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中職學生具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尚不成熟;中職學生個性比較突出、自我約束能力差、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傳統說教、一味灌輸的教育方式無法改變固化在學生心中的一些習慣和觀念。中職教育與社會人才的需求相差勝遠。在中職學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競爭意識。
【關鍵詞】中職學生;問題行為;培養目標;拓展訓練;意義
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學校培養的是中等技能型人才,要求中職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具有積極樂觀的為人處事的態度、較強的職業意識和競爭意識,在工作崗位上,要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觀念。然而中職學校在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法上,與社會要求有著很大的差距。從事中職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中職學生心理和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沖動焦躁型:易怒易躁、語言粗俗、擾亂教學、打架滋事、頂撞長輩、過分親昵異性。
(2)沉默寡言型:獨來獨往、人多局促、不善交往、不自信。
(3)逃避懶惰型:逃避勞動、不愛運動、逃避學習等。
(4)偽成熟型:吸煙飲酒、上網成癮、接觸黃毒、拉幫結群、社會風氣重。
再者,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社會需要的是研究型、創新型、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傳統的教育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一的說教式德育教育,不能觸及學生心靈深處
德育教育一直貫穿著學生生活,德育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不可教的,是不能靠教本蒼白的說教去感化學生的心靈,那僅僅是直接傳遞道德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和情感素質的培養。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 道德養成是一個知、情、意、行并存的過程。如果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直觀和體驗中,讓學生靠理性去思考獲得,才能與學生心靈發生碰撞,才能轉化為他們的品德。拓展訓練課程是比較好的載體。
二、中職學生理論實踐課,缺乏團隊協作意識
現在中職教育的模式是理論加實踐,也是脫離不了傳統的講授,一般是講后才練。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如果把他放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和總結,比簡單的課堂理論傳授,更容易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在實踐過程中,雖然給學生進行了分組,但是在具體組織和協調中,對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顯得不夠,而且學生也沒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這對學生以后上崗工作,與員工之間的協調和交流,團隊協作能力都是不夠的。所以,在理論實踐課中,一開始把學生建立成幾個團隊,輔以拓展訓練課程的理念,給學生分配任務,強調通過團隊協作來完成任務,建立起團隊之間的競爭機制,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是終生受益的。
三、簡單的體育教育,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競爭欲望
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體育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傳統的體育鍛煉之外,許多學校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活動,學生總是認為,體育課就是跑跑跳跳,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除了對體能的鍛煉之外,還涉及到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的培養。而對于中職學生的特點,許多學生不愛體育運動,很少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在體育課上,簡單的做做樣子,根本達不到鍛煉的效果,更不要說對其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如果在體育課程中,融入拓展訓練項目,學生能夠達到:(1)增強體能并運用體育知識和技能;(2)提高運動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3)融洽的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4)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形成積極進取和樂觀的生活態度;(6)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拓展訓練強調的是“在體驗中學”和“先行后知”,是體驗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它回答我們這樣一個問題:知識和技能只是有形的資本,而強烈的進取心、頑強拼搏意志、良好的溝通和合作精神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能力,才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學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能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能夠使學生在訓練中學會做事,能夠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與人溝通;拓展訓練課程能夠使學生在成功完成項目中獲得自信心,能夠在挫折中學會承受壓力與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能夠在思考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拓展訓練課程能夠培養中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他們走出孤僻、懶惰、脆弱、自傲、責任心差等心理弊端。這個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宗旨,拓展訓練課程能對學生的人格培養和能力培養起到很大的作用。
拓展訓練課程形式也比較簡單。拓展訓練課程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組織、監控、引導者,把整個活動交給學生自己。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反復的體驗——分享——交流——感悟歸納——整合應用五個步驟,讓學生提出有效的應對方法和原理,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由思想轉變為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指導他們行動的理念,從而達到提高他們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
拓展訓練課程也很容易融入到課堂,比如體育課和德育課,都可以根據課程特點設置相應的拓展訓練項目,每學期四到六節的訓練課程,比較適合中職學生的特點。
通過以上分析,在中職學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顯得尤為重要。當然,對于學校來講,由于條件和場地的限制,開展拓展項目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可以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設置符合學校的拓展訓練課程,室內拓展訓練項目是比較適合中職學校開展的課程。只要我們教育者,把將每個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己任,在教學上多想想辦法,多借鑒優秀的教學案例,吧拓展訓練的思想融入到教學中,學生也能夠在我們的指導下逐步成長。
作者簡介:馮義彬(1978.11- ),男,四川成都人,本科,重慶市商務學校,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