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
(江蘇豐縣宋樓中心小學,江蘇 徐州22173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閱讀中對于文章的鑒賞、改寫、發言對于他們提高思維力具有重要作用。傳統閱讀教學并不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培養,教師的教學也不是啟發式的。教師與學生程式化的一問一答產生的效果與學生創造性、個性化的理解課文產生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合作學習中學生的閱讀方式是開放的,學生的思維在交流中,與他人產生碰撞,其學習收效遠遠大于傳統學習模式。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推理的嚴密性都能得到有效發展,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特長、才華,這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在進行文章講解時,教師首先對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學生不能對文章進行自主的理解、加工,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但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彼此合作,取長補短,有利于彌補小學生閱歷有限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學生的閱讀速度總是遠遠慢于其他學生。究其原因,這些學生除了基礎語文知識薄弱,缺乏閱讀積極性是影響他們閱讀速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證明,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具有明顯的提高作用。這是由于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競爭意識被激發出來,這種意識內化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積極投入閱讀理解,大大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效率。
當今社會,合作意識對于一個人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的人才能稱為合格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恰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以“戰友”的形式進行學習,每個學生的表現都與團隊最后的成績相關,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同時提高了合作意識。
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可以愉快地投入合作學習,教師應該選定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文章,并合理劃分小組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按照一定的規律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通過一系列與閱讀材料有關的游戲拉近組與組、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系,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做準備。例如在進行《文成公主進藏》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辨認少數民族服飾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認出的少數民族最多,哪個組就贏得勝利。這樣的方式讓小組成員之間,組與組之間的親密度增加,激發了學生對少數民族服飾、生活習慣的興趣,對于接下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文成公主進藏意義有很大幫助。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的缺乏讓他們對于一些文章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在進行分組討論前為學生制定適應學生認知能力的目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有話可講”。例如,在進行《難忘的一課》教學時,教師應該首先設置討論問題如“為什么‘我’覺得這是難忘的一課?”,讓每組學生提出獨特的看法,以三個為宜,隨后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比較,看哪個小組的想法更合理,更有說服力。閱讀目標的確立能夠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更有效地進行閱讀。
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給予關注,注意觀察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并且保證自己不過多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但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給予有效指導幫助學生的討論進行下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出現,對學生在討論中提出的觀點認真傾聽,了解學生對于課文的爭論點在哪。對小組中一些不愛合作,內向、靦腆的學生進行鼓勵,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小組討論。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小學生需要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個人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合作意識,鍛煉思維能力。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恰當應用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1]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
[2]謝士忠.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學習(下),2013(10).
[3]李玲.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
[4]馬紅亮.合作學習的內涵、要素和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2003(6).
[5]吳登良,林倩.建立課堂教學中師生合作的新機制[N].教育導報,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