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鋒
【摘 要】煙不常形,教無定法。成功的課堂導入,猶如一首悅耳動聽的樂曲,能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閘門,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猶如一塊磁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作者理論聯系工作實際,論述了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導入的途徑。
【關鍵詞】懸念;歌謠;故事;游戲;直觀
課堂導入恰似一臺好戲的序幕,一部樂章的序曲,一篇新聞的導語。正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指出:課堂的第一錘只有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才能激發起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因此,成功的課堂導入,猶如一首悅耳動聽的樂曲,能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閘門,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猶如一塊磁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到底采取什么方法“閃亮”登場呢?
一、懸念導入,引人入勝
古人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思索才有所得。在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時,教師只有圍繞教學目標,巧設懸念性疑問,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性思考。譬如,我在執教“三角形內角和”的導入時,先讓學生各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并迅速量出所有三角形三個角的大小。然后,我興高采烈的告訴學生:“你們只要任意報出一個三角形中的兩個角的度數,我就快速準確無誤的猜測出另一角的度數。”話音剛落,學生爭先恐后的報出各自量出的兩個角的度數,我分別正確無誤的猜出了另外一個角度數,學生目瞪口呆,驚訝萬分。如此懸念性導入,在學生的矛盾沖突中引出課題,促使學生都迫切探尋其中的奧秘,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二、歌謠導入,拋磚引玉
小學生比較喜歡歌謠,教師采取歌謠導入新課,能有效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情緒處在長時間的興奮之中,從而在更牢固地記憶重點知識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譬如:我在執教《1、2、4乘法》的導入時,就請幾個學生到講臺上來扮演青蛙,其他學生跟隨我一起唱《數青蛙》歌謠:“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嗵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嗵,撲嗵兩聲跳下水。又如教師在執教《乘法分配律》導入時,假如直接告訴小學生字母表達式:A×B+A×C=A×(B+C),那往往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此,我將之改編為如下歌謠:你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你,你愛爸爸,你愛媽媽,你愛爸爸和媽媽。接著結合數學式子(3×4)+(3×5)=3×(4+5),其中“3”代表你,“4”代表爸爸,“5”代表媽媽,“×”號代表愛,這樣就融合成了溫馨的小家庭快樂。你×爸爸+你×媽媽=你×(爸爸+媽媽)。如此的新課導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完全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不斷提高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此,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改編成相應的趣味性故事,并通過繪聲繪色的導入,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譬如:我在執教《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課的導入時,就講述了《小數點引起的悲劇》的故事: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宇航員獨自駕駛飛船在太空進行實驗,當他快要圓滿完成任務之時時,由于檢查員的粗枝大葉,點錯了重要數據的小數點,導致飛船發生非常危險的故障,在這生死關頭,這位勇敢的宇航員沉著冷靜,繼續堅持工作,在人生的最后時刻,他與女兒訣別道:“親愛的寶貝,請轉達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習中的每一個數,每一個小數點,決不能再發生小數點的悲劇啊!”飛船從此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中。許多學生被這個故事所震撼,都積極投入到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中去。
四、游戲導入,輕松自然
小學生活潑好動,一般酷愛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靈活應用游戲導入新課,可化枯燥為樂趣,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譬如,我在執教《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的導入時,就笑容可掬的說:“請大家任意報出一個多位數,我都能立即說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學生喜笑顏開,爭著報數,都想把老師問倒。可是,我一一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從而使不少學生露出驚喜之色。此時,我繼續發話:“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如此導入新課,能讓學生帶著疑問積極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并始終保持精神飽滿的學習狀態。
五、直觀導入,開門見山
教具、實物、投影比直白話語更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教具、實物、投影等進行直觀導入,有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有利于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逐步形成理性感受。譬如,我在執教《三角形的認識》導入時,先拿出一條鮮艷紅領巾,初步讓學生認識紅領巾的形狀是三角形;接著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經常看到的三角形實物,許多學生道出了如下實物:衣架、拐杖、三角旗、自行車三腳架、房架和木工鋸下的臺角等。在如此的導入過程中,學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屬于一種常見的幾何圖形,從而為他們進一步探究三角形的內涵和共同特征奠定了基礎。
煙不常形,教無定法。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形式和技巧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必須堅持以“實際、實用、實效”為革新原則,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緊緊圍繞“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這一教學目標,靈活選用,精心設計,那一定會激勵學生肯學數學、會學數學、學好數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徐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