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霞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張瑞霞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通過項目化教學在《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實施后,實踐證明,該項目達到了課程的培養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文章提出以圍繞工作任務(項目)為中心進行課程改革,變知識本位為能力本位,真正體現高職教育的目標。
項目化教學;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教學設計;教學實施
項目化教學,就是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需要,密切聯系職業崗位的實際,從工作任務出發,將課程內容的理論與實踐密切,設計成專業技能的訓練項目。以該項目為載體實施教學,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運用項目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時,學生是主體,是專業技能訓練的主導。因此,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改革探索中,需要根據該課程相關崗位的需求,以及陶瓷工藝品相關行業專家,對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通過以實踐項目為單元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主要專業技能。具備調查分析能力、設計方案構思能力、陶瓷產品的造型能力,來完成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專業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
(一)開展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確定教學目標?
工作任務是崗位活動的內容,它是聯系個體和崗位的紐帶,在項目課程開發中處于重要地位。本人通過走訪企業并與專家進行交流,對陶瓷工藝品的設計和制作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最后將《陶瓷工藝品的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目標確定為:通過陶瓷工藝品的設計制作,掌握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的步驟;掌握陶瓷的成型技法;熟練運用陶瓷造型工具;熟悉陶瓷材料的特性及應用;了解陶瓷入窯燒制的基本流程;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刻苦精神和專注精神,來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二)進行項目設計,重組教學內容
在對《陶瓷工藝品的設計和制作》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及課程知識體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按照職業成長規律,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圍繞課程的工作任務設計兩個教學項目:一陶瓷工藝品造型設計與繪圖;二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
(三)以工作過程為序來設計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
工作過程有組織完整和嚴密的系統,每個工作任務都是工作過程的一環。本課程以教學目標為引導,以制作過程為主線進行教學項目的設計。涵蓋了該課程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以工作過程來進行項目設計,使學生掌握陶瓷工藝品設計制作的相關知識和技法。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本課程將主要圍繞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綜合了兩個方面的標準:學生專業技能的熟練程度和規范程度;學生作品的美學水平。評價根據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來進行,主要采用學生自評、展評、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展評是根據工藝類專業的特殊性進行的創新性設計,通過展評能體現綜合的多元藝術評價標準。
在本課程的教學實施中,我們注重對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強化陶藝案例教學或項目教學,注重以陶瓷設計賽事案例或項目作業來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加強陶瓷工藝品的設計與制作。
本人任教旅藝111班的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課程,首先讓學生課前準備本課程所需的工具材料,并向學生分發一些陶瓷工藝品賽事以及省級、院級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的資料,讓學生圍繞這些比賽和項目進行收集資料,然后根據設計項目進行分組,項目分組有利于小組成員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問題的集中交流與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課程開始向學生介紹80課時的整體安排,分兩個項目進行,每個項目又分為兩個模塊進行教學。
項目一陶瓷工藝品造型設計與繪圖:
模塊一優秀作品賞析。
我把大量優秀陶瓷作品及其他材質的工藝品圖片進行創意點分析,并把相關的網站進行鏈接,做成PPT進行展示,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其欣賞水平以及激發學生的設計興趣。學生們對工藝品了解甚少,只限于陶瓷工藝品方面。因此對富有創意的工藝品進行臨摹。通過優秀作品的鑒賞來了解工藝品提高其欣賞水平,找尋自己感興趣的元素進行設計,從而創作出優秀的陶瓷工藝品。
模塊二陶瓷工藝品造型設計。
在前期優秀作品賞析、課外資料搜集與市場考察的基礎上,學生開始設計市場所需求的陶瓷工藝品,繪制大量的設計草圖。我會針對每組學生搜集的素材進行分析,抽取圖片的共同點找出他們潛在的設計主題,學生們開始重點針對所選圖片的共性進行設計,并選出新穎富有創意、符合陶瓷工藝品工藝要求的設計草圖,來繪制作品的最終設計正稿。
項目二陶瓷工藝品制作:
模塊一陶瓷工藝品制作。
學生們根據項目一中繪制好的效果圖進行陶瓷工藝品制作,制作過程初期可能因為技法掌握不熟練導致作品出現問題。如成型工藝選擇不當、制作粗糙缺乏細致、裝飾圖案效果差等,通過不斷地實踐,制作會越來越熟練,這些問題也會相應的得到解決。學生制作出滿意的作品,來達到學習的目的。
模塊二施釉與燒成。
施釉與燒成是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釉料的厚薄、窯溫的控制都尤為重要。因為陶瓷作品燒制釉料會產生窯變,燒成后作品效果或許非常好,或許不盡人意。讓學生參與陶瓷施釉和燒窯過程,并了解施釉與燒成中注意的問題,對以后學生制作陶瓷作品大有裨益。
此模塊包含了作品燒成后的展示與總結。整個項目工作任務完成,作品進行展示后,每組同學先進行自我評價、展評、教師評價。我針對項目實施中普遍產生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作品的優劣進行評價。如何將自己的作品以最佳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來,如何設計出有創意的作品展板這都是很重要的,因此作品展示效果的設計極其重要。學生們針對以上問題各抒己見,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項目化課程,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陶瓷學院旅藝111班實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果:申報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并順利結題;并撰寫《陶瓷燈具與時鐘相結合的創新設計》一文,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中國陶瓷》雜志;兩套作品獲得2013年江蘇省“藝博杯”陶藝作品創新大賽優秀獎,部分作品被推選為優秀畢業設計作品。由此看來,實施項目化課程教學利大于弊,優點頗多,受到學生積極的回應。
從實施效果看來,實現了以下培養目標:1、拓寬了學生的理論視野;2、提高了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3、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4、懂得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意識的重要性;5、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陶瓷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課程以職業崗位和工作任務的項目化教學為本,以項目為載體,通過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工作過程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來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因此,這一教學模式值得在高職教育中普遍推廣。為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增磚添瓦,拓寬課程知識體系教學之路。
★此文為2013年院級課題成果,課題編號:57201332
[1]姜大源.論高職教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
[2]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于英.羅向榮.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07,(12).
[4]楊文明.高職項目教學理論與行動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G42
A
1005-5312(2014)17-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