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華 劉 輝 劉劍英
(西安翻譯學院工程技術學院)
新建本科民辦院校師資隊伍力量和結構,相對公立大學來說相當不容樂觀,主要體現為:師資力量薄弱、結構不合理、師資發展不穩定、科研能力較弱。這些是全國所有新建本科民辦院校普遍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的問題。作者在陜西省新建本科民辦院校中調研了10所院校,發現有一大批青年教師是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這些青年教師雖在學歷上不是碩士研究生就是博士研究生,都具有較深厚的任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功底以及較寬廣的專業知識面。但是,這些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生從來沒有接受過教學技能方面的專門訓練。如何在短時期內,全面地、系統地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教育教學規律,遵守教學法則,學會科學有效的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不斷規范化,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是高校新教師走上講臺前必需的、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是新建本科民辦院校引進的新教師,他們對現代化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嚴重缺乏,完全不具備駕馭大學課堂教學的技能。因此,這些新引進的青年教師必須要先經過崗前培訓,使他們能夠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論,掌握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為了保證新建本科民辦院校的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必須建立青年教師導師制,從業務上指導、幫扶青年教師;同時從工作態度、師德形象、教學思想、教學行為、教學技能、教學手段、教學改革及教育創新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全面指導。而實際中往往是指導就是填表,沒有真正落實指導工作,考核時對于軟指標也往往是能過就行。
首先,表現為民辦院校管理者對教學認識的不足,他們一般為前些年非師范專業的留校生逐步走上管理崗位的,在強調“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注重教學改革,強化質量意識”的同時認為教學是軟任務,落實到學校教學管理中是流于形式,而且束不知從何抓起。其次,雖然出臺了一些較為系統規范的本科教學管理制度,但可行性較差,很難在教學實踐中得到認真貫徹。再次,新建本科民辦院校對任課教師的要求相當松,門檻也很低,致使教師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
由于民辦院校在發展初期不能認識科研研究的重要性,科研政策不明朗,激勵措施不得力,大大挫傷高學歷青年教師的積極性。而為了節省開支,民辦院校的教師往往身兼數職,這無疑加大了教師教學的工作量。另外,民辦院校的師資隊伍結構極不合理,高職稱的是其它公辦院校退休下來來民辦院校養老的,由于他們年齡校大從而不愿意帶領青年教師做科學研究,這些都使民辦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無法得以提高。
新建本科民辦院校的青年教師一般是剛剛本科或碩士畢業,他們還是一身書生氣,基本上沒有形成一個高校教師應有的范式,如果是師范類院校畢業生相對來說還好,他們已經接受過專門的教學技能訓練,而若是其他院校畢業的那就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了。非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他們對備課的要求和內容不能深入理解,沒有備課筆記,教案或講義的內容只不過是教材內容的翻版,電子課件也僅僅是教材中條框的簡單羅列,或者照本粘貼,這使得他們表現出責任意識不夠的特點。
作為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職能,這是一個基本要求,但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也是一個個體,他們始終要考慮改革的代價,能沒墨守成規就安于現狀,能得過且過就不求進取,對于新建本科民辦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則是民辦院校的重大事宜,作為相關管理部門和管理者若忽視了這項工作,則會對學校的長遠發展有嚴重的的影響,也不利于高等人才的培養。因此來自管理者的阻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民辦高校在無國家財政撥款、轉移支持、基建專款或貼息貸款的情況下,所有形式的投資最終要通過收取學費給予返還或回報。收取學費是民辦高校經費投資的根本來源。因此,民辦院校沒有更多的經費來投資在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通常民辦高校都是招聘來就立即上講臺為學生授課,這樣很不利于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提高。
目前,民辦院校青年教師絕大數是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在終身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學歷低,不能緊跟高等教育對師資的要求,也難以適應高學歷社會競爭的壓力。但因學校師資為數其少,根本不讓青年教師在職讀研、讀博,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青年教師自我提高學歷層次、教學科研能力提升。
新建本科民辦院校應采取有關措施要穩定教師隊伍,下大力氣改善教師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薪水。努力形成鼓勵廣大青年教師安于教學、熱心教學、積極投入教學的運行機制。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教師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教學,充分調動廣大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對于畢業于非師范院校的青年教師,在走上三尺講臺前,我們新建本科民辦院校就要斥資對新引進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并且要嚴抓,還要加大學時量培訓,讓他們全面地、系統地學習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以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四門課程,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應要求新進青年教師確定自己在專業上的發展方向,根據方向指派相關專業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教授、骨干講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其次,要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思想、教學、科研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全面指導。指導教師要把教學指導、課題研究、科研等項工作融合在一起,注重培養青年教師在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
總之,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和教師自身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務。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社會在變遷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變遷,這種變遷導致價值體系的混亂,必須要適時的引導青年教師價值體系的定位,做稱職的人民教師教學能力一定要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