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張士忠 周洪偉
多年來,我校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生產第一線,在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功能不斷拓展的同時,通過實行項目教學,積極推進并不斷深化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顯著提高。在實現由外延向內涵發展轉變的奮斗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為地方經濟的振興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新貢獻。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為滿足學生就業需求,數控專業的實踐教學以培養企業、行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為基本目標,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人才培養目標是數控專業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多年來,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往往耗費了大量時間研究學科體系和教學策略,很少研究企業崗位人才標準和要求,高耗低效成為實踐教學的痼疾。為肩負起培養社會和企業急需人才的重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近年來我們從更新教師觀念入手,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作為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努力改變傳統的人才觀,改變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偏離,改變教與學脫節,學與用背離的做法,從而擺脫教學中就書本講書本耗時多、效果差,學生畢業不能頂崗不能就業的困境。我們采取了“走出去”和“請進來”與企業雙向交流的做法,通過請企業師傅到學校為專業教師上課、組織教師定期深入企業調研、開展專題討論等多種形式,讓教師感受企業文化,感知企業工作流程;引導教師站在企業用人的角度,明確崗位標準,熟悉崗位技能,體驗崗位情景,從中找出學校所教與企業所用之間存在的偏差,促使教師在思想上轉變教育觀念,在行動上真正由知識的傳播者向能力的培養者靠近。
目前,我專業結合不同教育培訓類別的特點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滿足了學生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及下崗再就業培訓等不同培養方向的需求。
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和崗位標準的有機結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從理論系統性為目標的課程,轉變為以實踐的系統性為目標的技能課程的根本。抓住這個結合點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改革就會有的放矢,就能較好地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并為解決“怎么教”這一教學改革的根本問題提供先決條件,從而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創新。
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解決好“教什么”的問題,是實行項目教學的基礎。對于教學內容即現成的教材,作為實踐課教師一味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是不可取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企業崗位最需要的東西教給學生,教師就應有“審慎、參考”的態度,理解和把握企業崗位所需與教材內容的結合點,確定項目教學任務,提高實踐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研發中,教師充分聽取企業及同行的建議,對項目進行教學化處理并不斷加以充實和完善。編制出各學科實踐課課題、項目教學實訓教材或講義。做到了目標明確、任務具體,為培養適應生產工作崗位需求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內容確定后,“教什么”已經明確,但這只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奠定了基礎,而“怎么教”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教學作為一種課程實施形式,要求教師必須由過去的“供給驅動”努力向“需求驅動”轉變。為此,我們組織專業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實踐。
首先是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探索,根據實訓條件及專業特點,分別采取大課堂與小課堂相結合、校內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的形式,突出專業核心知識講授與基本技能的訓練。
第二是專業的課堂教學采用了項目教學探究加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更新。老師邊授課邊示范,學生邊學習邊操作,課堂上多設疑,讓學生多思考、多做、多討論,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原則和學生主體性與教師指導性的辯證統一。采用的“做中教、做中學”的方式,融教、學、做于一體,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
第三是深入校內外實習基地生產實踐,實現專業實踐課教學內容與企業的技術需求“零距離”對接。使生產和教學緊密結合,學生在工作實踐中“學”,教師在工作實踐中“教”,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迅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搞好實踐教學改革實施項目教學的關鍵點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幾年來,專業部內采取集體培訓與教師自修結合,骨干幫帶與外聘技師傳授結合和送出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與校本培訓結合的“三個結合”的方式進行。首先做到了制度上有保障,把培訓納入本專業師資隊伍的長、短期建設規劃,每學年培訓學時不少于40學時,并實現了常態化;其次是形式多樣,采取典型引路、骨干培訓、項目開發等形式進行全員培訓,并堅持利用校本培訓,讓參加過省級、國家級培訓的教師匯報培訓成果,教師交流新理念、新教法和新收獲,目前,數控專業部現已形成一支由省教學名師、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為領銜,15名“雙師型”教師為中堅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項目教學改革的實效如何、成功與否,這是我們實踐教學改革關注的焦點,而考核評價是其檢驗的標尺,它必須與教改相配相應。在實施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積極進行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線的能力評價體系,既重視學生技能形成的終結成果,更注重專業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即時效果檢測反饋,及時地進行考查考核。
一是抓過程,做到知識技能項項考。我們改革了實踐教學期中、期末階段考試的模式,各科編制和實施了《單項技能過關考核標準》和《技能教學實訓目標管理評價辦法》,采用以項目為周期的形成性考試辦法,強化每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達標情況的監測管理。
二是把終端,確保實踐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專業部主任、教務主任是教學質量管理的主要責任人。期中、期末他們依據教師實習項目教學方案,進行質量抽測和分析。提出加強和改進的意見建議,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項目教學的實施,促進了實踐課教學水平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幾年來,學生參加省數控技能大賽獲得競賽一等獎五次,二等獎十次,三等獎七次,今年王博同學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國家教育部在天津舉辦的全國中職學生數控車工技能大賽,獲得三等獎,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經大賽歷練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