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芳 王晶杰 趙偉濤
(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實驗教學,要以實驗為契機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探究動機,讓學生在實驗中構建知識、形成技能,在實驗中進行探究、發現與創造,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化學教學效益,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始動力與內在動機,沒有興趣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個性,抑制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消極情緒,帶來負面影響,而不利于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與教學效果的提高。激發學生興趣,這在任何形勢下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我們都知道化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枯燥性,采用教師講述的方式無疑會使原本抽象深奧的化學知識更具枯燥性與沉悶性,整個教學氛圍枯燥無味,而無法激起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教學效果的提高自然會受影響。而實驗具有相對的可操作性,鮮明的實驗現象與結果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最佳情境之中,讓學生在實驗中來進行學習,這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學習行為也更積極,從而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如物質的顏色、氣味等無法想象,微觀粒子的運動無法直接感知,傳統教學采用機械記憶,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采用實驗教學,將這些知識寓于鮮明直觀的實驗之中,這樣的教學更具趣味性與形象性,更能激起學生內心深埋著的求知的種子,使學生產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現代教學所提倡的重要學習方法,這是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機械灌輸式教學相對而提出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集中體現。在教學中我們要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與教師一起成立學習共同體,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積極探究,實現教與學的統一,構建互動教學,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課堂真正的主人。實驗可以為師生的共同參與、互動探究提供平臺。我們除了要做好驗證性實驗,還要將教學與實際聯系起來,對教材上的探究性實驗進行科學調整,以為學生設計出更多的探究性實驗,讓學生聯系生活、結合所學全程參與到探究性實驗中來,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不是死用知識、機械地解決問題的固守者,而是掌握方法、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創新者。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是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思維的培養與動手操作有著直接的聯系,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為思維的工具和鏡子。”實驗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思考性,這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與條件來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自己來制訂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器材、收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將動手與動腦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動腦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