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登繪
(西藏日喀則地區二高)
眾所周知,生成性教學模式在近幾年來被教育界廣泛關注,它的運用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之中被看做是老師的一種機智。它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善于靈活的處理以及捕捉教學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但從實際上來說,生成性的教學除了表現為這樣的一種教學機智外,更重要的是課程的價值追求、基本特性的改變。什么是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如何建構高中數學的生成性課堂呢?本文就此進行了淺論。
生成性課堂教學,指的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可以機械地按已確定好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是憑借自身的教學素質重視老師、學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以及課堂教學環境的復雜性,把每節課看做是不可重復的智慧與激情綜合生成的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把學與教中的人、物、精神等眾多因素組織起來,更加靈活地調整,生成新的超出計劃的教學過程。生成性課堂教學的特征概括為:(1)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能會隨時出現老師們不可預料的因素和情境,而對于不同的老師,在他們的教學感悟以及處理突發問題的思維上也會存在著不同的差別,于是動態課堂教學的生成過程是老師們創造性生產勞動的過程,更是老師以及學生個人的獨特性體現的環節。(2)教學課堂是老師、學生交流、溝通以及互相啟發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形成了有利于能力和知識生成的教學場所。(3)教學課堂的動態性生成在于學生們的主體活動以及老師、學生間的相互溝通活動,它是在傳統的習慣性思維與創新性的發散思維相互碰撞中產生的智慧火花,更是一種生動、鮮活的創造性教學成果。
要學會借助發掘學生的疑惑來展開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活動,培養孩子們的聯想、觀察和分析問題的實踐能力。這樣就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之中,讓學生積極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進而慢慢的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行為和習慣。我們必須要清楚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之中,發現一些問題要比解決某些問題更關鍵。由于學生在知識結構上以及個體上的獨立性,因此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同的疑問,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主要的問題是在教與學的載體上,一個恰當的、科學的問題是我們深入探究的最佳切入點,老師應善于及時地抓住學生的質疑,進而發掘其背后隱藏的思維定勢,然后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靈活的轉化,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好奇心,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積極。教師除了要積極地關注學生提出的疑問之外,也應該創造一種更加民主化、平等化、開放化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習慣。在課堂的教學中,老師們不僅要通過設置疑問和情境來引起孩子們在認知上的沖突,還要在教學中進行適時的師生交流和討論,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從而最終達到教學課堂動態生成的目的。
應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去否定課堂之前的預設,與此相反,我們要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并且做出精心、科學化的預設,而這樣的原定預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反映學生從已知到未知、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學習進程。于是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有彈性的預設,也就是說要留給學生更加充分的預習空間,為動態的生成保留足夠多的空間。它既指出了教學所要達成的大方向,又進一步顯示出了自身的靈活性。彈性預設的教學課堂目標可以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逐漸得以修正,預設的重點也可以在生成中逐漸進行調整,預設的流程可以在具體的實施中得以變化。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根據外在信息以及自己已有的知識,建構新的知識網絡,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在這個環節,學生頭腦中不免在認知上面會出現各種偏差,尤其在新的課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會出現較多的錯誤,學生產生的錯誤正是老師們好好把握的有效資源,有效的數學課堂也正是因錯誤、改進、吸收、提高的良性發展而充滿活力。課堂中,學生所產生的錯誤有的具有相對普遍的指導意義,而有的蘊含發散性思維,老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善于捉捕學生出現的錯誤點,然后進行巧妙地引導,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生成性教學是對數學預見性教學的取舍,積極開展數學生成性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背景的了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1]龍秀梅.關于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5)
[2]周頻.淺析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J].教育導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