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關鍵詞】情境創設 數學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076-0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創造各種環境,提供機會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可見,讓學生處在生動的環境中學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創設有效的數學課堂情境呢?
一、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情境是數學學習的載體,是學習情感的誘因,是學習活動的平臺。利用有效教學情境,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學時,教師要在探究新知前一階段,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現實生活經驗,用好教材上的主題圖,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材料,巧妙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從而能快速、高效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移和旋轉》中的“旋轉”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導入。
課件顯示:某收費站轉桿運動情境
師:仔細觀察轉桿關閉和打開的兩次旋轉運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生:圖(1)是從上往下轉,圖(2)是從下往上轉的。
師:它們旋轉方向不一樣,圖(1)旋轉的方向是……
生:是順時針旋轉。
師:為什么說是順時針的方向?
生:與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旋轉方向是一樣的。
師:與它方向相反的叫……
生:逆時針旋轉。
師: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嗎?
生1:都是繞著同一點在旋轉。
生2:都旋轉了相同的角度(90°)。
通過收費站轉桿的導人,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感知旋轉的三要素——旋轉的中心、方向和角度。可見,當學習材料和生活經驗相結合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最感興趣,才易于理解并接受。
二、展示情境,體驗模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一個學習者主動探索、積極參與意義建構和積極思維的過程。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交給學生思維的主動權,在一些抽象的知識點上抓住關鍵,建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觀察、探究,以便真正主動參與到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中來。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萬以內數的大小》時,筆者采用了創設游戲的情境教學。
筆者在黑板上先寫有“個、十、百、千”的數位,數位的下面相應的各有一個可裝卡片的袋子,兩邊各一個。如下圖:
男生組 女生組
千百十個千百十個
□□□□□□□□
大屏幕一一出示游戲規則。老師把學生分成兩組:男生組和女生組。每組各選一個學生上前抽簽,從個位抽起,比一比,哪一組抽的數大。
首次抽簽:男生組抽到9,女生組抽到7。(男生集體歡呼)
師:(隨機采訪一位男隊員)你為什么這么開心?
生:因為我們抽到的9比她們組的7大。
師:(再采訪一位女生隊員)你現在是怎么想的?
生:沒關系,還要看其他數位上的數呢!
繼續抽簽,得出結果:男生組3879,女生組6357。(女生集體歡呼)
師:(采訪女生組隊員)現在你們為什么開心?
生:我們有6個千,他們只有3個千。當然我們贏了!
(師板書3879<6357)
師:如果男生組千位上也抽到了6,那么6879和6357怎么比呢?
生:千位上的數如果一樣,只要比較百位上的數字,8比3大,所以6879比6357大。
師:如果男生組最后抽到0,怎么辦呢?
生:那就變成879了。
師:這時879和6357比,哪個大?為什么?
在筆者的不斷追問下,學生們逐漸領悟到:四位數一定比三位數大;當位數一樣多時,只要看最高位上的數誰大就行了。通過游戲情境,學生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形成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此時的學生興趣特別高漲,急切地想投人到下一輪比賽中。下面的游戲規則讓學生們自己定。每次抽到的數字由他們自己決定放在哪一位上。比一比哪隊抽的數大……
這個游戲中,安排了數位相同(首位相同或不同)、數位不同的數的比較,游戲過程中不斷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不僅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互動,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而且還鼓勵他們繼續探究,去獲取更多的新知,讓思維在成功的歡樂中跳躍。
三、再現情境,鞏固拓展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兩者相互依存,只有當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這樣才會真正領會到數學的真諦,享受成功的愉悅,才能在活動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時,筆者出示了一則餅干錄像廣告。
師:同學們從廣告中獲得什么信息?
生:8塊餅干的鈣含量=1杯牛奶的鈣含量。
出示:小明吃12塊餅干,喝了1杯牛奶,鈣含量共計500毫克,你知道每塊餅干和1杯牛奶的鈣含量分別是多少嗎?
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生:把1杯牛奶替換成8塊餅干,
8+12=20(塊);
1塊餅干鈣含量500÷20=25(毫克);
1杯牛奶鈣含量25×8=200(毫克)。
師:同樣是餅干,包裝也有不同,在2個同樣的大盒和5個同樣的小盒中裝滿餅干,正好是100塊,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塊,每個大盒和小盒各裝多少塊?
大家討論交流。
師:這里有2個算式,(100-8×2)÷(2+5)、(100+8×5)÷(2+5),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計算。
師:誰能解釋一下,分別說出理由。
……
讓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本就源于身邊的現實世界。
總之,情境的創設要服從于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以及心理需求,服務于教學目標,服務于教學重點,真正達到“吸引學生,激發興趣,服務教學,提高效率”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提高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使學生獲得經驗的情境,有效激發情感,激活思維,才能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使情境創設更好地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