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 韓偉偉 宋馬林
摘要: 通過構建節能減排指標體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數對2004~2010年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省域的節能減排效率表現特征,進而運用Tobit模型對省域節能減排效率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節能減排效率在此期間處于波動狀態,略有提升態勢,這得益于技術進步,但節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數省份的節能減排技術取得進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對外開放度等三因素促進了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提高,而能源價格對節能減排效率的進步有所阻礙,反映中國能源定價機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Malmquist指數;T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時,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約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國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代價太大,資源環境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已走到盡頭。無論是內在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還是外在國際的壓力,中國亟需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等約束性目標。這是在“十一五”規劃目標完成基礎之上的新目標,因此更加具有挑戰性。近年來,中國各省市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評價分析中國各省域節能減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響因素,這將對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及各省市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有著理論與實踐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我國能源效率和環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對于節能減排研究,以上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環境效率,或者說將能源與環境(污染排放)分開研究還是不夠全面的。現實中節能減排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協同效應。在生產和能源消耗的過程中,得到產品的同時,亦帶來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節能的同時也實現減排,同時也可以對“三廢”進行有效利用,獲得效益。所以將節能和減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有必要重新構建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研究節能減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獻對中國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宋馬林等采用DEA方法對中國區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5];孫欣運用Malmquist指數對中國及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6,7]。但這些研究設計的指標體系不夠完善,更沒有對影響節能減排效率的因素進行研究。鑒于此,本文建立中國節能減排評價投入產出指標體系,運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數對中國際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進而分析其影響因素。
〖BT4〗一、評價方法模型、指標體系及數據
(一)節能減排效率評價方法模型
中國各省市的節能減排系統,可以看作一個個單元,通過投入得到產出的活動。針對投入產出這一問題,可以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中國節能減排效率。由于節能減排涉及到“節”和“減”的內涵,需要考慮到當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數方法來測算節能減排效率。
節能減排效率進步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方面是引進先進技術或是技術自主創新引致的節能減排進步(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是節能減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導致節能減排進步(技術效率)。即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
摘要: 通過構建節能減排指標體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數對2004~2010年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省域的節能減排效率表現特征,進而運用Tobit模型對省域節能減排效率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節能減排效率在此期間處于波動狀態,略有提升態勢,這得益于技術進步,但節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數省份的節能減排技術取得進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對外開放度等三因素促進了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提高,而能源價格對節能減排效率的進步有所阻礙,反映中國能源定價機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Malmquist指數;T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時,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約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國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代價太大,資源環境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已走到盡頭。無論是內在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還是外在國際的壓力,中國亟需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等約束性目標。這是在“十一五”規劃目標完成基礎之上的新目標,因此更加具有挑戰性。近年來,中國各省市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評價分析中國各省域節能減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響因素,這將對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及各省市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有著理論與實踐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我國能源效率和環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對于節能減排研究,以上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環境效率,或者說將能源與環境(污染排放)分開研究還是不夠全面的。現實中節能減排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協同效應。在生產和能源消耗的過程中,得到產品的同時,亦帶來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節能的同時也實現減排,同時也可以對“三廢”進行有效利用,獲得效益。所以將節能和減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有必要重新構建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研究節能減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獻對中國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宋馬林等采用DEA方法對中國區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5];孫欣運用Malmquist指數對中國及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6,7]。但這些研究設計的指標體系不夠完善,更沒有對影響節能減排效率的因素進行研究。鑒于此,本文建立中國節能減排評價投入產出指標體系,運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數對中國際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進而分析其影響因素。
〖BT4〗一、評價方法模型、指標體系及數據
(一)節能減排效率評價方法模型
中國各省市的節能減排系統,可以看作一個個單元,通過投入得到產出的活動。針對投入產出這一問題,可以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中國節能減排效率。由于節能減排涉及到“節”和“減”的內涵,需要考慮到當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數方法來測算節能減排效率。
節能減排效率進步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方面是引進先進技術或是技術自主創新引致的節能減排進步(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是節能減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導致節能減排進步(技術效率)。即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
摘要: 通過構建節能減排指標體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數對2004~2010年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省域的節能減排效率表現特征,進而運用Tobit模型對省域節能減排效率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節能減排效率在此期間處于波動狀態,略有提升態勢,這得益于技術進步,但節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數省份的節能減排技術取得進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對外開放度等三因素促進了中國省域節能減排效率提高,而能源價格對節能減排效率的進步有所阻礙,反映中國能源定價機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Malmquist指數;T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時,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約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國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代價太大,資源環境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已走到盡頭。無論是內在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還是外在國際的壓力,中國亟需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等約束性目標。這是在“十一五”規劃目標完成基礎之上的新目標,因此更加具有挑戰性。近年來,中國各省市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評價分析中國各省域節能減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響因素,這將對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及各省市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有著理論與實踐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我國能源效率和環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對于節能減排研究,以上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環境效率,或者說將能源與環境(污染排放)分開研究還是不夠全面的。現實中節能減排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協同效應。在生產和能源消耗的過程中,得到產品的同時,亦帶來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節能的同時也實現減排,同時也可以對“三廢”進行有效利用,獲得效益。所以將節能和減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有必要重新構建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研究節能減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獻對中國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宋馬林等采用DEA方法對中國區域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5];孫欣運用Malmquist指數對中國及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研究[6,7]。但這些研究設計的指標體系不夠完善,更沒有對影響節能減排效率的因素進行研究。鑒于此,本文建立中國節能減排評價投入產出指標體系,運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數對中國際省市節能減排效率進行評價分析,進而分析其影響因素。
〖BT4〗一、評價方法模型、指標體系及數據
(一)節能減排效率評價方法模型
中國各省市的節能減排系統,可以看作一個個單元,通過投入得到產出的活動。針對投入產出這一問題,可以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算中國節能減排效率。由于節能減排涉及到“節”和“減”的內涵,需要考慮到當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數方法來測算節能減排效率。
節能減排效率進步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方面是引進先進技術或是技術自主創新引致的節能減排進步(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是節能減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導致節能減排進步(技術效率)。即節能減排效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