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虹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變得越來越健全,因此,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而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企業應該加強會計監督工作,以此來提高會計的工作質量,保證會計工作能夠有秩序的進行。筆者就企業會計監督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針對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現代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現狀;發展對策
無論是企業或者單位,會計一職已成為了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職務,而會計工作關系著企業的財務管理,因此,加強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總是出現問題,例如:會計人員貪污企業資產,管理人員命令會計人員做假賬等。因此,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加強會計監督,還要充分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做好會計監督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做出不利于企業的行為。這樣能有效的應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企業的自身利益,為企業發展打好基礎。
一、會計監督工作簡介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采用分析、檢查以及核算等手段,對于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使企業能夠穩定快速的發展,這便是會計監督工作。會計監督的主體一般是經過授權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會計監督一般包括單位內部監督、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三部分,這幾種監督體制都有各自的特點。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都屬于宏觀監督的范疇,而單位內部的監督則屬于微觀監督的范疇。單位內部監督指的是由單位內部的會計機構、內審機構以及經營管理者作為監督機構,對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反映的各種經濟活動以及經營成果進行監督。
單位內部監督具有很強的自律性,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的基礎監督部分。政府監督是由政府的相關部門作為監督主體,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監督,政府監督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很強,在我國會計監督的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的效果具有明顯的改進。社會監督是由民間的審計監督機構作為監督主體,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企業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一般這些民間機構受到企業委托才會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社會監督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的補充力量,具有很強的鑒證性和獨立性,但是會計監督的效果并不突出。
二、當代企業會計監督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監督職能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是,會計監督發展雖快,卻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雖是微觀范圍,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威脅著企業的發展。這些問題主要包括企業內部控制缺失、難以履行會計監督職能以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低等。其中企業內部控制缺失是很多企業作為會計監督中最為普遍的問題,雖然很多企業建立的會計監督機構,但是卻沒有完善的內部監督控制制度,這樣就使企業中的會計工作出現混亂或舞弊等現象,還使得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為了私利而進行財務造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職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一般都是由會計人員作為監督主體,會計人員本身具有雙重身份,即受雇于企業又監督企業,這樣就導致很多會計人員無法履行監督職能;我國很多企業的會計監督人員沒有很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這樣無形中又削弱了會計監督職能,使得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總是出現問題。
(二)政府監督功能弱化。雖然我國現在有很多與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律法規都不是很完善,這樣就使政府監督職能受到了嚴重的制約,不能有效的進行會計監督工作。
(三)社會監督乏力。社會監督的主體都是民間機構,很多注冊會計師會存在監督不足等問題,這樣就造成了社會監督乏力的狀況,使社會監督的效率降低。
三、加強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
(一)加強法律體系建設。政府監督主要是依靠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監督,因此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和權威性,所以我國政府應該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這樣能夠為會計監督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促進會計監督能夠有效實施。當前,我國政府已經頒發了《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但是也還遠遠不能有效地進行會計監督。所以,我國還應建設一些相關配套的法律,加快會計監督法律體系的建設,為會計監督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
(二)完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作為我國會計監督的基礎,應該要盡可能的完善,這樣才能提高會計監督的有效性。提高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主要包括健全內部的控制體系、設置合理的會計監督機構以及加強會計人員的道德建設等,完成這些工作就能很好的完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這樣就能確保企業能夠切實的執行會計監督的職能,保證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能有效的進行,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例如:在進行實物資產管理時,要落實資產的查清機制,加強對物資入庫、報關和領用等環節的控制等。這都是完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有效手段,保證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有效的進行,促進企業穩定快速的發展。
(三)加大政府監督力度。若想加大政府監督的力度,首先應該建立政府行為的社會評價和責任約束制度,進而讓制度有效地防止政務中官僚主義和公權私用的現象出現。在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制度還能實現政府監督的科學化,保證政府的執法人員能夠不盲目執法。另外,還要協調政府監督的機制,賦予政府財政部門行政處罰的權力,進而加強政府監督的力度,更好地完成會計監督的工作。
四、結語
總的來說,作為我國經濟監督的組成部分,會計監督能夠維護社會主義的經濟秩序和財政法律法規的執行。因此,企業應該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加大會計監督的執行能力,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婷.國有企業會計監督的現狀與對策[J].老區建設,2009年02期.
[2] 薛付華,沈菊.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引發的思考[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姚慶.論我國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的完善[J].企業經濟, 2007年l0期.
[4] 葛晉萍.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問題研究[J].新財經(理論版),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