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竹青
在很多發達國家,動漫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文化產業的支柱性產業。在我國,動漫產業已經受到了相關政策的扶持,動漫產業教育及人才培養、動漫產業基地建設、動漫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動漫產業存在的許多問題也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受眾對動畫、漫畫產品需求的不斷擴大,加之國外優秀作品的涌入,我國動漫作品暴露出許多不足,其中廣為詬病的是配音不專業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加強對動漫配音人才的培養,加快配音專業化、職業化進程。
依附于動漫產業的發展,我國動漫配音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繁榮、停滯、復蘇、緩慢發展、迅速崛起五個階段。1957年至1966年,《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問世,動漫配音也隨之興起并繁榮發展。這一時期動漫配音文稿基本上是源于文學作品,是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繼承,獨立性較低。“文革”十年,動漫配音基本上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動漫產業開始復蘇,全國動漫作品生產總量迅速增長,還有大量外國動漫作品不斷引入,動漫配音也隨之復蘇,出現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聲音形象,進而促進了動物形象、人物形象的立體化塑造。如《黑貓警長》中各種小動物形象清新自然而又活靈活現,《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詼諧、幽默而又機智勇敢的形象立體豐富。
90年代后期中國動漫產業整體疲軟,動漫配音的發展也呈現出緩慢發展的趨勢。《美少女戰士》、《天線寶寶》等動漫作品的配音廣受非議。近幾年,我國動漫行業迅速發展,動漫配音開始受到重視,一些明星開始為動漫作品配音。方言配音的動漫作品的出現,是近些年動漫配音的一個創新和突破。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日本動漫配音相比,我國動漫配音還有很大的差距。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接軌世界質量應該先從動漫配音人才的培養上著手。
日本動漫配音的高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優秀聲優團體的支持,但是在我國動漫配音并沒有形成一個專業化的隊伍。首先,我國開設配音專業的院校較少,開設動漫配音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據了解,目前我國只有北京電影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浙江傳媒大學、同濟大學等幾家院校開設了配音專業。如此稀缺的教育資源,對于出動漫產業市場所需要的人才需求是遠遠不夠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種配音培訓速成班,這種培訓班一般進行的專門而系統的培訓較少,且大多數達不到職業化、專業化的水準。
其次,我國高校播音與藝術主持專業開設的有關動漫配音的課程較少。目前,我國只有中國傳媒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少量院校開設了少量與動漫配音相關的課程。河南大學雖然沒有開設專門的動漫配音課程,但是學生對配音活動的熱情卻不斷高漲,每年一度的影視配音大賽儼然已經成為河南大學校園比賽中的后起之秀。動漫配音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年輕受眾對配音活動的熱情亦愈來愈高漲,我國的配音人才培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再次,動漫配音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邊緣化嚴重,相關獎項較少,僅有中國影視動漫配音大賽、全國少年兒童電影配音大賽等為數不多的幾項。作為動漫作品重要的組成部分,配音這一行當在各項頒獎典禮上沒有專門獎項,更是讓配音工作淪落為動漫產業中的邊緣化門類。凡此種種,導致充滿熱情、愿意投身配音行業的年輕人寥寥無幾。
借鑒日本聲優培養模式,增設動漫配音專業。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對于我國迅速崛起的動漫產業而言,穩定的、高質量的后備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保障。在日本,許多動畫學院設立了聲優專業來培養配音人才,也有專門的聲優學校,比如說最有名的日本Narration演技研究所。我國應該借鑒日本的聲優培養經驗,增設動漫配音專業,為動漫配音市場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戲劇影視藝術專業可增設動漫配音相關課程。日本專門的聲優培養學校的授課內容,與日后的配音工作緊密相關。授課內容主要包括聲音訓練、表演訓練和文化修養學習;授課時間往往在兩年以上。我國高校相關專業可設置與動漫配音相關的課程,如動漫作品賞析、影視作品配音藝術等,為動漫配音人才的培養提供基礎,為動漫配音行業專業化、職業化提供可能性。
相應的增設動漫配音獎項,建立完善的鼓勵機制。聲音和畫面作為動漫作品傳播的兩大重要因素,但目前市場對聲音背后的配音人員卻不夠重視,即使觀眾能被某個配音演員的聲音魅力所折服,卻也很少會知道其為何許人。假如通過一些權威性獎項的設置與評判,將一批高素質的配音演員推至幕前,將其個人形象暴露在廣大受眾的視線內,讓其“明星化”和“偶像化”,使其成為動漫作品吸引受眾眼球的一大亮點或者稱之為賣點。這樣將有利于吸引一些動漫配音愛好者,進行職業化、專業化的蛻變,進而推進我國動漫作品配音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