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研究是思政課考核模式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的研究,分別從傳統特點和新興特點兩大方面分析了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存在的各種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探索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思政課考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一、現行的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
(一)評價的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制約了教學效果評價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導向作用。現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的內容基本上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主要是考核一些抽象理論、 原則和規范, 側重學生對概念性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缺乏對學生能力、 素質的綜合考察。這種考核無法有效地實現“知行統一”,無法有效提高學生自身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考核評價的形式重記憶輕創新,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考核評價以筆試為主,基本上以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平時成績或者占較小比例分值,但其評價形式一般比較單一化、形式化,譬如平時成績只占總評分的20%—30%,通過平時上課考勤給分,或者通過一些傳統形式的書面作業成績給分,應試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 為了被動的應付考試, 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 這種 “大一統” 的考核形式單一、死板, 無法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和本質,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提升。
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的特點
(一)傳統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它的教學評價除了具有應用型高校教學評價所有的一般特征之外,還應該具有自己的特點。概括而言,這些特點主要體現為評價的思想性、全面性、綜合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思想性,具體表現為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必須以正確的政治思想作為整個教學評價的基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極具導向意義的活動,必須時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向一致,與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和方針政策指向一致。在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中,貫穿著一個基本的、共同的評價基準,即政治思想標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所具有的全面性有著多方面的表現。它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構成要素進行評價,而且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推進歷程進行評價,更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性評價,而且還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全面評價。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評價對象構成來看,不能不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具有全面性。另外,作為應用型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教學評價的全面性還表現在,評價不僅涉及認知領域、情感領域,而且涉及行為領域。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評價還具有復雜性。這一點源于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對象的學生個體思想和行為的形成、發展的復雜性。
(二)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1. 教學評價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識向能力的發展轉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現了無限豐富與急劇增長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高等教育教學中的原有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功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轉而注重培養學生包括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當中,出于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需要,應用型高校更加重視了課程的設置、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應用型大學的教育教學,不但需要培養學生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需要提供給應用性人才獲得終身發展能力的基礎。于是,在配合課程功能轉變的同時,教學評價的功能也發生著相應的轉變。它不僅是為了選拔與甄別,而是要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更好地在獲得應用性能力方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學評價能體現出全面性、導向性、實效性、過程性和發展性。
2. 評價指標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特別是應用性教育培養的應用性人才特點,決定了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評價指標的多元化,更加注重綜合評價,特別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要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和綜合評價。
3. 評價方法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傳統的教學評價特別強調量化,甚至一些人過于強調量化的重要性,以至吁盲目認為量化是客觀、科學、嚴謹的代名詞,片面追求客觀化和量化曾一度成為教學評價的全部內容。由此使得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而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但在今天,隨著評價內容的綜合化,單純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定一個人的發展狀況的局面有所改變。人們開始認識到,那種過于強調量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往往會得出僵化、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結論。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對這種偏向的糾正更為明顯,它更加注重和強調運用質性評價的方法,更加強調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 注重實施綜合考核,全面評價學生。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應從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綜合考核,不僅要考核學生的理性認識能力,更要考核他們的實踐表現。對此,應實施多元考核方式和成績綜合評定標準,對學生的成績評價力求科學、客觀、全面。實踐技能性的考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完全可以運用。一般是通過平時成績的考核完成的,每個教師采用的具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形式如何,都應重在考察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以及日常行為表現等。
例如在部分院校教學改革中試行任務驅動式實訓考評機制。在項目化教學改革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考評機制,研究考評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重視思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書本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從考評環節挖掘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的需求,使學生學中考、考中學,引導學生去思、做、說、看、行。研究考評的學習、交流、展示功能。任務驅動式評價方法的應用過程通常包括:教師制定任務計劃以及考評方式;設定任務;學生分組思考并完成任務;教師課堂總結點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任務歸結到相應法學理論或法律條文進行精講。例如圖表1圍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民法、合同法部分內容,制定任務驅動教學計劃以及考評標準。
該研究根據社會就業形勢以及對高職畢業生的能力需求,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創新法律實訓模式,改革傳統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力求探索出一套符合社會需求,符合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符合教學改革趨勢的任務驅動式法律實訓模式,有利于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一、鑒定方法與流程
采取分組鑒定方法,在鑒定理論知識的同時鑒定學生團隊協作、口頭表達等能力。流程如下:
二、 評分標準(共10分)
2. 識別出一部分得2分
3. 識別錯誤得0分。
綜上所述,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的考察,分析傳統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以及近年來大力倡導思政課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下逐漸形成的新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模式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認識,并對進一步探索更加具有實效性,更加適合高職高專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方式提供了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 劉壽堂.大學公共課程平時成績考評手段質疑及商榷[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
[2] 王志剛,王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考試改革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7,7.
[3] 李毅弘,任大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復合型考核體系探賾——以四川農業大學“概論”課教學改革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7.
基金項目: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考核評價模式的重構與實踐研究(2012jgkt0024);高職法律課任務驅動式實訓教學模式研究(2012jgkt009);重慶市教委2011年重點教改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運行模式研究與實踐(編號112092)。
作者簡介:白曉寧(1980.12- ),女,北京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法學、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摘 要】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研究是思政課考核模式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的研究,分別從傳統特點和新興特點兩大方面分析了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存在的各種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探索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思政課考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一、現行的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
(一)評價的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制約了教學效果評價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導向作用。現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的內容基本上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主要是考核一些抽象理論、 原則和規范, 側重學生對概念性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缺乏對學生能力、 素質的綜合考察。這種考核無法有效地實現“知行統一”,無法有效提高學生自身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考核評價的形式重記憶輕創新,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考核評價以筆試為主,基本上以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平時成績或者占較小比例分值,但其評價形式一般比較單一化、形式化,譬如平時成績只占總評分的20%—30%,通過平時上課考勤給分,或者通過一些傳統形式的書面作業成績給分,應試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 為了被動的應付考試, 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 這種 “大一統” 的考核形式單一、死板, 無法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和本質,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提升。
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的特點
(一)傳統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它的教學評價除了具有應用型高校教學評價所有的一般特征之外,還應該具有自己的特點。概括而言,這些特點主要體現為評價的思想性、全面性、綜合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思想性,具體表現為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必須以正確的政治思想作為整個教學評價的基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極具導向意義的活動,必須時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向一致,與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和方針政策指向一致。在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中,貫穿著一個基本的、共同的評價基準,即政治思想標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所具有的全面性有著多方面的表現。它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構成要素進行評價,而且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推進歷程進行評價,更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性評價,而且還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全面評價。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評價對象構成來看,不能不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具有全面性。另外,作為應用型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教學評價的全面性還表現在,評價不僅涉及認知領域、情感領域,而且涉及行為領域。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評價還具有復雜性。這一點源于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對象的學生個體思想和行為的形成、發展的復雜性。
(二)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1. 教學評價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識向能力的發展轉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現了無限豐富與急劇增長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高等教育教學中的原有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功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轉而注重培養學生包括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當中,出于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需要,應用型高校更加重視了課程的設置、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應用型大學的教育教學,不但需要培養學生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需要提供給應用性人才獲得終身發展能力的基礎。于是,在配合課程功能轉變的同時,教學評價的功能也發生著相應的轉變。它不僅是為了選拔與甄別,而是要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更好地在獲得應用性能力方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學評價能體現出全面性、導向性、實效性、過程性和發展性。
2. 評價指標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特別是應用性教育培養的應用性人才特點,決定了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評價指標的多元化,更加注重綜合評價,特別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要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和綜合評價。
3. 評價方法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傳統的教學評價特別強調量化,甚至一些人過于強調量化的重要性,以至吁盲目認為量化是客觀、科學、嚴謹的代名詞,片面追求客觀化和量化曾一度成為教學評價的全部內容。由此使得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而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但在今天,隨著評價內容的綜合化,單純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定一個人的發展狀況的局面有所改變。人們開始認識到,那種過于強調量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往往會得出僵化、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結論。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對這種偏向的糾正更為明顯,它更加注重和強調運用質性評價的方法,更加強調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 注重實施綜合考核,全面評價學生。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應從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綜合考核,不僅要考核學生的理性認識能力,更要考核他們的實踐表現。對此,應實施多元考核方式和成績綜合評定標準,對學生的成績評價力求科學、客觀、全面。實踐技能性的考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完全可以運用。一般是通過平時成績的考核完成的,每個教師采用的具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形式如何,都應重在考察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以及日常行為表現等。
例如在部分院校教學改革中試行任務驅動式實訓考評機制。在項目化教學改革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考評機制,研究考評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重視思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書本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從考評環節挖掘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的需求,使學生學中考、考中學,引導學生去思、做、說、看、行。研究考評的學習、交流、展示功能。任務驅動式評價方法的應用過程通常包括:教師制定任務計劃以及考評方式;設定任務;學生分組思考并完成任務;教師課堂總結點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任務歸結到相應法學理論或法律條文進行精講。例如圖表1圍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民法、合同法部分內容,制定任務驅動教學計劃以及考評標準。
該研究根據社會就業形勢以及對高職畢業生的能力需求,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創新法律實訓模式,改革傳統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力求探索出一套符合社會需求,符合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符合教學改革趨勢的任務驅動式法律實訓模式,有利于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一、鑒定方法與流程
采取分組鑒定方法,在鑒定理論知識的同時鑒定學生團隊協作、口頭表達等能力。流程如下:
二、 評分標準(共10分)
2. 識別出一部分得2分
3. 識別錯誤得0分。
綜上所述,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的考察,分析傳統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以及近年來大力倡導思政課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下逐漸形成的新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模式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認識,并對進一步探索更加具有實效性,更加適合高職高專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方式提供了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 劉壽堂.大學公共課程平時成績考評手段質疑及商榷[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
[2] 王志剛,王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考試改革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7,7.
[3] 李毅弘,任大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復合型考核體系探賾——以四川農業大學“概論”課教學改革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7.
基金項目: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考核評價模式的重構與實踐研究(2012jgkt0024);高職法律課任務驅動式實訓教學模式研究(2012jgkt009);重慶市教委2011年重點教改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運行模式研究與實踐(編號112092)。
作者簡介:白曉寧(1980.12- ),女,北京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法學、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摘 要】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研究是思政課考核模式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的研究,分別從傳統特點和新興特點兩大方面分析了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存在的各種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探索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思政課考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一、現行的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
(一)評價的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制約了教學效果評價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導向作用。現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的內容基本上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主要是考核一些抽象理論、 原則和規范, 側重學生對概念性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缺乏對學生能力、 素質的綜合考察。這種考核無法有效地實現“知行統一”,無法有效提高學生自身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考核評價的形式重記憶輕創新,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考核評價以筆試為主,基本上以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平時成績或者占較小比例分值,但其評價形式一般比較單一化、形式化,譬如平時成績只占總評分的20%—30%,通過平時上課考勤給分,或者通過一些傳統形式的書面作業成績給分,應試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 為了被動的應付考試, 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 這種 “大一統” 的考核形式單一、死板, 無法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和本質,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提升。
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的特點
(一)傳統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它的教學評價除了具有應用型高校教學評價所有的一般特征之外,還應該具有自己的特點。概括而言,這些特點主要體現為評價的思想性、全面性、綜合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思想性,具體表現為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必須以正確的政治思想作為整個教學評價的基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極具導向意義的活動,必須時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向一致,與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和方針政策指向一致。在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中,貫穿著一個基本的、共同的評價基準,即政治思想標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所具有的全面性有著多方面的表現。它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構成要素進行評價,而且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推進歷程進行評價,更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性評價,而且還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全面評價。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的評價對象構成來看,不能不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具有全面性。另外,作為應用型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教學評價的全面性還表現在,評價不僅涉及認知領域、情感領域,而且涉及行為領域。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評價還具有復雜性。這一點源于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對象的學生個體思想和行為的形成、發展的復雜性。
(二)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效果評價特點
1. 教學評價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識向能力的發展轉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現了無限豐富與急劇增長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高等教育教學中的原有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功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轉而注重培養學生包括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當中,出于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需要,應用型高校更加重視了課程的設置、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應用型大學的教育教學,不但需要培養學生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需要提供給應用性人才獲得終身發展能力的基礎。于是,在配合課程功能轉變的同時,教學評價的功能也發生著相應的轉變。它不僅是為了選拔與甄別,而是要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更好地在獲得應用性能力方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學評價能體現出全面性、導向性、實效性、過程性和發展性。
2. 評價指標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特別是應用性教育培養的應用性人才特點,決定了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評價指標的多元化,更加注重綜合評價,特別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要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和綜合評價。
3. 評價方法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傳統的教學評價特別強調量化,甚至一些人過于強調量化的重要性,以至吁盲目認為量化是客觀、科學、嚴謹的代名詞,片面追求客觀化和量化曾一度成為教學評價的全部內容。由此使得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而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但在今天,隨著評價內容的綜合化,單純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定一個人的發展狀況的局面有所改變。人們開始認識到,那種過于強調量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往往會得出僵化、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結論。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評價對這種偏向的糾正更為明顯,它更加注重和強調運用質性評價的方法,更加強調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 注重實施綜合考核,全面評價學生。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應從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綜合考核,不僅要考核學生的理性認識能力,更要考核他們的實踐表現。對此,應實施多元考核方式和成績綜合評定標準,對學生的成績評價力求科學、客觀、全面。實踐技能性的考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完全可以運用。一般是通過平時成績的考核完成的,每個教師采用的具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形式如何,都應重在考察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以及日常行為表現等。
例如在部分院校教學改革中試行任務驅動式實訓考評機制。在項目化教學改革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考評機制,研究考評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重視思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書本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從考評環節挖掘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的需求,使學生學中考、考中學,引導學生去思、做、說、看、行。研究考評的學習、交流、展示功能。任務驅動式評價方法的應用過程通常包括:教師制定任務計劃以及考評方式;設定任務;學生分組思考并完成任務;教師課堂總結點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任務歸結到相應法學理論或法律條文進行精講。例如圖表1圍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民法、合同法部分內容,制定任務驅動教學計劃以及考評標準。
該研究根據社會就業形勢以及對高職畢業生的能力需求,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創新法律實訓模式,改革傳統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力求探索出一套符合社會需求,符合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符合教學改革趨勢的任務驅動式法律實訓模式,有利于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一、鑒定方法與流程
采取分組鑒定方法,在鑒定理論知識的同時鑒定學生團隊協作、口頭表達等能力。流程如下:
二、 評分標準(共10分)
2. 識別出一部分得2分
3. 識別錯誤得0分。
綜上所述,通過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現狀的考察,分析傳統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以及近年來大力倡導思政課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下逐漸形成的新興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特點,對現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模式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認識,并對進一步探索更加具有實效性,更加適合高職高專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方式提供了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 劉壽堂.大學公共課程平時成績考評手段質疑及商榷[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
[2] 王志剛,王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考試改革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7,7.
[3] 李毅弘,任大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復合型考核體系探賾——以四川農業大學“概論”課教學改革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7.
基金項目: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考核評價模式的重構與實踐研究(2012jgkt0024);高職法律課任務驅動式實訓教學模式研究(2012jgkt009);重慶市教委2011年重點教改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運行模式研究與實踐(編號112092)。
作者簡介:白曉寧(1980.12- ),女,北京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法學、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