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坤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13)
隨著我國開放化程度的加深,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功利主義思想,個人利益至上、金錢至上、物質至上等思想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大學生的人生信念和思想境界,大學生思想意識以及價值選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獨立性日益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特點,這就給現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思政教方式似乎不再靈驗,大而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已經慢慢地脫離了現代大學生的生活,思政教育的效果甚微。在如此復雜的思想格局下,高校輔導員應該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引領健康的主流思想,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具有優秀道德修養的大學人才。
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的個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整體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方面。其中,大學生的個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在實際的工作中,及時發現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對該學生進行個別思想指導;整體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據學校下達的綱領性文件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
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高校輔導員個人的因素外,還有高校、社會等方面的原因。
1、部分大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較大
校園文化氛圍直接關系到現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但是大學以前的教育往往是死板的宣教模式,大學校園文化卻是相對寬松的,一時間很多大學生難以適應這種巨變。同時,有的高校不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甚至部分高校教師弄虛作假,一些大學生則存在著考試作弊、誠信缺失的現象,校風學風不正,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受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對財富產生了劇烈的渴望與崇拜,從而導致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等。
2、高校輔導員思想不重視且缺乏成功經驗
輔導員個人是影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直接因素。輔導員在與大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往往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我國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課程已經處于邊緣化的尷尬境地,不管是學校領導還是大學教師甚至是部分思政教師都認為這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大部分大學生也對思政教育不夠重視,將思政教育課程看作是拿學分的課程。由于高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缺乏重視,必然導致思政課程課時的缺失、思政教育的低效率。現階段我國部分高校輔導員自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甚至有的高校輔導員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無,這直接影響到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3、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參差不齊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直接困境就是思政教育效率低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社會發展成果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高校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手段日益豐富。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實際上并沒有很好地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反而在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下陷入了重重困境,甚至可以說高校思政教育與社會實際、學生實際相脫節,時效性差已經成為高校思政教育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此外,高校思政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縱觀我國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著思政教師配備比較隨意的問題,有的高校將一些專業性不強的教師配置到思政方面的課程上去,甚至安排一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師教授思政課程,導致高校思政教師整體素質欠佳,缺乏一支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隊伍,而高校思政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好壞程度。
高校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主要從高校輔導員角度探討應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必須注重大學生的精神需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關心大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和鼓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植根于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尊重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激發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促進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思想。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就要堅持培育人、塑造人、發展人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看待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同時關注大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宿舍環境、朋友圈子等等,真正從具體的生活中了解和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明確大學生的思想要求,并將其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以實現教育主體之間的心心相通,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
2、轉變教育管理模式,變權威管理為民主管理
受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影響,現代大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容易排斥舊事物、接受新鮮事物,傳統的權威式管理難以滿足現代大學生的需求。
為此,高校教育管理者應及時轉變教育管理模式,由權威管理向民主管理轉變,做到有管有放、寬嚴并濟,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充分調動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覺性,讓學生以不同形式參與到班級管理和管理監督活動中來,培養每一位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給每一位學生獨立、自治、自理的機會,班級重大事務都要民主管理。
3、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設,依章管理
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學生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體現在管理的各項制度中,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及時調整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做到與時俱進。
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告訴學生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讓學生懂得怎樣為人處世,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學習、實踐、創新的氛圍。同時將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放在首位,在管理工作中學生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得到積極有效的解決。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信任感,愿意積極配合學生管理工作,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4、發揮網絡優勢,加強網絡教育管理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強,自我選擇性也比較強,生長在信息時代下的他們熟悉網絡,喜歡運用QQ、博客、論壇、MSN、微信等等現代化設施進行溝通和交流,網絡成為他們溝通常見的手段,為此,網絡教育管理成為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網絡平臺是一個平等的平臺,作為高校教育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大學生的網絡世界,熟知大學生的網絡語言體系,才能夠與大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和交流,才有可能談網絡教育管理問題。因此,針對大學生的特點,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應以思想交流為主體、以網絡為依托,構建新型的思想教育理念,對于掌握大學生的心態,對于更好地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輔導員要發揮引導和指向的作用,努力探尋最佳的教育方式,爭取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21世紀最為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化功能,對于增強現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具有深遠意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值得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
[1]白志賢.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探析[J].華章,2013,(05).
[2]張曉梅.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討[J].青春歲月,2013,(11).
[3]王孜昱.高校輔導員如何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2,(22).
[4]王立仁.問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解讀[J].教育評論,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