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廣
課堂屬于教育的主要營地,學生接受的教育通常是在課堂中完成,而高效的課堂教育通常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采用實驗、生活以及探究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的針對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進行培養,還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隨著我國教學事業的改革,小學數學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傳統的“灌入式”教學已經逐漸轉變為“自主探究”教學,課堂氛圍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進行分析。
1.運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1運用實驗的優勢
當代信息技術發展較為迅速,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用到教學控制平臺,教學控制平臺實現了師生之間的及時互動,且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教學控制臺,教師就能夠直接使用多媒體教室中的計算機,向學生展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還能夠通過教師機來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此種運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的形式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1.2具體操作
例如,教師在教授幾何圖形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室的大屏幕向學生講解幾何圖形的畫法,學生通過觀察具體的操作,掌握幾何圖形的畫法,并進行思考。隨后,教師可題目發送到學生機中,并對學生的現場操作考察,當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實驗,在遇到困難時就能夠及時的通過電子系統進行提問,教師及時的給予學生幫助。當課程結束后,教師可通過現場操作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踴躍的參與到日常教學中,且全體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充分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高效教學。
2.從實際出發能夠使學生集中精力
2.1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才能夠集中精神,發散思維,假如在緊張沉悶的環境下學習,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逐漸分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輕松的學習環境對于孩子來說較為重要。教師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選擇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氣氛,例如游戲以及合作學習等,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成功的喜悅,且能夠再次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長此以往,學生便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課堂中的表現也會更加活躍。
2.2聯系生活實際
教學活動結束后,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熟練的運用知識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且教育部也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的結合實際生活,促使學生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的體會現實生活的實際應用。此外,還需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進行評價,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以及考試取得的分數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學生能不能熟練的將數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聯系實際情況。例如教師在講解長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中,可提出問題,鄰居楊叔叔想用24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如此便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數學知識,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3.創立探究學習情景能夠使學生喜愛數學
3.1改變自我定位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者,在創設高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很多問題,主要教師能夠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一切以學生為主,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參加教學培訓,改變自我定位,就能夠有效的實現課堂的高效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3.2創建探究情景
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通常就是教師按照教學的規律,在先進思想的指導下,運用最少的時間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應當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并按照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而判斷課堂是不是高效的標準就是看經過教育后,學生是否有進步,是否高效的完成了教學目標。數學屬于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探究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多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活動。此外,由于不同的學生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開展探究活動時應當先觀察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創設探究性情景。例如在講解到“能夠被3整除的數字特征”時,教師可與學生的角色調換,并向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學生隨便說數字,由老師判斷該數字能不能被3整除,如此便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究活動,最終解決問題,使學生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并深刻的記憶這些知識。
4.結語
想要有效的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運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實際出發能夠使學生集中精力以及創立探究學習情景能夠使學生喜愛數學,這幾個方面都體現了課堂的高效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當做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制定多種教學方案,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慶豐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