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 要】“中亞”位于歐亞大陸的腹地,它像一個十字路口連接著亞洲的各個部分,又扼守著東西交通的要道,從絲綢之路到亞歐大陸橋,中亞都是重要的中轉樞紐。“中亞”一詞所對應的地理概念,在各個時期的各種著作中,差距都相當大,界限不確定,而在當今“中亞”一詞更多的指代中亞地區新成立的五個獨立共和國,這一指代的科學性值得推敲。
【關鍵詞】中部亞細亞;中央亞細亞;劃分
術語“中央亞細亞”(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固定的被用來指代新成立的五個國家,但關于這個術語的適用范圍還沒有統一的定論。關于有一定特征的地理區域的劃分以及命名問題,很少有人能成功的同時按照不同的特征來劃分同一體系的主體。確實,按不同的特征來進行區域劃分通常會導致前后矛盾。因此,在劃分區域之前,要有明確的劃分依據。在地區命名的時候,要盡量不破壞現有的傳統。
首先,應該按照怎樣的特征來劃分區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按照自然地理條件來劃分,通常被稱為“中央亞細亞”的地區是蒙古以及中國的西部地區(包括西藏),而不是所謂的“俄屬突厥斯坦”,即“中部亞細亞”(Средняя Азия)。這是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甚至是擁有不同自然地理條件的國家。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在俄羅斯的地理文獻中就出現了不同的地理名稱來命名這個地區,但在國外就沒有明確的區分。
不同年代的詞典對于這個術語的解釋如下:
20世紀初,布羅克豪斯和埃弗龍百科詞典是這么解釋的:
《中部亞細亞(中央亞細亞)》——地理術語,亞歷山大·馮·洪堡后,這個術語的定義變得較為固定,主要指代亞洲大陸內部地區。亞洲的平均維度是北緯44 1/2°,洪堡認為“中部亞細亞”的范圍是往北以及往南各5°(即北緯39 1/2°—北緯49 1/2°),西臨里海,東部邊界和從前一樣模糊未定。
目前,所有亞洲大陸封閉的盆地常被稱為“內亞”,同時,從帕米爾高原一直到東邊的地域仍被稱為“中央亞細亞”,西邊的突厥斯坦,咸海-里海低地部分以及伊朗被稱為“中部亞細亞”。“中部亞細亞”狹義上只包括突厥斯坦區域,即西至里海,東到帕米爾高原,北到咸海的額爾齊斯河分水嶺,南至科佩特里山和都庫什山之間的區域。”
可以看出,文章標題上“中央亞細亞”和“中部亞細亞”是同義詞,但在文本中這兩個詞又有明確的界限劃分。這完全就不是同義詞了。
1975年的蘇聯大百科全書中寫道:
“《中部亞細亞》—蘇聯亞洲領土的一部分,西至里海,東到中蘇邊境,北至咸海流域的額爾齊斯河流域分水嶺,南至伊朗和阿富汗的邊境。1924—1925中亞民族劃界之前,《中部亞細亞》被稱為“突厥斯坦”,后被《中部亞細亞》(和《中央亞細亞》不同)取代。但在國外地理學中《中部亞細亞》和《中央亞細亞》 沒有明確的劃分。”
“《中央亞細亞》是亞洲的一個自然區域,包括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和山地。東至大興安嶺南麓和太行山,南至印度河上游及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的縱向嶺谷區。西面和北面依次是哈薩克斯坦東部諸山脈,阿爾泰山,東、西薩彥嶺,基本上一面和蘇聯的邊境線吻合,另一面與中國和蒙古的邊境線吻合。根據不同的估算,《中央亞細亞》的面積約為500萬到600萬平方公里。”
這是按照自然地理條件來劃分的。Н.Н. 阿列克謝葉娃和И.С.伊萬諾娃嘗試在文化和文明特征的基礎上劃分區域,這樣就避免與自然地理產生直接的沖突。但這恐怕也是行不通的。作者們寫道:“目前,大陸以及大陸的部分區域進行劃分時,第一種劃分法越來越多的拋開文明和文化,政治地理因素,因為這些因素經常導致區域劃分與自然地理界限不能夠重合或者不一致”。有一些自然地理區域剛好與文化文明區域相吻合,但是另一些區域就相差甚遠。因此,試圖創建一個世界通用的地理區域劃分法注定是要失敗的。
“自1991年新的獨立國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開始用“中央亞細亞的”來代替“中部的”命名自己......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國家不愿意把自己當成俄羅斯文明區的一部分。”曾經被稱為“中部亞細亞的”地區,如今為了和帝國脫離干系,改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區域名稱。這符合邏輯么?
我們不會就詞義進行爭論,誰更接近世界的中間部分—“中部亞細亞”或者“中央亞細亞”:這兩個名稱其實都不完全正確,因為哈薩克斯坦甚至進入歐洲區了。但存在地理傳統,要想打破這個傳統,需要非常有力的論據,而這樣的論據目前還沒有人可以找出。事實在于,“中央亞細亞”(傳統意義上的)歸為一個歷史文化區域是行不通的,而哈薩克斯坦在自然地理方面已經超出了“中部亞細亞”的范疇。我們想為五個獨立的原蘇聯共和國分割出一個區域,一個正在形成的區域,而在蘇聯時期,這個區域曾被稱為“哈薩克斯坦和中部亞細亞”。雖然這個詞組有些繁瑣,但是哈薩克斯坦還是有很大一部分領土是屬于“中部亞細亞”的,而除去新成立的這五個國家從東帕米爾高原起才可以歸入傳統意義上的“中央亞細亞”。我們為什么要放棄一個公認的名稱而使用別的名稱, 況且這另一個名稱已經有自己所指的區域?
造成混淆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新成立的國家希望顯示自身的主權地位,他們沒有靠實際的政治經濟成就來證明,只是靠口頭聲明。
(2)很多地理盲的大眾媒體,只追求快速使用一個新詞,而不管其對錯。
(3)一些專家們追求建立一個統一的——適合任何情況的——世界區域劃分法。最后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在俄羅斯地理學中“中部亞細亞”和“中央亞細亞”這兩個區域歷來都是不同的。這兩個地名的爭論不是類似命名一個地區這樣的術語問題,而是地理問題:劃分兩個區域或者一個區域,用什么方法劃分?這些區域的自然條件差別很大,這有利于兩個地區的劃分。那么新獨立的這些國家地理上只能屬于其中的“中部亞細亞”,把這幾個國家和“中央亞細亞”聯系在一起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參考文獻
[1] 吳筑星.沙俄征服中亞史考敘[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