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男
(聊城大學 山東聊城 252059)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身體是其戰斗的本錢,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僅影響著他本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對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言喻的,因此國家政府都很很關注。從1985年開始,我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調查,其結果是中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健康狀況連續20多年都呈下降趨勢,其中包括肺活量、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素質等體制方面的指標,尤其是2000年以來,我國青少年學生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提高,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表現為持續增長,而反應時、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卻在持續下降,肥胖檢出率居高不下。結果一公布,引起全國輿論的一片嘩然,社會廣大關注。人們紛紛把矛頭對準了學校體育,認為這是學校體育應該擔任的責任,但是影響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部把責任推到學校體育身上,對于學校體育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學校體育也不能承受之重。本文就主要從中小學學校體育課上課的情況到存在的問題入手,來討論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
社會上對青少年學生體質的健康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大部分體育鍛煉場館不對他們開放,加上教育導向的以分數和考試為主的教育體制,中考、高考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事情,社會上出現“重智育,輕體育”的意識,對學校體育教育投入資金不足,導致青少年學生得不到很好鍛煉,體質下降。特別是近幾年的體質持續下降現象,才引起了全社會的廣大關注。
1.2.1 生活方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絕大部分家庭都奔上了小康生活,家長擔心的不再是溫飽問題而是怎樣讓孩子吃得好。但對營養常識缺乏,認為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東西最有營養,能夠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結果導致營養過剩,身體超重及肥胖。孩子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失調,體質下降。
1.2.2 教育方式
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和網絡游戲也隨之出現,家長很少關心學生的體育鍛煉問題,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出于孩子外出玩耍不好管束,寧可讓其在家玩一些所謂的智力開發游戲,因此,回家看電視、玩電腦變成了孩子的休息娛樂方式,課外活動時間和體育鍛煉越來越少。
《體育課程標準》雖已正式實施幾年,但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仍存在一定問題,如對體育課不夠重視,常被擠占現象;體育課師資方面有待提高,上課達不到提高學生體質的目的;不同學段的體育課教學內容上銜接不夠,存在低水平重復,既浪費了大量資源,又容易打消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體育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很低,有的學校拿它只當一個擺設,甚至課程資源嚴重缺乏,體育課課程內容單一甚至不上等等。
1.3.1 應試教育的影響
應試教育以成績、分數和排名等標準來評定個人“,重智育,輕體育”思想使得青少年學生壓力很大,精神高度緊張,不敢有半點松懈,休息、睡眠等時間嚴重不足,即使有周末和放假,學生也會參加各種補習班或者是完成老師留下的一大堆作業,這種沒日沒夜的苦讀,就是為了獲得好成績。學習負擔繁重不僅擠占了學生的睡眠和吃飯時間,也擠占了課余體育鍛煉時間,受應試教育影響,升學率是每個學校所追求的頭等大事,認為體育課不重要,體育課被擠占是常有之事,特別是隨著年級的增高,課余體育活動時間就越少,學生體質嚴重下降。
1.3.2 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影響
有些學校外表看似很繁華,體育課資源很多,露天的塑膠跑道、很大草皮場地、各種球館和球場等等,但真正開放和使用的又有多少呢。這些學校大多是怕場地易受損加上修補費用較高,而限制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使這些設施只是一個華麗的擺設。再就是把室內的場館租出去賺取租金,學生進入需要花錢,大大減少了鍛煉的學生。社會上人群的占用,也使得學生可鍛煉的空間縮減。
還有些學校則是根本負擔不起構建這些體育場地設施的費用,特別是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使體育場地設施嚴重缺乏,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學生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1.3.3 體育課教學過程的影響
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上體育課,內容雖不大相同,但教法卻大致相同,熱身、準備活動、教師講授、學生練習、整理活動,學生對此也很是熟悉,上體育課就像是機械的完成一件事一樣,教師的這種千篇一律的教法使得學生喪失了對體育課的興趣。再就是在教師講授和學生練習這一方面上,教師片面的重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沒有主動權,只是被動的接受技能,不僅對體育課失去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鍛煉的意識。最后就是教師上課目的不明確,由于體育教師仍然迷惑,體育教師的數量、素質存在不足,加上管理不善,不少學校的體育課處于“放羊式”的狀態,學生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體育課名存實亡,體質得不到增強。
1.3.4 體育課評價考核機制的影響
體育課評價考核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的標準較低,不能使學生有一定的緊迫感,引不起學生足夠的重視;考核評價的方法較為單一,不能很好的體現因材施教,這會打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激情;教育主管部門對體育課評價考核機制管理的力度不夠,使體育課仍被學校看作“豆芽科”、“小四門”,得不到重視。
目前學校體育中存在的缺陷是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要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解決的辦法,逐漸解決體育課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恢復鍛煉興趣,保證鍛煉的時間,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應試教育以文化課成績為主,對體育課不重視,應轉變應試教育的那種以學業為主的教育,《學生衛生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小學每日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h,中學每日學習時間不得超過8h。各級學校應嚴格遵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使得青少年學生的吃飯、睡覺和休息的時間得到保證,也能保證青少年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
那些設施齊全的學校,應向學生全部開放,不能只作為一個擺設,盡量減少社會人群的非法占用,室內場館更不能為賺取租金向外租賃,應盡量的多引進設備供學生鍛煉,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些體育課程資源,正確幫助和引導學生使用,掌握了方法利于學生的自主鍛煉;而那些買不起體育場地設施的學校,應想辦法向上級反映,都要給與重視,積極完善場地設施,供學生鍛煉。
體育課教學過程方法千篇一律,使學生喪失了積極性,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教學時間等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升華學生的體育價值觀。
加強教師師資隊伍,體高體育教師的數量和素質,改變“放羊式”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體育課的重要性和上體育課的快樂,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灌輸學生終生體育意識,使學生養成自主鍛煉和終身鍛煉的意識。
必須改革體育課評價考核機制,提高考核的標準,使學生有緊迫感,感覺到它的重要性;改革教育質量的評估方法和考核制度,體現因材施教,建立完善科學合理地評價考核機制,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教育部主管部門加強對體育課評價考核機制的管理力度,改變人們對體育課無所謂的態度,使學生和學校都重視體育課,才能更好的利用它強身健體。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解決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問題關系重大,應給與重視。學校體育是青少年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戰場,應加大力度積極改善學校體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青少年學生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此外,青少年學生的體質狀況受多方面條件的影響,除了學校體育,家庭、社會等生活的環境以及自身等因素也要給予重視,積極配合,全社會共同努力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體質,使他們能夠健康的邁出校門,走向社會,真正的做到為國爭光。
[1]韓仁濤,曲云霞.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3).
[2]付彬.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及抑制措施[J].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3]張婧,張德杰.全民健身計劃的貫徹與高校體育改革[J].西安體育學報,1996,113(6):10-13.
[4]賴小玉,劉海金,劉尚禮.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體育學刊,2007,14(5):125-128.
[5]王必琪,李凱,宋輝,等.山東省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1):60-64.
[6]許良.陜西省學校體育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中國體育科技,2002(6):51-53.
[7]華永金.對我國學校體育跨世紀之展望[J].體育學刊,1996,6(2):44-45.
[8]鄧偉峰.由學生體質持續下降反思體育課程與教學[J].江蘇教育,2007(7-8):10-11.
[9]鄒時炎,田麥久.學要把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落實到實處——在1994年3月全國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的大會發言[J].中國學校體育,1994,1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