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謝琦
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相較于其他國家是粗放的。一些企業存在經濟管理工作不完善、相關制度不健全、內部組織松散、經濟增長觀念落伍等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想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就需增大管理效率,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生產中不必要的成本,發展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同時,當今嚴峻的經濟環境也對人們及時改變的經濟增長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現代企業管理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將經濟利益擴展到最大,但對企業整體發展狀況評估,不僅僅包括經濟收益,還包括在社會經濟體制下,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工作的同時社會效益的實現。這樣才能夠在整體上推動企業發展。目前企業內部結構中都具有經濟管理部門,在此部門中應具有多樣化的人才。但往往由于傳統經濟管理的模式化運行,導致各個部門間不能夠有效溝通,特別是在責任事故發生之后,工作人員彼此相互推脫,這種問題的出現主要在于管理責任劃分不具體。
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在陳舊思想的影響下,在企業管理工作中選用粗放式的模式是比較正常的。但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深入及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企業經濟管理也應作出調整,及時轉變傳統的陳舊觀念,創新管理模式。
在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將觀念科學化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工作時,常會忽略管理觀念的創新性,對自身觀念的轉變不重視,因此不能夠建立一種戰略管理模式,進而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的發展。
隨著現代企業發展的不斷深入,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顯露出來。其問題主要包括在實施過程中的操作及監管,而且針對企業的實際狀況并不能采用全部經濟管理制度。通常企業經濟發展要遠遠超過制度的更新狀態,當制度不能夠順應發展時,會制約企業整體發展。
現在一些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過于傳統化、形式化、簡單化,定位控制水平較低,很難形成利于發展的控制體系。在變化多端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企業管理者并不具有危機意識,未能夠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現代化。甚至有些企業的成本控制方法用財務審計方法來替代,雖然有效防止了資金浪費情況,但僅采用財務管理模式去進行經濟管理能夠控制的范圍是有限的,由于企業內部缺乏管理控制體系,就容易導致企業發生重大的資產損失。
一些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力度不夠大,導致工作人員松散,當有經驗、業務量較多的老員工下崗之后,新員工不能夠立即適應工作氛圍,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工作進度。因此,員工的工作能力不僅要在工作中提升,也要接受專業培訓。尤其針對經濟管理人員,應加大專業培訓力度,綜合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
將企業的組織結構整體優化,可有效促進企業發展。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不斷進行完善,合理整頓企業內部資源,成立完全適應市場變化的內部組織結構,建立明確職責、層次清晰完善的管理體系,才能使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1)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相關階層權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經營管理、經營決策。通過集中式的管理能夠使企業系統、高效運行。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制衡體制,成立協調發展、各負其責、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治理結構。
(2)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企業體制機制,建立鼓勵自主創新體制,將企業發展空間進行擴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創建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化,控制運行成本。使人力、物力達到最優配置,增強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效率,促進形成專業化管理。
(3)改變粗放式發展方式,逐漸轉變為科學發展模式,將經濟進行合理布局,增強企業的經濟影響能力。成立一支高效、生產力強的隊伍,減縮管理鏈條。在現場控制作業過程中,實現生產指揮的程序化,增強企業中各個階層的協調與溝通,實現管理的精細化。
創新制度體系與企業軟件創設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企業的發展壯大與成功都離不開一套科學、嚴密、規范的管理制度。通過增強建設企業內部機制,成立企業責任追究制度與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立企業財務監管預警體系,提高對企業現金流的控制與管理,綜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建立完善的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建立個人收入、崗位職責并結合企業效益,且與勞動力市場相聯分配調控的機制,形成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員工擇優錄取,績效與收入相掛鉤的機理約束機制。
在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經濟體系的創新與發展是關鍵,怎樣才能夠創新內部管理,建立企業內部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管理的創新發展。包括以下幾點:
(1)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未來企業所需要的。可根據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對市場環境的外部因素進行整體分析,可有利于積極總結企業發展的新思想。在企業深化改革的同時,制定科學發展戰略,確立企業發展目標,實現企業經濟的整體控制、合理規劃、協調與激勵的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方式。對企業內部運作方式不斷創新,綜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其一直處于優越地位,整體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2)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根據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考核辦法及崗位職責等,成立規范管理、考核嚴格的工作機制。整體上實現績效評價考核辦法,并需設置專人、專項考核作業,還可進行綜合評比考核,最終將結果統一通報,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3)明確員工培訓機制。企業可結合自身的發展制定層次不一、形式多樣、遠近結合的員工培訓機制,來順應企業內部管理需求。提高企業經濟發展能力,綜合實施人才開發戰略,成立現代化企業強化人才培養制度。還可采用內部和外部培養相結合的建設模式,著力提高企業經濟管理者的能力,培養一批素質過硬、開拓創新、善于創新的管理人員。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企業正面臨著新挑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中網絡及信息的不斷普及。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對信息管理投入的要求更高。需整體上提高信息傳遞,根本上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效益,進而擴展企業內部發展空間。處在這個企業激烈競爭的時代,企業不僅要創新競爭理念,還需要進一步對經濟增長方式進行改善,提高企業經濟收益,在世界大舞臺上綻放光芒。
[1] 李巍.淺析后金融危機時代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改革[J].品牌(理論月刊),2011(05).
[2] 馮雷鳴.企業戰略理論的發展和創新[J].經濟與管理,2003(01).
[3] 李鳳蓮,馬錦生.企業技術創新與營銷的界面管理[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