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浙江省公安廳,浙江 杭州 310009)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入闡釋了事關政法工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的方向目標、地位作用、主要任務和根本遵循,體現了黨中央對世情、國情、黨情和政法工作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統領政法工作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警衛工作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警衛部門作為政法戰線保衛警衛對象絕對安全的特殊隊伍,必須把學習好、理解深、消化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政法工作、對警衛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上來,統一到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這一強軍目標上來,不斷強化政治定力、責任擔當,不斷提高履行使命、確保安全的能力,這是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警衛工作科學發展的核心要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穩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全黨同志要牢記在心。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現在我們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是十分嚴峻的,我們不能埋頭于具體工作而忘記了面臨的政治風險、面對的政治較量,否則就會犯下歷史性錯誤。警衛工作發展到今天,形勢和任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正確把握形勢任務,對做好警衛工作至關重要。從外部形勢看,浙江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發之地,各類社會矛盾暴露較早,社會基本格局仍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刑事犯罪高發期、對敵斗爭復雜期,浙江又是全國反恐重點省份之一,隨著暴恐人員從新疆溢出,浙江極有可能由過去恐怖組織的資金籌集地變為直接實施地,警衛工作面臨的安全形勢更為復雜嚴峻。從任務發展看,由于浙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較快,來浙的警衛對象較多,特別是近三年浙江重要會議、重大活動持續增長,如太湖文化論壇、走進中國“美麗鄉村”活動、“楓橋經驗”紀念大會、APEC 寧波高官會等,有的重要會議有多批警衛對象同時參加,警衛部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內賓、外賓、重要會議、重大活動警衛勤務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個性化,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警衛工作由幕后走向了臺前,與其他公安警種一樣,接受社會各界的評價,尤其是內賓警衛工作越來越趨向于“平民化”,這對警衛工作如何實現安全保衛與政治保衛、警衛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自身建設看,對照時代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要求,警衛隊伍專業化水平還不夠高,基礎工作還不夠精細、覆蓋面不夠廣,系統集成和資源配置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任務發展,信息化水平和裝備建設還不能完全滿足遂行勤務作戰的需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新挑戰,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思想準備做好警衛工作,增強警衛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和主動性;善于運用創新思維,以改革精神攻堅克難,推動警衛工作新發展。
浙江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過的地方,所有工作應當走在前列、做得更好,警衛工作也不例外。一是要堅持高站位思考。面對新時期警衛工作內涵與外延發生深刻變化的實際,必須把警衛工作放在改革發展穩步的大局下來謀劃,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針,深化對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主要任務的認識,緊緊圍繞公安部、警衛局和省公安廳黨委提出的警衛工作目標任務,緊密結合浙江警衛工作特點,認真謀劃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警衛工作發展思路,切實肩負起警衛工作職責使命。二是要堅持高起點謀劃。要堅持以警衛安全為核心,以警衛執勤為中心,以構建“安全和諧”警衛工作為目標,以落實《浙江省公安警衛工作發展“十二五”規劃》為抓手,始終堅持系統建設、整體推進、科學發展的要求,始終堅持“隊伍建設專業化、基礎工作規范化、勤務作戰系統化、后勤保障標準化”的路徑,始終堅持“做優省級、做強市級、做實縣級警衛工作”的思路,不斷完善覆蓋警衛工作各領域的制度規范體系和現代勤務機制,確保浙江警衛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三是要堅持高標準推進。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浙江警衛工作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落實到每一項警衛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具體實踐之中,著力在警衛工作精細化、精準化上嚴要求,在夯實基層基礎建設上求深化,在構建現代勤務運行機制上出實招,在提升警衛隊伍專業化上下功夫,在加強和改進警衛工作上見成效,努力推動全省警衛工作科學發展。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關鍵是要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結合浙江實際,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重點要著眼警衛工作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以新的歷史使命為牽引,忠誠履職,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以更加振奮的狀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扎實推進隊伍建設專業化、基礎工作規范化、勤務作戰系統化、后勤保障標準化“四化”戰略。“四化”戰略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必須用現代系統論的思維方法,系統推進、統籌推進、整體推進,從而實現警衛工作科學發展。
(一)隊伍建設專業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是立警之本,是黨對警衛隊伍絕對領導的必然要求。必須牢牢把握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以政治建警為核心,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始終筑牢隊伍堅定的政治信仰,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堅持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忠誠奉獻、責任榮譽”公安警衛精神凝聚警心,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融入血脈,化為靈魂。隊伍建設專業化是警衛工作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著眼警衛工作專業特點和實戰要求,堅持用系統化的理念,建立健全適應形勢任務需要的人才引進、選拔和培養機制,造就一支涵蓋勤務作戰、思想政治、后勤裝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培育安檢、情報、基礎工作等領域精兵,推動地市建立交通警衛、防爆安檢、應急響應等專業力量體系,實現警衛工作人才支撐、科技驅動型的內涵式發展。隊伍建設專業化是履行使命確保安全的根本保證。警衛人員是確保警衛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具備過硬的能力素質才能在關鍵時刻“一招制敵”。必須立足實戰、培育專長,完善警衛教育訓練體系,明確省市縣三級警衛教育培訓主體,積極研究和探索符合現代勤務特點的教育訓練工作機制,強化常態化演練,不斷提升警衛人員快速反應、勇于犧牲等職業素養;要堅持與警察院校加強校局合作,依托其專業化的科研、教學和場地設施資源,加強警衛工作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積極轉變警衛隊伍核心戰斗力生成模式。
(二)基礎工作規范化。基礎工作規范化是固警之基,警衛工作“三分戰時、七分平時”。基礎工作規范化是確保安全的基石,就是遵循基礎工作經常性、普遍性、統籌性的規律和特點,加強警衛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用規范化的標準、信息化的手段和機制對“人、事、地、物、情”等要素進行動態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要義就是要在準確掌握有關情況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警衛工作方案預案,強化危險評估,為警衛任務的正確部署、果斷指揮、科學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直接的依據。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路徑就是既要堅持傳承性,發揮警衛傳統陣地建設的優勢,明確專門人員,建立專門機制,拓展基礎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又要堅持創新性,利用現代科技,增加基礎工作科技含量,建立“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的工作模式。基礎工作規范化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堅持走群眾路線,注重“大公安”資源的整合與統籌,積極構建“大警衛”格局,使基礎工作更加貼近實際、服務實戰。
(三)勤務作戰系統化。勤務作戰系統化是興警之要,就是要按照“系統集成、科學管控、精準防衛”的現代勤務作戰要求,把勤務所需的作戰單元、作戰力量、作戰要素融合成互相聯系、互相依存、協調一致的作戰系統,發揮綜合作戰效能,提高勤務作戰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進而為警衛工作按照“守正出奇”的作戰觀點,實現“大隱隱于市”的目標提供可能;為警衛工作提高威懾力,擠壓暴恐威脅空間,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提供可能。勤務作戰系統化,必須把構建點、線、面一體化防范機制作為主要手段,在強化核心區防衛的同時,更加注重多部門聯動、多警種協同,更加注重以面保點、以面保線,實現勤務作戰思想從“諸要素協同”向“全要素集成”轉變。必須把推進組勤模塊化作為重點,按照積木原理,對勤務作戰單元進行模塊化編組和集成,強化模塊內部和模塊之間協同配合,實現勤務作戰模式從“單兵式、拼湊式”向“模塊化、集約化”轉變,不斷提升勤務質量和水平,提高警衛工作科學性和系統性。必須把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勤務運行機制作為核心,借助一切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支撐和服務警衛實戰,實現勤務作戰樣式從偏重警力投放的“粗放式”向注重系統控制的“精細化、精準化”方向轉變;要牢固樹立“情報主導勤務”的理念,拓展情報信息獲取渠道,完善情報信息分析研判體系,健全情報工作運行機制,著力提升勤務作戰準確預警、精確防衛的能力;要遵循“扁平化”的指揮原則,加強勤務指揮保障體系建設,全時空、全過程、全方位支撐和保障勤務,實現勤務作戰既能“按計劃組織指揮”,又能“即時可變實時指揮”。
(四)后勤保障標準化。后勤保障標準化是強警之道,就是用標準化的體系、流程和機制,系統推進警衛后勤保障各項建設,是后勤保障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尤其是裝備標準化建設,作為警衛戰斗力的重要構成因素,必須堅持實戰引領的原則,著眼現代警衛執勤以及防范、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需要,立足省、市、縣三級警衛工作的職能和需求,積極探索完善警衛裝備配備標準體系;必須立足長效保障的目標,深入研究實施保障的形式和方法,把警衛裝備建設納入公安裝備整體發展規劃,完善裝備資源共享機制,提高裝備保障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精確度;必須遵循人裝結合的理念,加強裝備的配發使用和合成訓練,強化裝備實戰效能,提高警衛人員使用裝備、駕馭裝備的能力,提升綜合作戰素養,催生警衛核心戰斗力,適應未來警衛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