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周小彥 王科祥
(山東昌邑第一中學)
隨著基礎教育的轉型和各種相應政策的相繼出臺,素質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共識。每一位身處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都在探索,試圖找到一條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新途徑,而身處教育陣線最前沿的班主任們尤為迫切。我們都知道,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不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而且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強大力量。正如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言:“教育每一個學生應面向集體,通過集體再影響、教育每一個學生。”良好的班集體還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在素質教育的模式下“全面發展加特長”是當前發展的方向,良好的班集體恰好是實現這種教育的有利保證。
在舊的模式下,人們的目標就是“升學”。片面追求升學率,束縛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素質教育的框架下,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一旦有了共同奮斗目標,同學們就會對自身所處的集體有一種愛護、保護意識,也就會積極地為其服務。因為只有這樣,個體本身才會在一種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實現自我。因此,在新班級成立不久,我就在班里開展了一項討論,即我們為什么要學習?結果是:為國家也為自己。從這一共同點出發,我和學生們共同制定了“一切為祖國、為班級、也為我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斗”的目標。這種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目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學生本人對自己的前途也有了信心。所以,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為集體服務,把集體真正看成了自己的家。大家團結互助,積極向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共同的奮斗中形成了一個堅強的班集體,使班級各項工作都走在前列,連年獲得好評。
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這一基礎,還要利用堅實的思想來保障工作的順利實施。受經濟大潮影響,一些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工作,或往學校一送撒手不管、或干脆讓孩子輟學經商。面對這種種不為人知不良傾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勢在必行,因此遇到類似的現象,我總是和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孩子通了,再和家長談,幫其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勸其放棄短視的做法。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委會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班級的治理情況。好的班委會可使班級日新月異,孬的班委會則會使班級如一盤散沙。因此,我在組織班委會前,搞了一次民意測驗。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做班級干部的愿望。孩子的上進心應當得到尊重,我在班里大膽采用“競選及輪流機制”。規定每屆班委會任職最長半年,半年改選二分之一,并實行干部考核意見箱,在班級公開記錄班干部的得與失,學期末依個人表現進行換選掉一半。這樣,每個在職的學生干部就有了壓力,絲毫不敢懈怠,始終如一地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另一方面,半年換一半成員既保持了新老交替的穩定性,不至于都是新手,又有機會使更多的學生在班干部的崗位上得到了鍛煉,增長了才干。同時,也迎合了學生的心理,引發了他們極大的熱情。
班級紀律及學習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紀律與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好的紀律可以開創好的學習環境,可保證學習及教學的順利進行,每個學生如果都集中精力學習,班級紀律也就會明顯改善。我的做法是:與學生共同研究,最終確立了點—線—面網絡式管理方式。即同桌為點:同桌間在學習上、紀律上有責任和義務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小組為線:設小組長(主要由團員干部擔任)統一活動,小組長有責任領導本組組員共同學習、共同完成各項工作,是學習小組也是紀律小組 ,全班按座次可分為四組,男女混編,這樣有利于增進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可增進彼此了解。全班為面:設值日班長。每日兩人,一查紀律、一查衛生,各司其職,專項檢查。這樣既減輕了班委會的工作壓力,又為同學創造了鍛煉機會。同時在班里設立檢查日志,在各小組間展開競爭,好的表揚,差的批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
這一系列做法,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學生學習和紀律的進步。以我們班為例,實行上述做法后,學生的紀律狀況明顯好轉,因為誰也不愿落在別人的后面。紀律好了,成績自然也就上來了,給任課教師同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多次測試中,我們班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青少年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有理想,渴望獨立與自由,富有浪漫性和創造性。對于這些,班主任應因勢利導,鼓勵他們的新思維,萬不可以一棍子打死,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自尊心。那樣,只能使他們變得迷茫或一蹶不振。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盡師長之義務,與他們共同撰寫課余生活計劃,只要不過分,當大力支持并與他們共同活動,諸如開展一些籃球比賽,歌詠比賽、名曲欣賞及野外踏青等,也可成立類似的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文體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且有機地實現了課堂學習理論與課外實踐相結合,鞏固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師生間的及同學間的友誼、增進彼此感情,更主要的是可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當然,對于班集體的管理,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做法各異,看法也不同。但我覺得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前提下,多給學生一份民主自由,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鍛煉,少給他們一點束縛和枷鎖,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