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第四中學)
通過物理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科學素養的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學習方式,努力使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理念和目標落到實處。本文分析了影響中學生科學素養水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原因,同時對培養中學生科學素養進行了一系列的對策研究,為尋求提高中學生科學素養的途徑與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根據目前高中物理課程的設置情況和物理課的教學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近、個個擊破的教學原則,整個高中物理能力培養可分為過渡階段、正常階段、提高階段、完善階段四個階段完成。
1.過渡階段。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由于知識臺階較大,加之一開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運算運動規律、動力學等問題,學生會感到困難重重,束手無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中。教師除按要求培養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簡單應用能力外,要著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剛上高一的同學。自學能力較差,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任務難以落實,可根據課文。每節課給學生適量的閱讀時間,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減少課堂的單調呆板氣氛,可采用啟發、演示、討論等多種方法教學,以調動思維,活躍氣氛,激發興趣;可將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內容通過聽寫方式讓學生記錄,既控制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手腦并用和速記能力;可設置一些課堂作業,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階段。通過第一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應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達到正常學習狀態。這時,教師的重點要放在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實施教學方面來。教師要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在每節課中貫徹落實能力培養目標。通過第二學期和高二學年的教學,全面完成教學大綱中要求的能力培養基本任務,使學生達到學業水平測試的能力要求。
3.提高階段。學業水平測試是水平考試,高考是能力考試。進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學生要參加物理高考,而力學和電學部分又是高考的重點,所以,在選修課教學中,在重點提高力學和電學知識水平的同時,要著重開拓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創新的能力。教師的精力應放在精選習題、優化和組合試題上來,通過高質量的習題和試題,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階段。根據近年來物理高考試題考查知識點多、覆蓋面大、命題新穎、題型多樣化、智能性強等特點,在總復習教學中,教師要確定好復習目標,制定出教學策略,處理好教師與教材、教師和學生、學生和教材之間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則:
基礎知識系統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結構,系統地劃分、歸類和排列基礎知識。
重點知識結構化一抓各部分知識的中心點,將知識以此中心組織起來,形成知識網絡,找出各網絡間物理量的相互關系。
難點知識問題化——以問題解決難點,精編一些含有難點知識的習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識,突破難點知識。
習題結構梯形化一基、中、難一起練,讓學生做適量的習題。提高思路,強化聯系,加深理解。
復習方法多樣化——在研究知識、研究學生、精選習題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好的培養措施,既可達到培養目標,又可省時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為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因人、因材科學地確定學生每一能力的培養措施。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啟發、講解、指導、討論等措施,激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地安排習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做實驗,觀察自然現象,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培養其觀察、實驗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對某一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的探討。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斷等思維能力。
各種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教學中自始至終的任務,大到三年的教學,小到每節課,甚至再小到一個概念的建立、一道題的解答,都牽扯到能力培養問題。而每一環節中。又有具體的能力培養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大綱要求。明確每課時中能力培養目標,結合學生情況,認真備課,確定完成方案,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養方案。
通過一個階段的教學,用考試或考查的方法及時檢驗本階段的能力培養結果。著重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試題。盡可能多地覆蓋各知識點中的能力要求內容。可采用個別或部分抽查和全體考查的方法進行檢驗。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又可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對學習和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各種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教學中自始至終的任務,作為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因人、因材科學地確定每一能力的培養措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大綱要求。明確每課時中能力培養目標,結合學生情況,認真備課,確定完成方案,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養方案。
[1]楊為民.談對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測試[J].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05).
[2]張剛.從高考命題談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