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蘭
摘 要:根據新課程標準分析了小學語文的課堂模式,分別從自主學習、愉悅學習、課堂的實踐性、創造性談起,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課程改革;自主探究;愉悅;實踐;創新
幾年來,小學語文課堂改革發生了重大變革,老師們對課堂改革的認識由淺入深,不再停留在教學改革這一層面上,而是重視開發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拓寬了學習語文的渠道與形式。
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聽—記—練”是強調教師講為主,使學生過分依賴老師,是“填鴨式”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而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了思維,開發了智力,掌握了學習技能,能獨立地獲得知識。
在自主學習這一環節中,教師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可以為學生提供教學課件,設計自學提綱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探究、質疑,這時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共同查閱識字、圈點畫記,征討之后匯報自己對課文的認識,例如:自己讀懂了什么?是怎樣讀懂的?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勤思考,善探索的習慣和能力。
二、強調愉悅的學習法
“愉悅教育”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模式,是充滿“愛”的教育,遵循了學生主體性原則。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對語文的死板教學不會產生興趣,教師就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教師可設計精美的課件、圖片、視頻把學生的感觀認識帶到課堂情境之中,使學生產生心靈的觸感,升華到情感的共鳴,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去思考、探索。愉悅教學使學生對課堂充滿好奇和向往,教學任務就很容易解決了。
三、強調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性
“學以致用”,即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這是課堂學習的最佳境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在自己的研究討論中靈活地運用知識,運用學到的技能去學習識字、閱讀分析等,并且不要拘泥于課本知識,而是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新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跨越學科的界限。例如,學了《撈鐵牛》后,不妨讓學生動手做浮力的小實驗。比如學習了一句歇后語之后,就可以直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等。這都能促進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形成。
四、強調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拓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把語文學習拓展到課外,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提倡學生創新學習。例如,口頭表達、書面闡述,以及語文實踐活動。根據一篇文章、一段視頻,寫寫讀后感、觀后感,教師可以宏觀調控,利用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評議,讓學生對問題從新的角度、新的途徑中去認識、去思考,并能提出新穎獨特的見解,在點滴的積累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一節生動活潑的語文課的成功在于設置一個新穎的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討論,廣開思路,開拓創新,把學習變為興趣,使整個課堂學習生機勃勃,興趣盎然,不失為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義成功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