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王瑩
(沈陽醫學院外語教學部)
異化一詞來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最初是指某人的財產轉變他人,有轉讓、出賣、受異己力量支配等意思。在哲學和社會學范疇,不同歷史時期的學者對該詞有不同的解釋。馬克思在《1811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到了人同勞動產品、同自己的勞動、同自己的類本質和“他人”之間的異化。弗洛姆在1961年出版的著作《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中,論述了他對于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的看法。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生產雖有巨大發展,物質財富也不再匱乏,但人們生活得并不幸福。人們孤獨、不安、機械化,人們同自己、同他們、同自然日漸分離。
多麗絲·萊辛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從多個層面反映了人的異化現象。在南部非洲,這個各種矛盾充斥著的土地上,人和自己、人和他人都面臨著逐漸異化的可怕結局。正像弗洛姆所說的那樣:“人的歷史就是人不斷發展同時又不斷異化的歷史?!?/p>
在弗洛姆看來異化是一種心理體驗,他說:“在這種體驗方式中,個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說個人在這種體驗中變得使自己疏遠起來,他感覺不到自己就是他個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動的創造者——他只覺得自己的行動及其結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從甚而崇拜他們?!痹诋惢癄顟B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身之外的某種力量,人們喪失了自我意識,喪失了自身的自主性,人已經不再是他應該成為的、潛在的那個樣子,人的存在與人的本質已相分離。在《野草在歌唱》中,我們看到瑪麗從一個有想法,有能力的職業女性變成小說結尾時精神混沌,行為怪異的行尸走肉一樣的可憐女人。她的丈夫迪克·特納也在貧困和絕望的雙重壓力之下,變得無精打采,幾近崩潰?!兑安菰诟璩钒言居醒腥獾姆蚱薅俗兂闪私^望的、困頓的幽靈一樣的存在。他們似乎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幾乎不與除了傭人以外的任何人溝通。迪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家的農場上,“他成天地盤算、計劃、夢想,站在田里看著雇工們干活”。然而,因為不善于經營,又固執己見,農場的情況每況愈下,家庭生活也幾乎淪為和當地的土人一樣赤貧。迪克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變得越來越垂頭喪氣,他漸漸失去了自我意識,已經感覺不到自己是他個人世界的中心。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被成功的希望和擺脫貧困的強烈愿望所擺布。此時,他已經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走向了異化的絕境。妻子瑪麗無法從童年父母婚姻不幸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嫁給了迪克之后,更是重蹈了父母的覆轍。她雖然能力在迪克之上,卻不愿意主動站出來負擔起家庭生活的責任,她生活在過去的陰影中不能自拔,總是把自己的婚姻生活想象得和父母的絕望境地一樣,并最終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一步步走向了滅亡?,旣愖晕乙庾R的喪失是童年不幸的結果,同時和她沒有勇氣擺脫這種困境也有著必然的關系。內心的恐懼和無助使她喪失了自身的自主性,最終我們看到她的存在和她的本質已經完全分離了。
弗洛姆認為,在人際關系領域中,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喪失了那種坦率的、符合人性的特征,而蛻變成了“一種兩個抽象的、兩個活機器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只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和需要而相互利用,資本家利用工人、售貨員利用顧客,每個人都如同一件商品。人與人之間關系異化的例子在《野草在歌唱》中隨處可見,最典型的就是白人與土人之間的關系。受種族優越感驅使的南非白人們從不把當地土人當人。土人們被稱為“機器”、“運輸機”、“狡猾透了的豬”?,旣悘男【驮诟改傅慕虒拢瑥膩聿话淹寥朔旁谘劾?,甚至在結婚之前從來都沒跟土人說過話。她把所有對婚姻不幸和生活不如意的憤怒都撒到干活的土人身上,并且一想到他們居然有自己的思想就氣不打一處來。迪克表面上對土人態度隨和,可是在骨子里也從不把他們當人,土人們只是幫助自己實現致富夢想的必要工具。至于別的農場主和后來要來接管農場的托尼,他們無一不是以自己的白人身份對當地土人頤指氣使、呼來喝去甚至肆意踐踏的。那么白人們之間的關系又是友好的嗎?特納家的近鄰查理表面上對迪克非常關心,總是對經營農場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實質上他頻繁到農場上來的目的是為了探聽農場上的動靜,以備在迪克破產的時候,迅速把他的農場據為己有。在這里,白人社會所宣揚的友愛互助精神早已在利益的驅使之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1]弗洛姆.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
[2]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
[3]多麗絲·萊辛.野草在歌唱[M].一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83.
[4]資本主義下的異化問題[J].哲學譯叢,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