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煒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系,浙江杭州310018)
高等職業教育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重特征,既是我國經濟發展建設的重要基礎,又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近十余年時間里,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在辦學規模、招生數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職業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其應該扮演的角色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反差,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重重困境,生源危機、畢業生就業錯位、缺乏吸引力等問題成為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在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等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困境,教育研究者和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研究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并在實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現實中諸多問題的思路。本研究將以高職計算機專業為例,深入探討該專業的專業方向拓展思路,并落實到教學改革實踐中,為更有效地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參考。
近十幾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國內各行各業迅速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現代信息社會的經濟發展,為了進一步發展國內經濟,社會人才市場上還需要大量計算機技能應用型人才。
現在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都設置了計算機專業。為了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高職專業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們紛紛借鑒國外的成功模式,結合國內的形勢,提出了很多人才培養思路,典型的包括“產教結合”、“工學結合”、“做中讀”、“半工半讀”、“工讀交替”等,但實施的效果不理想,還是普遍存在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率低的問題,甚至不少學生就業所從事的工作與計算機專業無關。
學校和企業其實都希望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學校希望通過校企合作達到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技術型人才的目的,企業則希望通過這種合作創造更多的效益。然而為什么企業卻不愿意錄用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造成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率低的現象呢? 原因主要是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課程和內容沒有及時更新,使得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技能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高職學生一般都是去中小型企業工作,中小型企業必須采用與時具進的先進技術工具,但人數又有限,所以為了提高效益,經常要求員工具有先進技能,一人多崗,而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掌握的技能跟不上時代要求,知識面較窄,達不到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
因此現在只有及時進行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拓展專業方向,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
高職計算機專業是高職院校IT方向最老的專業,但是隨著IT行業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技術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化,于是從計算機專業也細分出了多個專業,比如軟件專業、網絡專業、信息管理專業和動漫專業等,然而社會企業還是需要大量具有計算機寬泛知識和應用技能的人才,作為老專業的計算機專業還是需要保留下來。由于這些專業的相關度很高,容易出現專業方向交疊度大和課程重疊嚴重的現象,使計算機專業沒有了自己獨特的專業方向。
計算機專業的專業方向以前一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曾經有過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與維護方向、基于PC機互聯網的網站建設與維護方向、突出網頁設計和美工等前端技能的方向、突出多媒體制作的方向等,但是現在這些方向都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細分出去的其他相關專業的主要專業方向了。因此計算機專業必須重新建設有自己特色的專業方向。
對近幾界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多次調查數據顯示,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多就職于中小型企業,從事軟件開發的不到2%,網絡技術的不到3%,硬件組裝維護的約5%,網絡運營、電子商務、計算機產品銷售等工作的約30%,還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專業完全不相關。
近年對計算機相關中小型企業人才需求的大量調查數據顯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應用,企業以前需要的PC機端的WEB開發、網頁設計、美工、網站編輯于維護、網絡運營、電子商務等崗位人才需求量下降,現在對移動互聯網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直線上升,增加的崗位主要有移動通用頁面設計與制作、移動客戶端應用開發、移動服務器端建站、移動產品網絡營銷等。另外還有少數企業已經開啟了新興的智能樓宇和物聯網產業建設,雖然目前的企業人才需求不多,但將來一定是主流。
職業教育領域應及時感知行業技術新技術動向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并迅速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來培養相關的人才以滿足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經過對相關行業所使用的技術新動向的調查,可以感知到當前和以后的IT行業新技術方向為移動互聯網、智能樓宇和物聯網,計算機專業的拓展方向應該在這幾個新技術選擇一個。對中小型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移動互聯網客戶端應用開發方向,而且該方向的課程可以在以前的課程基礎上拓展,實驗和實訓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實驗資源,資金投入要求不是很多。物聯網和職能樓宇方向雖然是將來的必然發展方向,但這兩個方向的課程體系和實驗環境相對于現有的課程體系和實驗實訓環境,變動非常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經濟基礎不雄厚的條件下當前不適合往該方向突然轉向。
根據以往對高職學生接受能力的總結,移動互聯網客戶端開發方向的學習內容由于編程較少,在他們的接受范圍內,所以現在選擇該方向作為計算機拓展方向。
明確了計算機專業的方向后,不僅應該調整專業的課程體系,還要重視教育教學改革。
針對不同的生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高職生主要來源是三校生和普高生,雖然他們都使用過移動互聯網產品,但專業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卻有很大差異,所以教學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三校生的專業課教學是突出理論和實踐水平在以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而普高生的專業課教學需要從課程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所以給他們上同一門課的老師,雖然課名和教材一樣,但教學進度和內容不一定相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案。
專業方向的拓展必然造成傳統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內容變動,傳統的課程或者淘汰,或者減少課程內容中過于理論的內容,增加專業拓展方向的課程內容。
校內課程實驗和實訓應繼續堅持校內的“產教結合”模式和案例教學,但是課程實驗教學的方法還需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先講理論,再做相關實驗演示,然后學生被動模仿。現實工作中都要求員工具有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所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很重要。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可以進行以下嘗試。課程的早期實驗可以先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中期階段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可以指導學生先做實驗,教師解釋實驗中理論依據,課程后期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自己做實驗,讓學生主動搜索查找相關的理論依據,以這種漸進的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另外還要提高“工學結合”實習的有效性。“工學結合”要求作為校外實訓基地的企業提供充足的專業相關性實習崗位,鼓勵企業對實習生進行崗位培訓,而不是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在企業做于專業不相關的簡單打雜事務。
中小型企業要求員工不僅具有應用專業時尚技術的能力,還要一人多崗,具有跨學科的其他專業基本技能。所以計算機專業還需要開設更多的專業選修課,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學習跨專業的選修課。
高職計算機專業移動互聯網客戶端應用開發方向的教學實踐已經開始,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去年開設了該方向關鍵課程的教學,學習過這些課程的學生在今年頂崗實習的單位受到普遍歡迎,說明這個專業方向選擇的正確性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將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率。雖然拓展專業方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還需要與時具進,不斷完善,爭取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1]石偉平.當前我國高職專業課程改革若干問題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4(7).
[2]呂鑫詳.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變革趨勢[J].職教論壇,2006(5).
[3]趙紅洲,潘西明.高職計算機教育困境的探索于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4]周明星,唐林偉.中國職業教育學科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新華文摘,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