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愛
(福建省石獅市湖濱街道長福小學)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學習應辨證統一,突出閱讀訓練方法指導。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低估。必須強調閱讀的個性化,強調培養探究性、創造性閱讀。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我選擇并運用的方法是美麗的童話。
童話具有無窮的魅力。而教育學生的工作也并不是千篇一律、平淡乏味的,尤其是面對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學生。在與小學生的相處中,我總能感受到孩子們的童真、童趣,而自己的工作也因此充滿了更多的樂趣。
我帶的班級有五十位學生,盡管他們的學習有著各自的差異,盡管他們有的漂亮可愛,有的貌不驚人,但相同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一顆誠摯的童心。在我的倡導下,看童話故事成了我們班級同學共同的興趣熱點。
記得二年級開學不久,同學們老是向我告狀:“老師,肖峰在放學路上拿小刀割樹皮,那小樹和我們小學生差不多高,有一個叔叔看見了,告訴他不能刮樹皮,可他就是不聽”“老師,肖峰在校園的草地上,拔開花的小草”。綜合課的閱讀時間之前,我對肖峰說:“孩子,這棵樹的皮被你刮去了,你看,小樹在流淚呢!它感到多痛多傷心啊!你看它跟你差不多高,等它長大成了一棵大樹它還會給你遮陽,讓你在樹下乘涼。漂亮的小鳥在樹上做窩,可愛的小鳥每天唱著歌送你上學。可是,你把它的皮刮去,說不定過些天它就會死了。”肖峰聽了我的話,低下了頭,輕輕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紅著小臉蛋,拿起童話書認真地閱讀起來。巧妙地話語、恰當地比喻,不僅使學生領悟了道理,而且引起了他幼小心靈中真切的情感體驗,這種教育“把小孩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都解放出來”(陶行知語)使學生獲得了自主思考、自我教育的充分的快樂和自由。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用的,為他們今后走向社會、走向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學期開學不久,我決定在班級里開展一次學做家務活動,以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怎樣開展才有效呢?一天我在班上給同學們出了個主意:“我們知道,小兔子是很勤勞的,它都為家長做過哪些家務活呢?”稀里嘩啦,同學們說了一大堆。“你們怎么知道的這么多呀?”“看了童話書,才知道的。”“哎呀,老師沒看過這么多,明天能不能多帶些動物愛勞動的童話書來,讓我們大家一起欣賞?”第二天,同學們真的帶來了各類動物愛勞動的童話書。同學們的閱讀熱情別提多高漲了。有些同學看完后,還大發感慨。我發現大家基本看完了,就說:“這次我們就以實際行動,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我們就搞一個‘讀童話,勤勞的小兔悄悄地行動’的主題活動。”同學們一聽可高興啦!都認為做家務不讓爸爸媽媽知道確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紛紛議論開了:該做哪些家務活?怎樣才能不讓爸爸媽媽發現?……活動在充滿童趣的氣氛中開始了。每天同學們都到小組長那里去登記自己趁父母不在家悄悄做的家務:掃地、擦窗、倒垃圾、洗毛巾、洗襪子,有的還學著淘米做飯呢!我也不斷地鼓勵同學們,要堅持不懈地向勤勞的小動物學習,同時,又悄悄地與家長聯系,向家長說明班級組織開展這項活動的意圖,取得了家長的支持、配合。過了兩個星期,班里舉行了一次:《讀童話,勤勞的小兔悄悄地行動》——三年(2)班主題班會。同學們還制作了童話形象邀請卡,熱情邀請到了部分家長參加。活動中同學們表演了自編的童話劇、做家務的小品、笑話、游戲。現場還進行了疊衣服、剝毛豆、小兔運蘿卜等勞動比賽,請家長當評委,檢驗勞動成果。最后我還為在這次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同學頒發了“勤勞小兔”獎。
以童話引童趣,以童趣引正路。童話故事的功勞在于:在教育“邊緣”的勞動教育課,應該是有趣、快樂、活潑的。讓我們每一個做老師的人,牽著學生稚嫩的手,帶領他們走進童話那美妙又精彩的世界,讓他們在童話的愉悅中感受教育,在童話的愉悅中體會現實生活,盡情地愉悅舒展自己童話般的童年活力。
記得一年級剛接觸這些學生時,班級中的“小皇帝”“小太陽”還真不少,鬧得我這位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既用“家長制”,又習慣于“保姆式”,班級的秩序還是讓我頭痛,可學生們就是不領你的情,個個像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不久,我發現了個現象,只要講故事,特別是童話故事,學生們總是那么齊心,決不落下一個人:要笑一齊笑,悲傷時,全班的小臉都是一式的愁眉苦臉。我的心豁然開朗——《童話》的力量真不能小覷。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循序漸進地、大踏步地向著童話世界邁進:選擇的是插圖多,字數少的童話,以我講為主,同學們認真地聽;久而久之,學生們不滿足于“專聽不說”了,于是,那就你們說,我聽,班級組織的“講童話故事比賽”。雖然粗淺稚嫩,卻趣味純真。這樣的活動令我很長一段時間樂在其中。不久,童話故事中的字數越來越多,這樣“光說不練”也不過癮,于是,就有了寫童話的欲望,看圖寫童話、想象編童話、做一本插頁童話書、還為童話故事寫充滿想象、奇趣的續文。大家互相交流、觀摩。班級中一時好不熱鬧。寫不夠,還要畫。童話中的主角是大家的拿手好戲,《漁夫和金魚》《海的女兒》《白雪公主》《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格林童話》等等。畫好后上墻,“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善意的、嘲諷的笑聲此起彼伏,畫得好的同學居高臨下地“指導”別人,畫得不好的同學,臉紅脖子粗地辯解著。說、寫、畫都用過了,覺得還缺點什么,演一演吧。于是畫出童話人物,剪下,做成頭飾,班隊課上、課間的走廊上、放學后的操場上都成了同學們表演童話劇的天堂。那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未來的話劇明星也許就誕生于他們之中。
孩子們總是喜歡徜徉在童話世界的海洋里,感受著童話人物的喜怒哀樂,在奇妙的童話世界,放飛著奇妙想象的翅膀。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選擇好書,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材施教,采取靈活多樣的閱讀活動方式,讓閱讀變得快樂起來。
[1]胡陵.通過閱讀童話故事提高兒童綜合素質策略探析[J].群文天地,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