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振昌 馬志君
(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針對目前我國學生體質下降,2013年教育部組織了學生體質健康摸底測試測,測試工作各省市現已完成,筆者走訪了黑龍江省部分城市學校,并對測試相關數據進行了了解。通過與前幾次的測試結果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目前學生體質狀況呈下降態勢。目前導致學生體質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于學校的、家庭的、社會的等等。在影響人的健康因素中,父母的遺傳只是提供后天發育的可能,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后天各因素的影響。體育運動是促進健康的積極手段,營養是促進健康的基礎,社會醫療會為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在這些因素中運動與營養起到積極的作用,學校體育的本質在于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本文主要從目前我國學生體質下降的視野下,剖析學校體育在健康促進中的積極作用,目的在于通過積極的體育運動干預,促進學生體質的提升,并為相關行政部門制定體育教育相關政策提供理論借鑒。
通過查閱國內外近年來相關文獻,目前學生在體制方面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諸如,學生營養不良、超重與肥胖、視力下降、身體機能下降、身體素質下降等問題。上述問題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于教育的,有來自于家庭的,有來自于社會的等等。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變化,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學生的營養不良普遍存在。原因在于家庭因素導致的早餐過于簡單、晚餐過于豐盛,帶來的營養共給不均衡現象;過度追求美感而節食,導致營養物質攝入不足現象;過度食用“垃圾食品”而帶來的營養素缺乏,“肥嘴不肥身”現象等。肥胖的發生亦受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因素、疾病因素、營養因素、運動等等,在諸多的因素中運動與營養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比較公認的減肥方法莫過于科學飲食+適量運動+良好生活方式。學生人群的肥胖同樣會帶來代謝水平異常現象,對其今后的健康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目前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逐年上升,多趨于近視,主要由于用眼過度、用眼不當、學習衛生條件不良等造成。
一年一度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顯示,目前學生普遍存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的大幅下降,心血管機能、呼吸系統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是影響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測試上述相關指標都在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些變化與學生長期不從事體育鍛煉直接相關,如果學生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身體對各種應激是影響強,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就不會出現上述現象,究其原因在于體育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關于中考、高考體育考試制度及權重還不明確,能否列入高考還不確定。目前中考中體育考試成績的權重不同省份存在差異,分值在30~60分不等。而且很多省份的中考體育考核并沒有長遠的設想,學生根據考核的科目,急功近利,走走過場。使得學生、家長和學校都不重視此項考核,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無法培養,影響學生體育意識、技能的培養,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以“高分論英雄”,導致初中、小學體育課程以游戲為主,練習強度、形式幼兒化。并沒能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而高中階段體育課程便被其他主干課程所排擠,體育課程的開設與考核成為可有可無的襯托,上述現象的存在使得“素質教育、健康第一、增強學生體質”等只是停留于口頭。
目前我國關于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相關政策、標準與條例都在實施中,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新課程改革標準》及陽關體育活動等等,還在一直延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們體質”的口號。各級各類學校在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時存在流于形式,快速突擊,形象工程等行為。使得學校體質教育下的體育課程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體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強度、難度、對抗及損傷特點,學校為了安全,取消了長跑、單雙杠等項目,重視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卻保證不了體育課最基本的運動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由選項課,使得學生在上自己感興趣、熟悉的項目時,更是達不到應有的強度,對自身沒有任何鍛煉效果。
由于受辦學條件的影響,學校的體育場館建設相對較少,而且不能免費向學生開放,使得一些課外體育活動難以開展。體育器材陳舊,年久失修,嚴重制約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體育開展的相應軟件建設落后,體育活動的開展缺乏必要的保證。目前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其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并沒有體現出來。
家庭的教育觀念對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受目前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家庭的認知程度、行為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家長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觀念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起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家長對體育鍛煉持有積極的態度,孩子的體育參與態度相對較積極,目前家長受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往往對體育鍛持消極態度。他們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補習班學習、考級等方面。
今年體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學生的體質逐年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如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測試中,通過走訪各個院校,學生體質達標率不盡人意,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對目前存在的課改背景下的學生體質下降相關職能部門和學者有必要深入研究,查找原因,積極探索改進措施,使得體育手段成為促進人們健康的積極手段。
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與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和法規是密切相關的,如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得全民全身心投入到了體育健身之中。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促使各級各類學校定期學生進行體質測試,這也督促了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小學開展的大課間活動、中考體育的實施等也促進了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而且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法規都是出于增強學生體質而為的。在各項政策法規指導下,各級各類學校應把體育工作放在首位,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是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前提。
體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各項硬軟件條件的支持,相關職能部門應大力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學校應克服各種困難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學校體育工作目標的實現,主要通過日常開展的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及各種體育競賽與社團體育活動等形式來實現的。這些活動的開展,需要學校及相應職能部門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各級各類學校應針對目前存在的學生體質下降問題深入分析,有的放矢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全面深入體育教育改革,不僅培養學生的運動機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體育運動具有一定的風險,教師與指導者應建立運動傷害事故的管理預防機制,確保體育運動健康、安全的開展,避免傷害事故給學生帶來的損傷及消極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相對比較深遠,家庭的健康教育意識,家庭的飲食觀念,家庭的生活方式等都對孩子的成長發育的相關影響因素。如父母對教育觀念理解不夠深入,家庭飲食營養存在問題就會對孩子形成誤導,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學生的體質好壞看上去是個人問題,但實質上也反映了整個社會一個國家國民體質的好壞,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學生體質的提高,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多方全力配合,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總之,通過查閱國內外先關文獻,學生體質目前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應針對存在的個原因,深入進行剖析,探索出多途徑、多手段的健康干預策略。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體育鍛煉是積極的干預手段。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健康起積極促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力手段,營造體育活動實施的良好條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其為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1]馬志君,張彥龍.學齡兒童肥胖干預方法對比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9).
[2]馬志君.老年人血脂異常防治的運動處方研究[J].體育世界,2012(9).
[3]董寶林,張歡.我國學生體質研究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13(4):119-122.
[4]常鳳.近10年哈爾濱體育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比較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4):8-15.
[5]欒振昌,馬志君.運動、教育、營養三位一體防治學齡兒童肥胖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8).
[6]王躍娜,欒振昌,馬志君.兒童肥胖運動干預的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