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兒
摘 要:體育小游戲一直以來是小學生十分喜愛的一項運動。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體育游戲的元素,體育游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加強體育訓練的趣味性,營造愉快、積極的學習氛圍,同時令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得到鍛煉和提升。富有趣味性的游戲能夠促使小學體育教學走向高效率的教學之路。
關鍵詞:游戲;小學體育;體育教學
小學生普遍愛玩,性格活潑且好動,而體育游戲能夠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身體,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往往是“老師教學生學”,課堂氣氛嚴肅緊張,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壓抑的不良情緒。而游戲教學法打破了傳統守舊的教學模式,運用游戲這種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快了吸收和掌握體育運動項目的技巧,因此,應將游戲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
一、將游戲引入體育課堂的意義
追根溯源,體育自游戲中誕生。如今,將游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也是有必要的。游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愉悅身心,同時還能夠起到鍛煉身體、強壯體魄的作用。小學生大多處于7~12歲的年齡階段,這個階段正是愛玩的時候,因此,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將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小學體育游戲貫穿在體育教學之中,不僅能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能提高學生的肢體靈活度,使得學生充分享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
二、在體育課上滲透游戲的價值
1.有助于學生的體格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主要包括前期的準備活動、體育技能的教授、學生的反復練習三個階段。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往往會因為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和重復的肢體活動感到枯燥無味,從而產生抵觸情緒,擺擺動作簡單了事。滲入體育游戲后的體育教學充滿了趣味性,學生在輕松愉快、靈活多變的體育小游戲中慢慢主動地融入體育課堂,學習了體育知識的同時又愉悅了身心。
2.有助于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在體育課上引進游戲有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一直以來,傳統的體育教學都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為首要目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長發育,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提供健康保障。在融入體育小游戲的現今體育課堂上,不僅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強壯體魄為目標,更以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人腦智力的發展過程也是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體育游戲不同于單純的體育運動,除了必要的肢體動作外還融入了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和思考。體育游戲作為外界輸入信息,在動手、動腿、動眼、動耳的游戲過程中刺激大腦對肢體學習信號和思考信號的接受,從而促進腦部發育和智力成長。游戲離學生并不遙遠,在課間十分鐘時學生都可以自己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在學生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進行。例如,大多數人在孩童時期曾經玩過“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歡樂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而現在可以根據時下學生間流行的元素來進行游戲的改編創作,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因此,將體育與游戲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對提高教學效率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在體育課堂上引入游戲操作的注意點
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體育教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來制訂相宜的游戲方式。融入游戲的體育教學并不就是單純的胡亂瞎玩,而是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還應該注意到一些因素。在游戲過程中大致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安全
在進行體育游戲時,安全是第一要素。體育老師在游戲類型的選擇上應該慎重,選擇一些危險系數較低并適合小學生體育運動的游戲種類,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險的發生。例如,可以結合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借鑒或自創一些小游戲,不但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還能降低游戲的危險系數。
2.體育游戲要具有豐富的趣味性
體育老師應該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來選擇適合此智力階段的體育游戲。低年級的學生應該選擇簡單而且有趣味性的游戲,難度大的游戲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容易參與進去,難以完成,甚至有時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對教學效率反而會起反效果;而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選擇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鍛煉智力的體育小游戲。但無論是針對哪一年級階段的學生制訂的體育游戲都應該本著“趣味性”的要求,達到游戲的特殊效果,學習了體育知識,同時又享受到了體育游戲帶來的無限樂趣,從而真正實現體育游戲教學的目標。
3.游戲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
教師在游戲的選擇上應該注意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生覺得好玩,并能夠融入進去的游戲,才是成功的游戲。所以,體育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看待游戲的趣味性,尊重學生的興趣,以此作為游戲選擇的參照數據。簡單、富有趣味性、互動性的游戲更加適合小學生,同時也可以在游戲結束時設置一定的獎懲制度,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4.開發符合體育特征的游戲運動
由于教學時間的有限,體育老師可以開發挖掘同一項游戲的多種不同功能,將多項教學目標、多種功能、力量的訓練或運動的技巧等等因素綜合、歸納、融入一項游戲內,利用豐富的游戲內容,形式多樣的方法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及時更換體育游戲,以免學生產生疲倦、厭煩的情緒,失去了游戲的興趣。
5.體育游戲要具有針對性
體育游戲對“針對性”的要求較高,首先,體育游戲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設計,針對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選擇相應的輔助性的小游戲。由于體育教學多在室外環境下進行,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季節或者氣候的不同,選擇恰當的體育游戲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另外,體育教師還應該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選擇來進行不同智力階段的體育游戲。
6.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體育多施行“室外教學”制度,對室外環境的合理利用是體育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教師根據運動場地的地理特征,結合課程目標制訂適宜的體育游戲,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增添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除此之外,由于地區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各地學校的體育設施水平參差不齊。為了達到全國統一的教學目標,學校可以利用體育游戲彌補體育器材匱乏導致教學質量不達標的現狀,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另外,由于學生數量眾多,而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又具有差異性,所以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不能采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鼓勵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專長,張揚個性,尊重學生的心理底線。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進步,幫助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7.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
無論是體育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利用“填鴨式”“灌入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以至于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或多或少打壓了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經過改革后的“游戲式”體育教學必須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上的啟蒙者,學生是課堂上的實踐者。教師在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課程內容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游戲中去,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創造一個積極、開放的課堂氛圍,在快樂的運動中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隨著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愛,不僅改善了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同時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方面都有所提升。這項措施也豐富了體育課程的內容,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體格成長和智力發育的雙發展。隨著體育教學中需要的游戲越來越多,如何設計科學、合理、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國.試論如何提高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網絡科技時代,2010(08).
[2]涂士銳.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上好體育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5).
(作者單位 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中心小學)