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鋒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4)
當前,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政府及家庭的重視,大學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也越來越專業化和科學化,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祖國未來花朵的素質水平。為培養全面素質幼教工作者,大學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學習課程種類繁多,大體上可歸納為五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藝術類課程;心理學類課程;教育學類課程和生理衛生類課程。這些課程的教學方法、特點等彼此不同。下面我們共同探討關于生理衛生類課程的開設、教育教學常見問題及研究。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體基本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根據筆者幾年從教經驗來看,雖然大多院校選用的教材為教育學專業用書,比起醫學、生物學專業用書簡單得多,但開設學時較少(我校為36學時),可謂內容多任務重,很難僅用一學期全部講授完畢。并且對于出身文科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高考文理分科制度導致大多數沒有生物學知識基礎)來說還是稍顯困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努力研究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最終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超額完成教學任務。
1.1 首節課教師一定要回答好學生必問的一個問題“學前教育專業為什么要學人體解剖生理學?”。
首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為我們更科學地強身健體、衛生保健、預防疾病、優生優育等打下堅實的基礎[1]。對自己身體和生活有益的事情,誰不在乎呢?其次,為學習《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這門課打下基礎,從而培養出能夠掌握學前兒童生長發育規律、保護兒童和促進兒童健康生長的幼教工作者。有助于提高專業技能的知識,誰又不樂意學呢?最后,為學生順利考取高級育嬰師資格打下堅實基礎,從而可以拓寬學前教育專業的就業領域,有助于走向社會后幸福生活的創造,這難道不是每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理想嗎?這樣就猶如給學生吃了一顆定心丸,排除了學生的疑問,從此可以靜下心來踏實學習。
1.2 教學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板書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2]。
例如人體各個系統的學習,需要大量的圖示演示,多媒體教學助于摒棄費時費力的手工繪圖方法和解決傳統懸掛圖示的弊端,如保存問題、清晰程度等,使學生觀看更加直觀,各種色彩的視覺刺激也加強了學生對人體各個器官、組織等的記憶。個別器官的學習還需要輔以聲音的刺激,例如心跳的聲音,更能加強學生對心臟搏動的理解。傳統板書把各章節知識框架勾勒出來,有利于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把握。
1.3 教師在課堂時要經常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的習慣。
因為本課程教學內容環環相扣,前面的知識沒有學好,往往會積少成多,這樣有些學生就會進入知難而退的境地,從而放棄學習。所以,培養學生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至關重要,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改掉平時生活中積少成多的毛病。例如要想學好感覺傳導通路,必須掌握前面所學的感受器、脊髓橫斷面結構、反射弧、突觸結構、背側丘腦結構與功能和大腦皮質感覺投射區等相關知識。
1.4 偶爾給同學們觀看一些有趣的教學錄像。
例如,英國 BBC《人體的奧秘》系列科普片,既激發了學生探尋人體奧秘的興趣,補充和鞏固了課本中的知識,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與功能,又可以讓同學們接觸目前國內外關于人體解剖生理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從而開闊了視野,可謂一舉兩得。
1.5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例如:腓腸肌-坐骨神經標本的制作、血型的測定和前庭功能穩定性測試等,通過實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嘗試自主設計實驗,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鞏固了基礎理論知識。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是一門研究如何保護學前兒童、增進學前兒童健康的一門學科。由于有了人體解剖生理學的相關基礎知識,學習起來相對簡單,但知識面較廣泛,涉及學前兒童生理特點、生長發育規律、營養、疾病預防、急救與護理術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本學科注重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結合,保教并重,有較強的應用性。其趣味性和應用性使學生較樂意學習此門課程。
2.1 教學也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板書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利用多媒體的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同上1.2。
2.2 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將基礎知識應用到學前兒童保育實踐中去。
每次基礎知識學過之后組織學生一起進行探討,如營養學知識后,要求學生盡量能夠調查幼兒園的一周食譜,根據科學原理進行評價,爭取學會如何科學配制幼兒食譜,并鼓勵學生或與學生一起探討學習食譜中美食的烹飪技術等。
2.3 為配合學生順利考取育嬰師證,教學內容要多注意增加嬰幼兒相關保育知識。
例如新生兒和嬰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各系統的生理解剖特點、科學喂養、常見疾病的預防及相關急救護理技術等。并和幼兒、學齡前兒童對比,從而加大對每一年齡期兒童的保育針對性。
2.4 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自由提問與教學內容相關生活的常識。
如學生較感興趣的備孕、孕期檢查與保健、分娩、嬰幼兒智力開發等問題。這樣既增加了實踐性和課堂活躍度,也鍛煉了學生思考和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教會單純的知識。
[1] 艾洪濱. 人體解剖生理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 郭青龍,王秋娟.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體會[J]. 藥學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