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志偉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山東 青島 2 66071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對廣大共產黨員來說尤其如此。當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正面臨著嚴峻挑戰,部分黨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信仰模糊、信念動搖的問題,一些人甚至被錯誤思潮和歪理邪說所俘虜。加強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已經成為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國共產黨人所要堅持的理想信念,就是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堅持科學的理想信念,就是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美好未來的憧憬,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確認,更是對我們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守。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和活動主體,每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決定著黨的遠大理想和宏偉目標能否最終實現。維護黨的整體形象是保持共產主義信仰吸引力的重要舉措,而影響黨的形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當前來看,主要是黨的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黨內比較突出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侈浪費和消極腐敗現象。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增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吸引力的重要步驟。當前,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增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對廣大黨員群體的吸引力。
實踐證明,教育黨員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既要從黨的需要出發,也要從黨員的自我需要出發,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的內在動力。激發黨員內在動力,首先要正確看待黨員的正當利益需求。尊重和保護黨員對正當個人利益的需求,關鍵是要教育黨員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也就是要正確處理追求個人正當利益與為黨和人民利益忘我奮斗、無私奉獻的關系,要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激發黨員內在動力,還要為黨員自我需要的實現創造條件。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現階段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僅把黨員作為被管理、被教育對象的思維模式,真正尊重和保護黨章及《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賦予黨員的各項權利。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的民主集中制為重點的各項制度,從黨規黨紀上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建立健全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營造人才健康成長的環境。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面臨新的任務和嚴峻挑戰。我們必須以創新的觀念構建覆蓋全社會的網絡化的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在充分保證黨組織質量的同時,要通過各種制度、紀律來規范和要求廣大黨員,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對黨的信仰的組織約束。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共產黨員的思想道德評價和獎罰機制,使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獲得社會的肯定和褒獎。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維護黨內法規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形成模范踐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良好風氣。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日益成為覆蓋廣泛、快捷高效、影響巨大的大眾傳媒,成為各種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傳播的主陣地。因此,黨要創新意識形態傳播的形式,開拓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局面,必須占領互聯網這個輿論傳播的制高點。把意識形態建設納入到“網絡黨建”的范疇,高度重視現有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提高主流媒體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實力;大力加強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積極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生活,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管理相結合,建立起一個覆蓋范圍廣、社會影響大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陣地。
共產黨員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是思想上清醒堅定的重要前提。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得以展開的理論支撐。不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就不能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就不可能建立在科學理解的基礎上。也就不可能是牢固的,就會在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沖擊下喪失抵御能力。但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不可能自發產生,需要有意識地灌輸教育。不斷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切實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支撐。共產黨員特殊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職責,決定了對其“灌輸”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必須根據共產黨員的認知特點,從邏輯和事實上深刻揭示出理論的科學性,使他們真正明了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精神實質,領悟其科學內涵,使廣大黨員心悅誠服地認同和接受,并積極地內化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理想信念決定著人格的特質和發展程度。只有一個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才會自覺地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而高尚人格的形成發展,又促使人為實現理想信念而不懈奮斗。共產黨員在樹立與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過程中,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來努力塑造自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格。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就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要求的人格。按照“四有”要求塑造人格,就是要有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價值取向,有以現代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文化素養,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意識。而貫穿上述四個方面并成為其靈魂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
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僅靠學習、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靠實踐歷練才能真正做到。而堅持實踐歷練,一要緊密結合新情況、新問題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斷提高工作本領,扎扎實實地做好黨交給的各項工作;二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三要牢固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防腐倡廉,經受住糖衣炮彈的考驗。同時,對共產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論形態的盡善完美的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社會環境變化和黨員思想實際,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對工作和生活的具體指導意義,充分說明在認識和處理現實生活問題時如何具體地運用它,才能為共產黨員提供科學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社會矛盾,針對黨員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深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和問題,用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來檢驗和充實它,使廣大黨員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聯,從而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理想信念教育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需要制度機制的有效保障。優化制度機制一要完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必須突出黨員的主體地位,及時了解和分析黨員的思想狀況,從而把理想信念教育與黨員的思想特點和成長需求結合起來,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導工作,真正對黨員思想行為起到引導、規范作用。二要完善黨員自身的內在動力機制。在某種程度上,黨員的自我需要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深層動因。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既要從黨的需要出發,也要從黨員的自我需要出發,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信仰的內在動力。三要健全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必須真正建設好黨的形象工程,切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嚴肅黨的紀律,增強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的約束力,加大對違反黨內法規制度的查處力度,真正使黨內法規制度成為全黨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努力依靠制度和機制來實現黨內的思想和諧。
進入21世紀以來,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任務、環境和渠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仍然有其強大的生命力,但是如果不能適應新變化新要求,只是簡單地重復過去的老辦法,不思改革創新,就難以收到良好效果,甚至適得其反。事實證明,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據和原則,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務和規律,以及廣大黨員思想形成發展規律所決定的。只有主動適應新時期黨員隊伍結構的變化,堅持正確的教育原則,不斷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黨內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真正捍衛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陣地,切實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1]運新宇.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EB/OL].人民網,2006-07-27.
[2]楊 軍.增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J].黨政論壇,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