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異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的教育方式雖然經過素質教育改革、新課程施行等一系列努力,現今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以及“填鴨式”教學方法在當今時代的殘留,造成的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打擊;第二,是很多教學實踐雖然進行了大范圍深層次的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進,但是由于缺乏理論支撐或者缺失實踐經驗,并不適和學生實際的心理需求。無論是哪一種模式,表現在學生身上就是對教育體制、教育者、教育環境、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或者教育策略等方面的回避甚至抵制,總體來講,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阻抗特征,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并在教學過程中予以改善,無論是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是學生個人的個性解放、全面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從國內對于該問題的研究情況來講,進行深入的、全面的、能夠反映客觀事實的研究,能夠彌補國內研究的缺憾。目前,我國學界對于學生阻抗心理的研究總體來看存在較大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即心理輔導和治療領域內涉及較多,而在教育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經調查,心理學領域已經制作了數十個量表以對中學生接受教育過程中的阻抗問題進行研究,于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界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來說系統科學的量表,這一現象對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研究中學生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阻抗意義重大,選用合適的調查方法,是保證研究結果正確客觀、有效實用的前提。問卷調查作為目前社會學研究方法中的主要方法,能夠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并通過科學合理的編制方法,可以實現社會學研究的量化處理,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研究結果的客觀公正。本次研究設計的問卷答題包含兩個內容,一是選擇題式的正式問卷內容和半開放式的輔助問卷訪談。
主體問卷的設計是整個問卷中的關鍵內容,在進行問題的設計以及評分標準的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和可操作性。在對我市5所小學進行課堂參與形式的觀察以及和學生交談中了解的信息的基礎上,設計了涵蓋20個問題的主體問卷內容。這20個問題分別是:(1)班主任交付的任務,我會盡力找理由開脫。(2)和班主任進行語言或其他形式的對抗,讓我感覺很得意。(3)在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時,我根本不在乎。(4)班主任教育我的時候,我總是據理力爭。(5)知道班主任要教育我,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甚至是故意拖延時間。(6)班主任教育我時,我會有較為敷衍的話語如“嗯,知道了”“好的”等應對。(7)班主任教育我時,心理想頂撞,但我會保持沉默。(8)通過岔開話題等方法來回避班主任的教訓。(9)面對班主任的教訓和思想灌輸,我常常感覺話不投機,沒有收到理解和尊重。(10)當班主任給我指點一些具體問題時,我會做出肯定的回應,但是其實我并不理解。(11)班主任講話時,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12)走出班主任辦公室,我就會馬上把班主任說的話給忘了。(13)我會盡量配合班主任的教訓,多數時候是裝著在聽。(14)對于我感覺說話腔調奇怪的班主任,我會非常反感,特別是有官腔的班主任。(15)別人認為公平公正的班主任更容易說服我。(16)我希望班主任能夠就事不就人地處理問題。(17)非常厭惡不能以身作則的班主任。(18)最討厭批評人,不問清事情發生經過的班主任。(19)平時在教學中知識淵博的教師,我更愿意信服。(20)如果教師是能充分尊重我和理解我,我非常愿意配合他們的工作。
輔助性問題主要是能夠充分展示學生的想法,進一步挖掘發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問題有:(1)請學生選擇或者自行填寫自己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2)教師的哪些個性特征會對自己學習造成影響;(3)如果你不喜歡教師你會采取什么措施。
問卷的設計是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階段,還需要進科學的論證以及組織有效的力量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從而為中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1]張云清.青少年德育中心理阻抗的成因及矯治[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01).
[2]徐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的心理阻抗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