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
(遼寧理工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如今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外國的企業越來越多的注入中國,國際間各種交流日益頻繁,翻譯人才也在逐年遞增,與此同時在經濟紐帶的鏈條中引申出一個詞——那就是“商務英語”。對于“商務英語”這一概念,很多人會有疑問:到底是商務中用的英語,還是英語里包含的商務方面的內容呢?商務和英語兩部分哪方更重要呢?通俗的講商務英語是英語和商務的結合體,這兩部分同等重要,首先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在這一前提下擴充商務方面的知識,將兩者融會貫通,這才是商務英語。商務英語詞匯的目的性很強,現場進行難度較大,對譯員要求較高,當然對商務文化背景知識要求也是很高的。
商務英語用詞精準詞義確切、句法嚴謹、表述規范,語義清晰。英語詞匯存在一詞多意的現象非常多,要根據語篇類型和上下文來確定詞匯的意思。在用詞上,商務英語用詞規范,多用有固定含義和固定結構的專業詞匯和專業術語,他們在商務英語中有其具體的含義。很多詞匯在商務英語中既有普通意思,有時又有其特別含義,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具體語境來翻譯詞義。例如:cover可譯為“彌補”。如“document”一詞,常見意思是“文件、公文”,然而在商務英語語境中通常譯為“單據”;“negotiation”通常譯為“協商、談判”,在商務英語文件中經商譯為“議付”;“policy”一詞譯為“政策”,但與 insurance 連用構成“insurance policy”其意義就變成了“保險單”;另外,在商務英語中還有一些習慣搭配和固定表達,這種情況就要根據商務語境來判斷語義,如“red”在商務英語中也很常見,但其意思就要看其在語句中的具體搭配:“redbalance”譯為“赤字差額”;類似這種情況的詞匯還很多。這些術語及縮寫形式是商務英語在長期商務貿易中形成的并在世界商務實踐中得到公認和使用。商務英語的這一特點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但這個特點也增加了口譯的難度,譯員要多積累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準確無誤的翻譯。
商務英語口譯是一項專業的語言轉化活動,說其專業是因為商務英語口譯活動多數情況下是在國際商務貿易環境中進行,主要為跨國企業、國際集團或不同國家之間的商務貿易往來提供服務,涉及的范圍廣泛,包括商務、金融、經濟、證券、貿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作為一種復雜的、專業的語言交流活動商務英語口譯除了具有口譯共同的特點外,也有自身的特點。
商務英語口譯是一項不可預測性的雙語轉化活動。口譯員在準備有限的情況下,對源語進行快速翻譯。在商務談判、貿易交流等場合中,口譯的內容往往難以預測。現場進行難度較大 。口譯的現場進行這一要求決定了其難度大一特點 。口譯的對象 是現場的聽眾 ,無論什么樣的口譯 ,都要求一 步到位。譯員要反應迅速,領悟準確,表達本意且要通順 。[1]
商務英語口譯是現時現場的語言轉換操作,嚴格的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注重時間和效率,因為對于貿易雙方而言時間就是金錢。語言不同的交際雙方需要譯員來傳遞彼此的語言信息,為了交際順利進行,信息連貫,譯員要有高超的即席應變能力和流利的現時表達能力。
商務英語口譯的作用是架起貿易雙方溝通的橋梁,其目的是促使雙方達成貿易合作關系。有效的商務英語口譯,應該盡可能發揮紐帶作用,積極地與雙方進行信息互動,而不僅僅是轉換語言的工具。文化轉換性:商務英語口譯是在國際商務環境中推進貿易雙方合作交流的媒介,口譯服務的對象是世界各國人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內容可能與文化傳統有關,有些可能與國情、時事等有關。所以,譯員不僅需要專業的商務知識、雙語轉換能力,還需要知曉專業領域外的相關知識。例如,將“白象牌電池”譯為“white elephant”已成為人們的笑談,因為英語中“white elephant”常指“累贅、大而無用的東西。
商務英語的語言表達規范、用語專業。譯是聽力、快速思反應以及迅速口頭表達多項能力的結合;只有綜合平衡發展多項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順利完成口譯工作。[2]
商務英語口譯作為一種復雜的語言交流轉換活動,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國界的交流活動。根據釋義理論可以把商務英語口譯過程分為:源語理解——脫離源語外殼——譯語表達。[3]源語理解,即對語言信息的聽辨解析,譯員從音素、詞素、詞組、句子、篇章等層面來獲取有效信息,并通過自己已有的相關知識加以理解。脫離源語外殼,譯員在聽辨后,將信息進行整理,源語的語言形式逐漸淡出,而語義則保留下來。這一環節是釋義理論獨有的特點,非常適用于商務英語這樣注重語言形式的口譯過程。譯語表達,譯員將留存的信息進行串連,再將所理解的語言信息以目標語的慣用方式表達出來。釋意派理論強調口譯是釋意性的,它注重釋意的準確性,該理論強調翻譯是交際行為,譯者的任務是傳達信息,而不苛求兩種語言形式的完全對等。[4]
商務英語口譯的過程中,對源語的理解是第一步,也最為重要。釋義理論認為源語理解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語言知識;二是語言外知識。正確理解源語是順利完成翻譯的基礎。對源語的徹底理解需要涉及許多方面,以及對詞語、句子乃至篇章內在關系的把握。另外,對源語句子結構的正確認識有助于轉換語言形式。
下面舉例說明:例 1:I read all the anti-trade literature I could get my hands on.Yet throughout it all,not once did I hear a logical, never mind reasonable,case against free trade.譯語:我閱讀了所有能夠找到的反自由貿易宣傳材料,但從頭到尾都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反自由貿易實例,姑且不談它們是否合理。上例中,literature與“文學”無關,是指小冊子之類的印刷品;hear不翻譯為“聽見”,而是“獲得信息”之意;never mind reasonable不直接修飾case,而是一個在句中起狀語作用的插入語。弄清楚這些語言知識、語言外知識以及句式結構,脫離源語語言形式,擺脫形式束縛,才能準確翻譯。
本文主要介紹商務英語用語專業、句法嚴謹、表述規范、慣用長句等語言特點,以及商務英語口譯獨有的特點,如專業性、信息精確性、高度互動性、文化轉換性等。了解了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商務英語口譯的特點,才能順利地完成商務英語口譯過程,才能在實務中運用得當。
[1][2]朱慧.商務英語口譯特點及教學訓練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9:213-82.
[3]高素芳.釋義派理論指導下的記者招待會口譯策略淺析[J].文學界,2010,10:130-131.
[4]周仕寶.脫離源語外殼的商務英語口譯技能訓練[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5,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