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斯
(浙江省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團)
識字、寫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習就是從識字開始的。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之成為真正符合學生實際學情的課程資源。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小學生的記憶存在記得快、記得牢的特性,只要抓好第一次生字出現的教學契機,培養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就能在生字教學中初見成效。
小學生本身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活潑好動。而猜字謎的方法,最能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從字謎中抓住生字的特點,從而牢記住字形。如教學“糧”字時,“食物中米最良,沒有它,餓斷腸。”“緊”字,兩豎加個又,絞絲在下頭,人胖衣裳小,穿上啥感受。“強”雖是張弓,無力拉不動,如果拉彎弓,體壯力無窮。對于那些復雜難寫的字更是明顯有效:“藏”字筆畫繁瑣,上面草字頭,表示隱匿的意思。下面“爿”字表示床的豎形。于是,我編了“一臣被追殺,兵戈身后扎;躲進草叢里,鉆入床底下。”把一個字的各個部分串入字謎中,不會有任何遺漏。還有“爽”字,一個大字高又高,四個XX跨在腰。待人接物很大度,也指秋來天氣好。一方面,就像這樣教授了字形;另一方面,又把字的含義表達出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形近字的教學是生字教學中最難的,因為相似,所以誤用率很高。而順口溜正是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獨特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它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在區分具有相同聲旁字時,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如在教學“燥、噪、躁、操”四字時,根據他們的不同含義,教大家一個順口溜:秋天干燥容易起火;開口唱歌嗓子甜美;辦事急躁不停跺腳;伸直手臂做好早操。又如,“辨、辮、瓣、辯”:絞絲中間是辮子,瓜字中間是花瓣,言字中間愛辯論,兩豎中間愛分辨。這樣的教學顯得輕松愉快,也能使學生思維活躍,參與積極。
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以激發識字興趣。給天性愛表現的兒童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源源不絕。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詞方式:個人展示讀字、領讀等方式,讓學生參與性更強,且對讀音有特點的字詞加深記憶度。采取多種形式的寫字方式:書空、范寫、賽寫等方式,把字寫端正,及時發現錯誤并糾正。把錯誤扼殺在搖籃中,從而提高識字寫字的效率。
不同類型的字,應引導孩子運用不同的識字的方法去認識事物,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技巧,從而更好地體驗和創造識字的樂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新知。
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我注意讓學生收集漢字的常見部件,并且進行“按部件歸類”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震”和“振”都是形聲字,震字從“雨”,雨天多雷,意為迅雷。“振”提手旁,表人用手揮動東西,重在揮動、振奮之意。又如“考察”和“考查”,“察”的上半部是寶蓋頭,意為房屋,下面的“祭”意為供奉祭拜,“考察”可記為對未形成結論的事實進行觀察考證后得出結論;而“查”是檢查核實之意,是對先有結論進行校對衡量。在學習新字的同時,對相近的字也有所了解,努力做到學一個字,懂一個字,拓展一個字。
新課標要求小學中段的學生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而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重要有效辦法。“查字典”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查字典不但能夠早日讓學生獨立閱讀,還可以復習鞏固拼音,因為學習音序查字法基本與認讀拼音是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學生是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取得了拼音與查字典學習效果的是引導探究識字。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是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情感,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自主探究識字。三上園地中有一個“我的發現”——“肩膀、手臂、胸膛、腹部、腸胃、脊背”,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都有“月”字旁,說明與人體器官或身體部位有關。這個發現就告訴我們相同的部首具有相似的內在含義,在掌握這一點后,我們可以舉一反三,根據生字的部首來猜測它的意思。如“按、捆、擺”這幾個字都有提手旁,說明與手或手部動作有關。“菠蘿、花、草、荷”都有草字頭,說明和植物有關。“喇叭、哨、號、吵”都有“口”字旁,說明與嘴巴有關。像這樣的聯系還有很多,掌握了這一點對我們判斷生字的大致意思就有了很大的幫助。孩子們也能夠通過自主的探究與發現,收獲快樂,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學習興趣也自然更佳,識字效果也會有明顯提升。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