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華
【關鍵詞】小學思品教學 活動 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125-01
在小學思品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地說教講理,是很難被小學生接受的。教師需要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融于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拘一格,延伸課堂,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促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經常組織趣味游戲活動、情景模擬活動、實踐操作活動,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趣味游戲活動
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小學思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知識經驗等,將教學內容以趣味游戲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獲得情感培養和思想熏陶。
例如,教學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一年級下冊第4課《過家家》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繪制若干關于家庭生活的主題畫,并將其張貼在教室內的不同地方。上課時,請學生自選主題,或者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選取生活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過家家”的游戲活動,再現生活片段。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情趣,產生熱愛生活、關心父母與長輩的積極情感;讓學生意識到“在家庭生活中,有幸福和快樂,也有困難和麻煩”,學會溝通,掌握與其他家庭成員相處的技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需要遵守游戲規則,這可以促使其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由于一年級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容易因專注于游戲而忽略了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及時調控,合理搭配小組成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融入游戲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在學生做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隨時關注,把握教育契機,進行啟發和引導。
二、情景模擬活動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是一種生活,怎樣在這段時間里積極地、主動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們的研究重點。”在小學思品教學中,教師可將生活引入課堂,巧妙創設真實自然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進行情景模擬或者角色扮演,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
如教學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五年級下冊第5課《我來做市長》時,教師可以組織情景模擬活動,深化學生的認知與感悟。活動主要包括“競選市長”環節和“市長組閣”環節。(1)競選市長。請競選市長的學生上講臺,演說各自的施政要領。其他學生作為“投票者”針對演說內容進行現場提問,“競選人”現場解答,“投票者”給能夠勝任“市長”一職的“競選人”投上一票。教師隨機采訪“投票者”,請他們談談市長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投票的原因等。(2)市長組閣。“副市長參選者”進行施政演說,針對某方面提出舉措與看法。然后,新任“市長”參考群眾意見,選出助手進行組閣,并說明理由。而臺下的“市民”可給市領導提出意見與建議。這樣的情景模擬活動,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并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體會市長的職責與工作,加深對市長角色的了解,形成社會責任感,明白“我是社會中的一員,應該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的道理。
三、實踐操作活動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道的:“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能夠教會頭腦準確地、清晰地思考。”在小學思品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兒童蘊藏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師需要給他們創造自主實踐的機會,帶領學生動手、動腦,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組織不同的實踐類或操作類的學習活動,如動手制作學具、進行小實驗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如教學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一年級上冊第15課《過新年》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制作新年禮物。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你們看,書本上的小朋友動手制作了賀卡送給爸爸、媽媽。現在,大家也跟著老師一起制作新年賀卡等新年禮物吧。”教師可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運用畫、剪、刻、貼等制作方法,盡量利用生活物品來制作個性化的賀卡或者其他新年禮物。完成制作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設計并制作的新年禮物的含義。然后,師生一起點評作品,選出最獨具特色的新年禮物。最后,讓學生們互送禮物,以增進友誼。這樣的動手操作活動,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做中學,學中做,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總之,在小學思品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在課堂上靈活運用與穿插各種活動,讓小學思品課堂更加靈動多彩。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