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燕燕 王華欣
工程造價專業是教育部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增設的新興專業,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工程造價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熟悉有關產業的經濟政策和法規;具備從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編寫各類工程造價經濟文件等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夠在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建設單位、建筑施工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造價等相關工作。培養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是當前專業建設所面臨的一個主要課題。因此,我院課程建設與改革始終定位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照工程造價人員必須掌握的重要專業知識設置課程內容。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以及“打夠基礎,突出實踐,重視創新,突出特色,提高素質,促進就業”的教改思路,使學生拿到畢業證的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
1.課程在進行了多次企業人才需求基本情況的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認真進行了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將課程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重新編排,按照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思路,科學設計學習任務,認真選取了教學內容。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結合。教學內容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精講多練,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將最新、最適用的造價知識引入教學內容,及時反映工程造價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始終站在學科的最前沿。課程以編制真實項目的工程造價為載體,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要求,將課程放在教室、實訓室、施工現場、裝飾材料市場等場所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主要采用啟發討論、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和施工現場觀摩、模擬真實工作情境等多種教學模式;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際完成編制工程項目造價,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該項技能,獲得實際工作經驗,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
2.我國在建設行業中實行執業資格準入制,即進入行業必須要有相應的執業資格,持證上崗。造價主管部門定期組織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因此,工程造價課程按照造價員工作程序設置課程內容,課程教學融入職業技能考試,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依據工程造價專業對崗位工作的要求,總結出學生在上崗前應該通過的職業技能考試,采用“一項二線”的設計思路,即一個項目的工程總造價,用兩條線路確定:第一條線是技術文件算“量”,第二條線是經濟文件(計價定額等)算“價”。采用“一項二線”的設計思路,把兩條線路分成若干個任務,分層教學。通過理論與實訓的結合,完成造價員崗位實訓操作。教學內容融入了造價員考試大綱和考試內容,通過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學生最終能夠順利通過職業技能考試,完全能滿足雙證需要。
1.課題組建立工程造價精品課程網站,網站使用方便、內容生動、媒體多樣,增加工程案例庫與動畫教學課件,通過網絡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模擬真實工作情境。學生下課后,可以方便地查閱電子教材、教案、教學錄像資料和相關資源,還可以進行網上測試和網上互動、答疑等教學活動,可以通過網絡鞏固和加深知識點。
2.優質教學資源上網共享,網絡連接暢通,學生登陸便捷。為學生提供開放式自主學習的環境,課程組為課程的教學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多元立體教學資源,在網上發布師資信息、教學大綱、教學安排、教師教案、練習題庫、實踐教學、教學錄像、電子課件課程資料及作業等信息,學生可以在圖書館、學生宿舍通過網絡了解本課程的一些基本情況和查閱課程教學大綱、實訓教學內容、模擬試題等相關資料;利用網絡進行“在線學習”、“在線作業”、“在線測試”、“在線答疑”。實現與學生定期開展網上討論交流、測驗、學習跟蹤等,學生可以輕松地通過網站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懂的可以在網上留言,課題組教師會在網上及時解答,最大限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平臺。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大大促進了師生互動,促進主動式、協作式、研究性學習,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能力。
教材的設計緊密關注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使教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絕不教學生過時的、陳舊的理論和方法。依托實際工程,編寫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融匯貫通的教材。2013年國家頒布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我國工程造價計價政策發生歷史性變革,教材也要發生根本性變化,在編寫中,一方面要考慮專業技能知識的系統性,另一方面,要兼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與實訓、圖紙資料做到有機融合。在教學過程中,配合政策變化調整教學內容,本書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吸取傳統教材優點,充分考慮高職就業實際,引入大量工程實例說明知識點的應用,以模塊教學、任務導向的思路編寫。內容實用具體、可操作性強,文字精練、重點突出、圖文并茂,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與自學。本書分為若干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均附有學習目標、技能目標。每個學習情境下設若干個學習任務。每個任務均附有任務引入、任務分析、知識鏈接、知識回顧及形式各異的思考與討論和綜合性實訓題目,達到學、練同步的目的。課題組組織工程案例資料、教學參考書、教學輔導材料。并形成多元化立體式資料,創新教學資源,形成網上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1.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鼓勵課程組的教師繼續學習深造,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鼓勵青年教師攻讀更高一級學位,同時提供到企業和外校交流的機會,讓新教師走出學校,到企業和其他院校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教學方法。要求每個教師定期到企業去工作,并形成制度,全面接觸企業的最新知識,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以老帶青發揮傳幫帶作用,在這個梯隊和團隊中,安排相應擁有高級職稱、經驗豐富的教師從教學和科研上進行傳幫帶,對每一個新教師進行從授課計劃、作業批改、考核方法到實踐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均給予指導。在授課的同時,讓青年教師旁聽,課后進行交流,解答教師們提出的問題;另外,青年教師講課時,老教師去旁聽,肯定青年教師優點的同時指出不足,讓青年教師得以更快進步。
1.進一步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專業應用能力為目標,建設工程造價仿真實訓室,模擬真實職業環境。加強現場模擬教學的組織與設計,提供一個與實際職業崗位相貼近的技能訓練空間,從而縮短崗位適應期。
2.進一步開發校外實訓基地及實訓項目,拓展實訓基地,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發揮設備優勢、人才優勢,及時把行業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反饋到學校,把實際項目帶入課堂,通過小組形式,師生共同完成,以此帶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工程造價專業按照工程造價人員必須掌握的重要專業知識設置課程內容。工程造價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參照企業考核標準,構建與國家造價員職業資格證相融通的以“知識、能力、素質、道德”四位一體的學生成績考核評價體系。課程內容緊跟學科前沿,動態反映國家和行業標準與規范的變化,內容全面,涉及到建設工程全過程的工程造價內容。培養懂技術、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造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