓學生得到啟發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體育水平也不盡相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發掘學生的潛在優勢,善于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形成自己的鮮明個性。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意識,灌輸“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高尚體育競技精神,激發學生獨立的思考和創新能力,使其能自主的初步了解和研究體育運動的發展淵源。
營造良好的平等教學氛圍。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社會輸送著人才,承擔著提高全名素質的使命,是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優秀基地。那么,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對高職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促使其能夠更好的勝任社會職務。要善于打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為基調,鼓勵學生提問和進行討論,“理不爭不透,燈不撥不明”在老師與學生的不斷互動之中,促使體育發展的活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允許學生的個性施展,為老式沉悶的應試教育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為了推進教學體制的改革,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允許學生在不影響教學計劃的前提下自由的支配自己的鍛煉時間和采用獨有的訓練方法。同時,統籌兼顧考試與考察方法,既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懂得做人和處事的道理。
打造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環境對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富有活力的運動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的鍛煉興趣和欲望,井然有序的運動場地,讓運動者耳目一新,在運動中體味到切實的快樂,大大的提高體育教學的進度和教學水平。賞心悅目的體育器材和整齊劃一的運動服可以為學生的鍛煉提供輕松的環境,在你追我趕的教學氛圍中引起學生躍躍欲試的條件反射。體育老師以昂揚的精神面貌,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個人形象從體育教學共組,讓同學們在活潑的教學環境中學到最為科學的體育訓練方法,緩解生活中的壓力,消除某些不熱愛體育鍛煉的學生對于運動的恐懼。在充滿朝氣的課堂環境下,使得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發展,老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和男女之間心理特征的差異,掌握常規的教學技巧和技能,更好的為廣大學生傳到授業解惑。結合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要求,切實全面的掌握學生生理和心里的變化軌跡,及時地對教學進程作出調整,在實踐中總結歸納詳盡的教學方法,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適應21世紀的現代化教學要求。
重視體育創新教學的多樣性。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通過圖片和影視播放等手段,深入淺出的為學生講解體育運動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因勢利導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開啟發散式思維,創造有利的教育教學環境。通過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直觀的了解和源源不斷的探索欲望,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式接受,調動學生多項感官,使其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達到最佳水平。因此,在現代化高等職業教學工程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其不斷質疑,雙相互動,雙向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盡可能的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從心理到生理進行全面的培訓。大力推動教學形式由單一枯燥的教學向專項體育、選項體育、保健體育的方向發展。根據學生每個個體條件的不同,滿足其不同的體育需求,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不斷做出充滿建設性的調整。讓學生不僅具備了充沛的體育知識和能力,更擁有了一個面對不同挑戰的強健體魄,增強全民體質。
高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學生的基本體育素質,為將來的職場生涯提供一個健康的身體條件,為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創造優良的個人條件。高職體育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較快,其革新的趨勢方興未艾,它是一個由專業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眾化全名教育發展的重要渠道,既具有高等體育教育的特點,也具有職業教育的特點。我們倡導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是從教學的思想觀念,內容手段和模式方法的深層次多維度的全面改革,改革中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改革中難免遇見各種阻力,但是只要我們銳意進取,克難奮進,一定能在體育改革進程中不斷取得勝利。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要在現有的體育設施基礎上,盡可能地加大對體育器材的投入,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充滿陽光的學校關懷之下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科學的生活習慣,為高等職業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1]李俊敏.高等職業院校特色體育課程構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
[2]劉偉華.福建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3]馬成亮,王文清.學校體育改革中幾種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4]李海.高職院校學生評教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