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玉
(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5)
曾幾何時,我們忘了我們還有夢想,只是終日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曾幾何時,我們忘了我們奮斗的原因,盡管青春記載著我們的汗水與足跡,但我們卻迷失在這紛繁的世界里,任歲月蹉跎;曾幾何時,我們忘了我們來時的目的,曾經的豪情萬丈代之以空虛迷惘。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也許,我們聽到過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做過如此描述,大學生,是一個社會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的稱號,而一個社會的教育質量水平直接決定著這個民族的未來,當一個社會受過高等教育的這個人群皆毫無夢想安于現狀,那這個社會當毫無夢想可言,這個民族也當毫無希望可言。
一個人沒有夢想是多么的悲哀,一個民族沒有夢想是何其的悲哀。
從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國夢”,到2013年3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暢談“中國夢”,再到2013年5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談到: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并提出,共青團要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更多青少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讓每個青少年都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要積極為廣大青少年實現夢想提供服務,切實改進作風,深入基層、走進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維護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訴求,努力為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中國的優秀青年需要改變不能再等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心理素質和法治觀念的主陣地,是大學新生接觸到的思想教育第一課,理應承擔起締造有夢青年、助力放飛夢想的責任。
本文意圖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依托,首先通過課程的夢想內容設計,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布置“夢想作業”;其次建設課外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夢想追蹤、階段檢測;與此同時打造校園夢工廠,提供助力夢想強大后盾。具體而言: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語道破:“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是的,“學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為手握導火線的教師應擁有能力點燃這把火,助力學生放飛夢想。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師如何具備這種能力,便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希望通過這門課程的設計研究,讓這門課程具有這種魔力,讓這門課程的教師具備這種能力。
內容上以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為核心點,著重通過這一章節的內容設計,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意識到夢想之于人的重要性,“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崩硐胫敢松较?,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承接緒論部分,充分點燃他們在高中時期的激昂斗志,讓大學新生一進校就行動起來,沒有時間空虛,沒有時間迷茫,在課程的開頭,就讓他們思考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是什么,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然后在這個過程中貫穿后面章節的學習,讓他們體會到21世紀的人才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夢想可以有大有小,有長期有短期,但應當盡可能地給自己確立一個有益于社會、造福于人民的夢想,志當存高遠。而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廣大青年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
對于實踐教學來說,在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確立一個小的夢想和一個大的夢想。小的夢想在課程開始時確立,短時間便可完成,在課程將近結束時,讓學生將自己的夢想實現過程進行展示。大的夢想則屬于“長期作業”,完成時間不作要求。
這樣,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內容設計上形成每一章節連貫起來的夢想線索。并且相比宏觀整體的“中國夢”,更加強調微觀個體的“我的夢”,更加強調青年個人夢想的實現,這樣更能點燃學生的夢想激情,而他們追逐夢想的過程,就是“中國夢”實現的過程。
21世紀是網絡時代,在網絡信息隨處充斥的今天,“教”
作者系湖北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部講師。與“學”也應當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目前,一些高校已經充分利用網絡媒介,建立起了自己的課外網絡平臺,在輔助教學、師生互動、交流討論等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建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夢想平臺主要是在高校已有課外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加入夢想板塊。前面提及,大的夢想,比較難以實現,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不僅僅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外網絡平臺,通過夢想板塊,將每位學生的夢想登載其上,在大學期間對其進行夢想追蹤,階段檢測。
高校學工處、共青團、學生會、輔導員、教務處、財務處、宣傳部要聯合發力,通過人文講座、事跡宣講、文藝晚會、詩歌朗誦、電影賞析等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校園夢想氛圍。例如,組織“中國夢”主題講座,增進廣大學生對中國國情和中國道路的深刻認同,加深對“中國夢”歷史脈絡的掌握;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樹立青年典型,激勵青年學生繼承民族文化血脈,擁有自己的青春夢想;對于本校學子一些夢想成真的典型故事,通過校園宣講的形式來廣為宣傳(“校園之星夢想秀”);舉辦“逐夢青春”誦詩會,讓廣大青年學子重聚在理想主義的詩歌旗幟下,在誦讀中感受信念的力量,接過父輩旗幟,堅定個人理想;舉辦一句話“中國夢”微博大賽,選送在同學們之中產生共鳴的“中國夢”展示在夢想墻上,鼓勵青年學子說出自己的夢想,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同時,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助力學生實現夢想。一是依靠學生自己努力,學生可以結成多形式的夢想互助,如一幫一的夢想互助(“夢想 1+1”、“夢想搭檔”),多幫一的夢想幫幫團,多幫多的夢想團隊(“夢之隊”)等,互相鼓勵、互相監督;二是依靠學校,學??梢岳米陨碣Y源、條件等,通過設立“夢想基金”、“夢想顧問團”等形式為學生夢想的實現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
總而言之,通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個課程平臺,將大學校園打造成菁菁學子的夢工廠,讓他們在大學期間都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讓他們通過尋夢——筑夢——圓夢這一旅程,真正成長為新世紀所需要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讓他們在放飛夢想、努登彼岸的過程中,真正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棟梁之才。
[1]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30/c_124026690.htm,2012-11-30.
[2] 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2013-03-17.
[3]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4/c_115639203.htm,2013-05-04.
[4] 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多方位凸顯“中國夢”[EB/OL].http://www.scedu.net/news/sca/1369098291.shtml,2013-05-21.
[5] 周曄. 復旦大學“我的中國夢”活動點燃學生夢想激情[EB/OL].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5/17/519542.ht ml,2013-05-17.
[6] 劉臻. 視頻案例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0).
[7] 王暢.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從教材體系向實踐教學體系轉換教學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8] 覃曉晗. 信息化背景下新辦本科院?;A課教學的創新性研究[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