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阿萍 王光祥
(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山東省昌邑市濰水學校)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具有很高的要求。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正如英語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一語指出了詞匯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們要高度重視詞匯教學,要對傳統死記硬背、機械運用的詞匯教學進行全面改革,要讓學生快樂學習詞匯,真正掌握詞匯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初中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只是枯燥而單一地讓學生進行詞匯的學習,教學過于抽象、枯燥,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難以激起學生內心學習的強大動力,這樣的教學任憑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學生也只是機械應對;而且不符合學習的內在規律,將單詞的音形義分割開來,其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充分利用圖片、實物、簡筆畫、多媒體等直觀事物來進行單詞的講授,既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教學的形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規律,將音形義結合起來,更利于學生真正的掌握。如在學習單詞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強大的綜合分析功能與展示效果,利用圖片、視頻等來向學生形象地展現單詞所代表的實物、情景等。這樣的教學更能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達到集中學生精力與思維的效果,從而使學生以集中的精力專注于所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將單詞的音形義結合起來,避開母語的干擾,在單詞的音形與義間建立直接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理解與掌握單詞。
正如呂叔湘所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將詞語與具體的句子、語境割裂開來的孤立學習,只能是機械地記憶,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唯有將詞匯的學習與具體的句子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帶領學生跨入英語學習的大門,才能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這樣更加利于詞匯的學習,更加利于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而是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將單詞置于具體的句子與語境來學習。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與具體的語境來猜測與學習新單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才能達到對詞匯的靈活運用。尤其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當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也不要讓學生急于查工具書,而是要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猜測詞性與詞義。這樣學生會慢慢地發現詞匯的學習并不難,學生學會了結合語境來學習,那么在運用上自然也會得心應手,這樣更加利于學生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
學生初學單詞所形成的大多是短暫性記憶,幫助學生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久記憶,這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就需要我們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復習并不是無序的、機械盲目的,而是有內在的規律性。根據學生遺忘的特點,我們可以讓學生每天堅持復習昨天所學過的單詞,并根據不同的掌握程度來將這些單詞進行分類,哪些已熟練掌握,哪些還有欠缺,哪些是根本沒有掌握的。根據理解與掌握的程度從最新的知識開始向前復習,這樣就可以科學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