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和諧的學習氛圍,生動的教學情境,豐富的體驗活動,有效的分層練習,多元的激勵評價這些積極的情感因素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情感;英語;靈動
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情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并要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細節之中。實踐證明,教學中注重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開展豐富的體驗活動,設計有效的分層練習以及實施多元的激勵評價對于構建靈動的英語課堂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快樂學英語
英語教學中,學習氛圍是極其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以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當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努力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英語。
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上課前,教師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迅速進入課堂角色,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學活動,用自己的激情去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其次,要融洽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教師與學生要平等相處,建立友好關系,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再次,要展現自身魅力。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在一定程度上來自教師的魅力。課堂上,教師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形象生動的板書,獨特新穎的見解,夸張幽默的表達都會讓學生無比欽佩,產生學習的愿望。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情境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說過:“要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教學情境的創設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設有價值、有意義、有趣味的教學情境,使英語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筆者觀摩過小學英語特級教師沈峰的公開課,課堂上她總能自然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動的語言交際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既得到了基本技能的訓練,也充分培養了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
T: Look at me, please. Now, Im a grandma. Im ill and tired. I want to go home. I need help. How can I go home?
S1: By bus.
T: Its too late. There is no bus now.
S2: By taxi.
T: Good idea. But I have no money.
S3: Lets go on foot.
T: Im ill and tired now. I cant walk any more.
S4: Ill ride a bike and carry you home, OK?
T: OK. Thank you. You are a kind boy.
教學中,沈老師精心創設了一個老奶奶需要別人幫助的情境,引導學生說出了“by bus,by taxi, on foot,ride a bike and carry her”等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既緊扣該單元的主題“Lets go by bus”,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為他人著想的品質。
三、設計游戲,在活動中提升能力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學中,我注重設計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 3 Whats your job? B、C部分時,我設計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小偷偷去了單詞家族的重要文件,警察再去尋找缺失的字母,這樣幫助學生進行四會單詞的拼寫練習,游戲中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合作意識強烈,不知不覺中輕輕松松掌握了英語知識,提高了英語水平。
四、分層練習,培養學生學習信心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設計出不同層次的練習,可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優等生能從基礎知識出發,獨立進行有效的拓展,使自己的思維和視野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夯實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有比較大的進步,在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有所提高;而學困生只要能達到《課標》設定的底線要求即可。教師可以根據難易程度設基礎題和拓展題,保證每個層次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好英語的信心。
五、多元評價,以激勵促學生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因此教師要積極構建多元的激勵評價機制,讓學生獲得自信,收獲成功。英語課上,老師除了合理和適當的激勵,充分利用語言的評價,也可以結合獨特的獎勵標志。
一段流利的誦讀、一次精彩的情境表演,一回游戲奪魁后,教師都可以及時獎勵一粒金燦燦的“種子”,積滿10粒種子后,可以兌換一朵紅通通的“鮮花”,積滿10朵“鮮花”后,可以換一顆沉甸甸的“果實”。此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小組間或同桌學生相互評價的能力,例如在學生朗讀完英語課文后,讓學生相互評價,在獨立完成練習后,讓學生交換批改,用星級進行評價,星數在班級前一半,或比前一節課有進步的學生可以兌換一粒“種子”標志。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情感因素,讓真摯、熱情、快樂的情感在課堂上盡情流淌,相信我們的英語課堂定會充滿生命的靈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妙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