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莎
(江蘇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啟明中學 223005)
很多初中生進入高中后,發現高中數學學起來相當吃力。課堂上跟不上老師思維,課后又將不懂之處棄之一邊。久而久之,習慣性的認為高中數學特別難,甚至失去了學習興趣。其實,這些情況與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方式有關。初中期間學生通常都是被動學習,教師一般也只將學習目標定位為完成中考。這樣的學習和教學方式,對高中乃至學生以后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是有弊處的。因此,怎樣打好初中數學基礎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話題。
作為初中教師,應該要學會最大化利用教科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經驗,創造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和初中學生身心特征,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式。初中教學的方向不能僅限于中考這個目標,而是著眼于更高的教學階段,為將來的高中甚至高等教育奠定扎實基礎。教師們不僅要整理制定教案,更重要的是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用知識點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善于發現問題,善于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初中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模型和圖像,展示所教內容,甚至讓學生上講臺動手完成任務。將課堂更多的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甚至創造問題。初中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思考研究,給予足夠時間解決遺留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學生做大量題目。初中學生最大的任務應該不是升學,而是發展自己的潛力和能力,為高中學業打下扎實基礎。
縱觀九年制義務教學與三年普通高中的教學內容,我們不難發現,知識的是從基礎到高等的,緊密相聯,這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定的,如果我們不會使用筷子,如何吃飯;如果我們不會走路,怎么會跑步。這與學習是一個道理,基礎性知識的作用在于為習得高等知識服務。例如:在教學“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時,我們重點學習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教師們應該了解這一章節是與今后高中書本上求任意三角形的三角函數密切相關的,因為初中階段所學的直角三角形是作為特殊的情況。在這一部分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通過特殊圖形的三角函數,引發學生對普通三角形三角函數的思考,但是我們要注意適度的引導,畢竟,任意三角函數是高中知識。只是在學習初中知識時結合將來會涉及到的,可能在未來的學習中有著潛移默化的推動力。其實很多時候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遠比讓其記住題目本身更有意義。但是過度的教學遷移,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會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不僅減弱了學生的積極性,還破壞了學生的自信心。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大學習的挑戰性,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讓學生不知所措。學生的潛力是通過日積月累而來,在初中階段的積累相信會在將來有用武之地。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當代的孩子過著優越、無憂的生活,只要喜歡的東西,父母都會盡力滿足,缺少為自己奮斗的毅力,甚至不懂如何提升自己。在思維上形成了依賴性,在行動上卻形成了惰性。關于這一現象,越來越普遍于課堂表現上,面對教師的提問,許多學生不會動腦筋思考,甚至是不屑去思考。特別是初中的學生,已經形成了某種習性,而且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認為自己不用太努力就能要得一切。例如:函數這一內容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內容,將來高中數學中仍然有很多的關于函數知識。而初中階段只是函數的基礎知識。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等。在教學這些知識點時,教師不妨多層次的提出問題??梢赃m當的提出一些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這樣,學生就會對函數問題進行多層次的思考,從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小組探討的方式進行提問,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培養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較多的是定勢思維,一般性的題目都可以套用公式定理。但是在高中階段,學生會對課堂效率產生疑問,甚至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質疑,因為不能順利解答課后題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多舉例,用列子和圖像方式呈現該知識點的實際應用。用問題的方式引入知識,用實際的例子展開知識點,運用知識點。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做出拓展,讓學生在獨自完成課后作業時,能夠胸有成竹。在數學上,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溫習,將其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在實際運用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教師應傾力幫助學生發展靈活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同時,要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學習別人的學習方式和邏輯思維。教師要教導學生不能甘于做井底之蛙,僅限在自己的天地里玩耍,要盡全力拓展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得適應高中的數學教學方式,輕松的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