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棟梁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方式等各種合作能力越來越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學校作為一名學生步入社會這個大學堂之前的中轉站,能讓學生在學校這個“象牙塔”里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其合作精神、養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在學校里的合作,基本上是以合作學習為主,是在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上構成的的一種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是一種民主的、協調的,相互認同、接納、獨立平等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是新課標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那什么叫合作意識?合作意思的培養有哪些好處?怎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合作意識?通過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就這三個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以便我們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能更有實效性,更有科學性,更具有全面性,為更好地適應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高中;體育;合作;意識
引言: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方式等各種合作能力越來越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教育層面上來說,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學校教學目標之一,學校作為一名學生步入社會這個大學堂之前的中轉站,能讓學生在學校這個“象牙塔”里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其合作精神、養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課程設置眾多,但是能在課堂中體現合作這個環節的,寥寥無幾,最能體能合作精神的課程莫過于體育學科了。那么怎樣在體育課堂上實現合作意識的培養,這就需要在教學環節中實施合作教育,在合作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我們的學生通過合作教育學會自我學習,學會合作學習,學會與他人相處。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設置了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從這點上來看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在學生中慢慢建立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從而使我們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加強。
一、合作意識在體育課堂中培養的價值所在
1.完善學校體育的德育內容、強化德育功能
合作是由兩個多個個體相互幫助,配合,協調工作。體育教學環節中對學生進行合作教育,實際上也就是對學生實施相互幫助的德育教育。通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合作配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樹立高尚的體育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有助于完善學校體育的德育內容和強化其德育功能。
2.順應了新課改的理念潮流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過程中,有很多的焦點問題和技術問題需要去探索、研究和實踐。課改在教學策略與方法上的改革力度很大,也非常迫切,是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過去的教學方式太注重“師教”,課堂教學過于強調認知的價值.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的發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以體現,學生在一種壓力和感到威脅的環境中學習,自主學習的意愿和情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失敗的體驗多于成功,痛苦多于快樂。當然也不能否定在我們傳統教育中仍有互幫互學的優良傳統,但是按現代社會對人的合作意識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合作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體育課堂中對學生合作意識培養的方法
良好合作意識的建立,并非一早一夕的事,這需要有長遠的培養計劃,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的精心組織,適時引導。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在課前應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并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案,合理組織,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法把課堂程變成具有相互合作環節的教學過程,學生樂于參與,樂意接受的過程,真正做到“樂中學”。合作教學過程中以小組互助為基礎,為各層的學生普遍參與提供了機會。合作小組中,包括學習困難的每一個成員都有更多的機會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種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進智力的相互激發,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協作以及學習結果的相互評價等。合作學習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機會均等、互助互學、合作探究。它改變了以往一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建立了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滿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我將合作意識的培養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激發誘導階段
學生的自覺性較差,目的性、計劃性不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組織性往往來源于教師誘導。因而這一階段應著力于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引導學生以高漲的情緒和學習熱情投入到科學的合作探究過程中來。
第二階段:自我消化階段
只有建立在充分的自主思考、探索基礎上的合作,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一階段的有無直接影響到合作的效果,經過上一階段的誘導,激發了學生探索欲望和思維的火花,這時還需留給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時間,讓學生在這個階段里做好合作前的準備,并能拿出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 第三階段:組內探究階段
組員在自主探索成果的基礎上共同磋商,研究學習目標和動作要領,明確主攻方向和需解決的問題,并根據組員間的分工合作,明確各自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開展合作探究。在此基礎上進行組內交流,各個成員根據探索結果進行觀點闡述和嘗試性練習。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集體研究或請老師指導,最后達成組內共識。
第四階段:組間交換階段
這個階段,每個小組可選派代表帶著各自的觀點和動作進行組間交流,并進行比較、辨析之后,進行小組演示或比賽,再對本小組的研究結論進行補充和修正。
第五階段:集中展示階段
通過上面的合作學習,各種層次的學生的思維都得到了深化,不僅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還互相補充,同學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系,每個人都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感受到集體智慧遠遠超過個人的才智,相互間的合作能帶來學習的更大效益,在這樣的過程中,無形地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