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秋玉
【關鍵詞】《小露珠》 教材 設計意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068-01
一、教材解讀
《小露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課文,描述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動、植物們對小露珠的喜愛,勾勒了大自然和諧、美麗的畫面,贊揚了小露珠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文章不僅語言準確、生動形象,而且巧妙地融科學知識、思想啟迪于一體,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
二、設計理念
三年級小學生初步具備“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但其思維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筆者結合新課標對中年段學習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設計教學時注意教學方法實施的直觀性、多樣性以及教學內容的新穎性、生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充滿童趣的情境氛圍,拉近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喚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側重引導學生細致閱讀重點段落和語句,通過反復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文本的意境,感悟“無私奉獻”的小露珠的高尚品格,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創設情境,精讀第2~7自然段
(一)精讀第2~5自然段
1.師:小露珠深受小動物們的喜歡,請你自讀課文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動物,你會怎樣問候小露珠呢?與同桌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由“鉆石”“水晶”“珍珠”帶出的三個打比方的句子,體會小露珠的美和作者的贊美之情。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課文雖然沒有出現“美麗”這個詞,卻把露珠寫得很美的寫作方法。
2.師(創設對話情境):假設老師是小露珠,你們是小動物,你們在遇見我時,會怎樣向我問早呢?
【設計意圖】對話情境的創設有效地打破學生學習的局限性。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可愛的小燕子、美麗的鸚鵡、機靈的猴子等,在師生愉快的情境對話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3.師(概述):哪位同學能說一說為什么小動物們特別喜歡小露珠?
(相機板書:閃亮 透明 圓潤)
4.教師:再次用課件展示小露珠的優美,使學生充分感受小露珠獨特的美。
5.師(引導學生拓展想象):除了書本上提到的小動物,小露珠還會遇見哪些小動物?它們又會怎樣贊美小露珠呢?請用上“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這一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巧借課文空白處進行拓展練習降低了學習難度,突破了教學難點。說話練習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領悟小動物對小露珠的喜愛,充分感受小露珠的外在美,享受審美的情趣。
(二)精讀第6自然段
1.師:小露珠除了深受小動物們的喜愛,還受到誰的歡迎?原因是什么呢?誰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小露珠對植物的作用。(課件播放“小露珠裝點植物顯現勃勃生機的場景”)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潛心品讀,品味語言文字中滲透的情感,領悟小露珠使諸多植物“格外精神”和“生機勃勃”。通過體會花草樹木的變化,為理解花草樹木感謝小露珠打下基礎。
3.師(創設說話情境):小露珠使花草樹木變得格外精神、俊俏,花草樹木十分感謝小露珠,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種植物,你會對小露珠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說話,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小露珠滋潤萬物的作用有更加深切的體會,而且有助于學生自覺借鑒課文中的詞語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讓學生豐富內心體驗的同時,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精讀第7自然段
1.師:小露珠把美麗奉獻給大家,可是它自己呢?請自由讀第七小節。
2.師:在太陽公公的照射下,小露珠漸漸變成了水蒸氣,但它依然微笑著,為什么呢?猜猜此時它心里在想什么?(雖然我就要消失了,但我把植物裝點得那么精神,我很快樂,我覺得這是值得的)
3.師:正是因為如此,植物們多想把小露珠留住啊,它們是如何挽留小露珠的?小露珠和植物們會互相說些什么?
4.師:小露珠把植物們打扮得如此漂亮,但它卻不得不離開植物們,它犧牲了自己卻給別人帶來美麗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多么讓人感動。讓我們一起讀最后一小節,把這感人的一幕牢牢記下來吧!
【設計意圖】朗讀以情感為紐帶,牽動著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沉醉在難舍難分的情緒中,并熱切地期盼著小露珠的再次到來。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