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李悅
(1.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1;2.山東聊城大學 山東聊城 252059)
舞蹈啦啦操分為花球、街舞、爵士和自由舞蹈四種風格,無論是哪種風格,好的編排總是能給現場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帶動觀眾情緒引起觀眾強烈的參與感產生一種沖動,從而達到活躍現場氣氛的目的。啦啦操理論的研究卻難以與時俱進。目前我國大部分舞蹈啦啦隊教練員都是健美操專業轉行,學歷高但缺乏帶隊比賽的經驗,后備力量培養不足。在高校舞蹈啦啦隊的理論研究中,成套動作結構的研究不夠深入,難度編排與選擇雜亂無章,使得成套看起來生硬、不夠流暢。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選擇編排難度的同時,往往只注重難度的分值,而忽略了其觀賞性以及在整個成套中所處的位置,這不僅影響視覺觀賞效果,也給成套動作帶來不利影響。
本文研究的是2010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的比賽視頻。
通過網絡對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學術文獻總庫等網絡資源及今年來有關啦啦操比賽的報告等,為本研究的設計構思奠定理論基礎。
通過觀看2010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的比賽視頻,對這些隊伍成套動作中難度的編排與選擇進行分析與研究。
對國內部分教練員、運動員及裁判員等有關專家進行訪談。
(1)世界啦啦操都是難、新、力、美的發展道路,更多是富有競技性色彩,但是對于我國零運動基礎或運動水平較低的高校學生而言,成套中難度的選擇與編排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身心的健康發展,不能要求過高的難度動作,過強的運動負荷,但要求一般難度動作的高質量完成。這不僅降低了學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還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和學習的興趣。
(2)最新評分規則要求動作內容的選擇與安排必須在成套中表現出較好的均衡性,其中包括了難度動作的安排在成套中不能相對集中在一起出現,所以作為整個成套支架的10個難度必須均衡的分配在這2`30″的成套里。優秀的國外啦啦操運動員在成套的開始部分緊湊的完成多個高難度動作,這種在開始部分連續出現高潮的難度編排方式可以為高質量的完成高難度動作提供保障,還能營造出先聲奪人的強大氣勢給觀眾和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3)舞蹈啦啦操成套是在有音樂配合的基礎上完成的,所有難度的選擇和編排要根據音樂的旋律來決定。一般來說,節奏感較強的部分適合做跳步,與之相對應的較弱部分就比較適合做轉體、平衡與柔韌,這樣整體看起來協調,也比較流暢,有教練員由于其音樂和舞蹈的素養較淺,導致音樂和成套配合較生硬、不和諧。如果一直是強節奏、高難度,不僅運動員體力不支,更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相關資料顯示,49%的啦啦隊運動員受過傷,現已恢復;28%的受傷后并未完全恢復;23%的人從未受過傷。美國啦啦隊教練Karl Olson曾說過“教練只注重成績而忽視隊員的安全問題是不可取的,受傷只會給隊員帶來恐懼感,給啦啦操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安全在啦啦操運動中的重要性。舞蹈啦啦操教練在創編動作的難易程度要與隊員的能力素質相吻合,高強度的難度及動作組合分布合理。針對不同能力的隊員編排不同難度的啦啦操套路。
最早的啦啦操運動是在歐美開展起來的,歐美的實力是無可厚非的。能夠與歐美相媲美的還有日本的啦啦隊,他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整體成套編排都逐漸趨于競技化,追求高難度,高質量;(2)成套編排元素眾多,且創意新穎;(3)媒體的大量宣傳,國家的政策支持;(4)成套內容不僅限于為了完成難度而完成,越來越多的集體配合,增強了隊員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創新不光指音樂的創新、動作設計的創新、服裝的創新、道具的創新等等,更重要的是難度的創新。隨著世界越來越快的發展,成套難度也要不斷的推陳出新,以創新為原則,融合多種風格和特色,用前瞻的眼光和敏銳的思路來研究和掌握各種技術動作的發展新動向才能編排出難、新、絕的動作。難,指的是完成難度大動作之間巧妙結合,體現完成的力度和節奏;新,是指讓人們能感覺到素材的獨特性與多樣化;絕,則指的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過渡連接流暢自如。
相關數據表明,參加本次聯賽的隊伍80%以上曾接受過競技健美操的專業訓練,5%的人曾接受過藝術體操的專業訓練,還有10%的人曾接受過民族民間舞的專業訓練,大部分人都沒有經過專業啦啦操的訓練與學習。普通高校的啦啦隊運動員由于其能力有限,我們可以就此提高其完成質量,而不是加大難度系數。相比較而言,體院院校的啦啦隊運動員接受專業訓練的年限較長,自身的能力素質較強,在難度的選擇上可以適當提高其難度系數,甚至可以創編新的難度動作,以顯示我們隊伍雄厚的實力。
舞蹈啦啦操的組別是根據年齡劃分的,一般分為幼兒組、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大學組和俱樂部組。具體如下所示。
(1)幼兒組:僅限于花球舞蹈啦啦操,難度選擇1、2級別的難度,數量4個。
(2)小學組:可參加花球、街舞、爵士,難度選擇為1、2、3級,數量6~8個。
(3)初中組:亦可選擇花球、街舞、爵士,難度選擇的范圍更廣一些,擴展到1、2、3、4、5級,數量10個。
(4)高中組:除上述3種風格的舞蹈啦啦操外,又新增自由舞蹈啦啦操,難度組別同初中組一致。
(5)大學組、俱樂部組:可參加花球、街舞、爵士、自由舞蹈。難度的選擇為1~10級難度,數量10個。
我國啦啦操運動發展迅速,尤其在高校占有一定的市場,但整體上與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成套編排、完成質量、技術水平上相對都比較落后,尤其是在難度的編排與選擇上太過局限與死板,無法突破傳統舞蹈啦啦操的束縛。
(1)難度選擇與編排以安全為原則,避免由措施不當造成的運動損傷,延長啦啦隊員的運動壽命。
(2)難度選擇與編排以與時俱進為原則,多吸收借鑒世界啦啦隊錦標賽優秀隊伍的成套經驗,來不斷完善和提高我國舞蹈啦啦操成套的質量。
(3)難度選擇與編排以創新為原則,教練員在進行創編的時候,選擇的素材可以是千變萬化的,使成套更加豐富和完整。
(4)難度選擇與編排以適度為原則,每個運動隊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并加以提高。
[1]楊巧靜,劉錦瑤.影響舞蹈啦啦隊隊員專業技術因素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4):132-134.
[2]文麗妮,文永光.舞蹈啦啦隊運動員身體姿態控制能力訓練的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9(3):98-100.
[3]王皓,李逸群,張少卿.舞蹈類啦啦隊運動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訓練方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159-160.
[4]徐中秋,劉松霞.啦啦隊隊員的分類與技術特點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0):5-6,12.
[5]李紅運.高校舞蹈啦啦隊套路編排及對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