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奎
【摘 要】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客觀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需要,是適應經濟社會廣泛深刻變革、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做好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出現許多新情況,呈現許多新特點,面臨許多新問題,必須認真調研和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關鍵詞】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
一、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新特點
伴隨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呈現出以下新的特點,值得重視。
樂觀性:從總體上看,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黨性強,服從大局,講政治,守紀律。且離退休干部離退休前大多擔任單位主要領導或副職領導職務,能架馭復雜局面,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體察民情,有思想政治工作經驗,能換位思考問題,能體諒領導、下屬和普通老百姓的難處,能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支持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因此,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有許多優勢,總體形勢較好,基本保持穩定,眼前和較長一段時間內一般不會出大問題,比較樂觀。
復雜性:離退休干部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構成也比較復雜。有建國前為共和國誕生馳騁疆場、英勇殺敵、出生入死的老紅軍、老八路等離休干部,也有從事地下工作或在后方為經濟社會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各級領導和普通離休干部,更有建國后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嘔心瀝血的人民公仆和一般公務員。他們的工作經歷、人生閱歷、功勞成績、現實狀況、困難問題各不相同,其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也就比較復雜,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區別對待,因人而異,具有層次性和復雜性。
艱巨性:離退休干部因年齡大、資格老、職務(職級)高、閱歷深、功勞大、學識廣、理論博,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早已定型。站在不同的角度,他們對人對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般不易也不愿隨聲附和。因此,其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長期的、艱巨的工作。
反復性: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政治素質、理論素養、興趣愛好、自身經歷、曾經從事的職業、個人涵養等。部分老干部比較固執,認死理,易鉆牛角尖,思想情緒不太穩定,昨天想通了,今天又可能變卦,往往會出現反復。
低效性:部分離退休干部曾經也擔任過一把手或副職,也經常坐主席臺作報告,給同志們講課,做思想政治工作。感覺自己水平高,素質好,其言行具有代表性,十分正確,無可挑剔,新的思想、理念和觀點難以接受,不能與時俱進,任憑你怎樣苦口婆心地講,本老干部不以為然,使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效果不佳,老干部工作效率有時顯得有些低下。
二、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新問題
(一)單位重視不夠
一些單位領導認為離退休老干部綜合素質好,功勞成績大,家庭條件優越,應該沒什么問題,不需要也沒必要在他們身上花太多的精力,對離退休老干部政治關心重視不夠,不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精神需求和具體困難。一些單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工作抓得不緊,支部活動沒有正常開展。使離退休黨員干部脫離單位和組織,老干部的政治需求難以滿足。
(二)工作載體單一
目前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主要通過會議、學習、參觀考察、組織生活等方式進行,工作載體主要有書刊報紙、學習資料、電視、相關活動等??傮w上看,工作載體比較單一,還不能滿足離退休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黨支部建設的需要。
(三)精神世界空虛
離退休以后,老干部們離開了工作崗位,少了活動,少了忙碌和應酬。兒孫們大多與老人分居,老干部們缺乏溝通和交流,多了孤獨和寂寞,處于自我封閉狀態,離退休老干部精神世界顯得十分空虛,缺乏精神上的安撫與慰籍。
(四)服務管理松散
離退休干部參加學習、會議、參觀考察等活動,主要根據其本人意愿、身體狀況、可用時間、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等。他們的言行、出勤情況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具有多變性和隨意性。其服務要求較高,但對其組織管理相對自由松散,對離退休老干部參與政治學習、集體活動沒有硬性的約束措施,一般只是提倡和鼓勵,無法考勤,不搞獎懲。
(五)社會氛圍不濃
休干部是一個特殊群體,具有許多特殊性。家庭無時間和空間關心他們,部分原工作單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他們,社區無能力和手段服務他們,因此,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社會氛圍不濃。
三、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新途徑
(一)合理設置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機構
一是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領導體制和長效機制。把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作為抓好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體制。二是合理設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本著有利于把離退休干部黨員組織起來參加活動的原則,根據離退休干部黨員分布情況,老干部黨員較多的教育系統、衛生系統、文化系統、公檢法等系統分別設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或黨小組。三是配齊配強支部班子。選一批經驗豐富、黨性強、威信高、作風正、身體好且熱愛老干部工作的離退休干部黨員推薦為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結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創建“一強四好” 黨支部,努力實現離退休干部黨支部“五好”目標,即支部班子好,黨員隊伍好,組織設置好,活動開展好,群眾反映好。
(二)全方位滿足老干部政治需求
一是依靠政策落實政治生活待遇。落實老干部傳閱文件、參觀考察學習、參加重要會議、節日座談、走訪慰問等政治待遇。按制度定期向老同志通報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讓老干部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際國內形勢以及本地本部門的重要情況,自覺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依靠部門強化政治思想教育。把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納入本部門、本單位在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同部署、同安排,重大會議及重大活動吸收離退休干部參加,密切關注老干部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三是依靠社區做好政治思想關心。針對離退休干部居住越來越分散的實際,積極探索利用社區資源做好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努力做到離退休干部走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各社區黨組織要及時接轉離退休干部黨員的組織關系,要進一步完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建設與管理。將在社區居住未納入原單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或黨小組的黨員,納入社區黨組織,就近組織開展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和教育,為老干部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提供載體和平臺。
(三)準確把握思想政治建設方向
“讓上級黨組織放心,讓老干部滿意”是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一是從有利于老干部心理健康這個方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人文關懷。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以后,大多數老干部心理產生了失落感、憂郁感、孤獨感等不良情緒,要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老干部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及時做好釋疑解惑、化解矛盾和理順情緒等工作,既保證老干部思想上的進步,又保證心情舒暢,讓老干部有“愉悅感”。二是從發揮老干部作用這個方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體現老有所為。要充分發揮老干部的政治優勢、威望優勢、智力優勢和經驗優勢,引導老干部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培養教育下一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余熱,為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讓老干部有“成就感”。三是從搭建老干部學習活動平臺這個方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體現老有所歸。進一步整合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協會等涉老資源,搭建老干部學習活動平臺,建設老干部“活動之家”,積極組織老干部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潛移默化地貫穿到活動之中,讓老干部有“歸宿感”。
(四)著力建設高素質老干部隊伍
部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是加強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基礎。老干部門工作者和離退休干部原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熟練掌握老干部工作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深入開展“學先進、見行動、爭優秀”、“創先爭優”、“基層組織建設年”和“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等主題實踐活動,弘揚優良作風。深入調查研究老干部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切實解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了解老干部的心聲,聽取老干部的建議和意見,按照“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關心老干部,情感上親近老干部,生活上照顧老干部”的總要求,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作風過得硬、廣大離退休干部信得過的老干部工作隊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