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漫漫取經路一樣,創業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崇山峻嶺要翻越,有艱難困苦要克服,甚至有幾只攔路虎在靜候我們的到來。我們來看看大學生創業路上究竟會遇到哪些“攔路虎”。
選擇既有市場需求又符合自己的創業項目,這是大學生創業者必須好好掂量掂量的。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既要客觀地分析自身的創業條件,更要冷靜地分析創業環境,立足于技術項目,盡量選擇技術含量高、自主知識產權明確的項目,并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做好產品市場化工作。在選擇過程中切忌盲目跟風,還要切記一點,做熟不做生,一定要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擅長、最有經驗、資源最豐富的行業來做。
經驗不足,缺乏從職業角度整合資源、實施管理的能力,將大大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因此,大學生創業不能“紙上談兵”,而應具備一定的企業管理及市場營運知識和經驗。即使是兩三人的“辦公室式”小企業,也必須有明確的財務、人事制度。
沒有資金,創業無異于水中撈月。但大學生在吸引創業投資往往會存在誤區。如,籌錢心切。常會為一點小錢出讓大股份,或是賤賣技術或創意,從而失去主動權。
隨意違約。對投資協議稍有不滿就肆意毀約,結果上了資本市場的“黑名單”。
過于執著。即使投資人不能提供增值性服務,仍與其捆綁在一起,不懂得及時掉頭。
不負責任。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結果兩敗俱傷。
大學生在創業引資時,一定要選那些真正有實力、能提供增值性服務、創業理念統一的投資者,哪怕這意味著暫時放棄一些眼前利益。
在風險投資商看來,再出色的創業計劃也具有可復制性,而團隊的整體實力是難以復制的,因此他們在投資時,往往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創業團隊,而非那些異想天開的單干者。
盲目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通病。在許多大學生看來,有了創意就能開公司,開了公司就會財源滾滾,而對行業缺乏深度審視,對市場缺乏深刻了解。其實,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大學生創業除了要有好的技術,更要有好的心態,千萬不能視野狹窄、過于自負,而應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并敢于直面挫折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