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靈
(酒泉市肅州區上壩中心小學)
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和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三種策略。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繞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
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趣了。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首先,肯定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為了表現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寫出自己滿意的習作。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把寫作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中外作家歷來強調創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在指導仿寫的同時也注意求創,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
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經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練是關鍵,練說練寫,“練”是幫助學生打開作文之門的金鑰匙。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著不計其數的新鮮事,對此我們要善于做生活筆記。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練說練寫這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作文說的就是真人真事,寫的就是真情實感,但平時學生在寫作文中,有時為了完成任務胡編亂造,或抄襲他人,或無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學生的一紙謊言。指導學生習作時,注意培養學生在練中要養成說真話,寫真事的習慣,這跟培養學生踏踏實實做人至關重要。
在寫作教學中,總要教育學生敢想,并鼓勵學生多想,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多練寫生活筆記,日記,周記,大作文,小作文等,并且將“練”的方式多樣化,使學生們在不斷地“練”中,提高作文水平。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要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努力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1]鐘啟泉.課程改革:新視點與生長點.中國教育學刊,2005,(8).
[2]郝德永.新課程改革中的文化學研究.課程·教材·教法.
[3]吳永軍.新課程學習方式.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